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7日 06:30 1 cc

在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居然当着70多个国家代表的面,半开玩笑地“抱怨”了一句,说他被中国“蒙在鼓里”。

这事儿听着就怪。

到底是什么决定能让普京这位政坛硬汉,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还让他觉得既“意外”又“愉快”?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普京所说的这个“惊喜”,其实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9月2日宣布的一项政策:自2025年9月15日起,对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试行一年的免签政策。

这意味着,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来华经商、旅游还是探亲,只要停留不超过30天,俄罗斯人就可以免去繁琐的签证手续。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对此,普京于9 月 5 日在论坛全体会议上表示,中国宣布对俄罗斯公民试行免签政策,这是一个令人既意外又高兴的决定,他事前对此一无所知,但正因为这样,免签的消息才更加令人愉快。

普京还强调,俄方将对这一友好决定作出对等回应,采取相同的做法。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普京感谢中国,将作出对等回应措施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因为这一免签政策将极大地促进双方人员往来,为商务活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

而普京的这番话与其说是抱怨,不如说是一种在国际舞台上不动声色的“炫耀”,炫耀的是中俄之间那种已经不需要凡事都提前打招呼的互信。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要理解普京为何如此看重这份“惊喜”,得先看看他访华时都做了什么。

抵达北京之前,普京的专机先降落在了天津,出席了一场重要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那里,他探讨的核心议题就是整个亚洲各国后续的经济合作。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毕竟,自从和欧洲的贸易往来基本被切断后,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亚洲,已经是普京手里能够掌握的唯一一块大蛋糕了。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战前的 2021 年相比,2023 年的俄欧商品交易额下降了近三分之二。

2021 年双方商品交易总额达到 2528.4 亿欧元,2023 年规模仅为 890 亿欧元。欧盟对俄罗斯的出口在两年内下降了 57%,而俄罗斯对欧盟的出口则下降了 69%。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也就是说,欧盟已经失去了作为俄罗斯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地位。

但同时,俄罗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却在的不断加强。以中国为例,2024 年,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4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2023 年俄罗斯通过 “西伯利亚力量” 天然气管道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比 2022 年增加了 1.5 倍,达到 227 亿立方米,超过合同规定的出口量 220 亿立方米。

此外,俄罗斯与东盟的贸易额也在增长,2023 年达到创纪录的 2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6%。

而在如此重要的多边场合与双边会晤中,中方却把这个“大礼”藏到了最后,本身就是一种无需言明的信号。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那么,是什么把俄罗斯逼到了必须如此决绝地“向东看”的地步呢?

过去,俄罗斯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欧洲的能源出口。但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这条生命线变得岌岌可危。

更致命的是,乌克兰因战事被逼上绝路,已经开始炸毁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天然气管道。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它等同于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仅存的最重要的经济纽带彻底炸断了。

这一下,让俄罗斯经济的“西线”彻底没了指望,也让普京的战略东移,从一个可以从长计议的选项,变成了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正是这种巨大的政治压力和生存危机感,让普京的中国之行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在访华期间,双方就远东区域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签订了一份新的协议。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俄罗斯天然气管道

协议的内容非常具体,它将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管道在原有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60亿立方米的输送量。

同时,双方还将 “远东” 管道的年输送量从 100 亿立方米增至 120 亿立方米。

这些精确到十亿立方米的数字,不仅证明了普京的访问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果,也为他后来在记者会上那句“现在中国是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的论断,提供了底气。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能源的生命线算是接上了,但要让整个“向东转”战略活起来,光有能源还不够,还需要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份让普京“惊喜”的免签政策,就能品出更深的味道。免签政策对俄罗斯全国都是利好,但对远东地区而言,它更是一剂精准注入的“强心针”。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因为那里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一直都是莫斯科的心病。

免签政策将极大便利中国企业家和投资者前来考察,尤其是在远东地区拥有巨大潜力的农业、林业和港口物流等领域。

根据俄方的长远规划,这项政策被寄予厚望,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能带动远东地区的人口净流入量增长15%,并使其在俄罗斯全国的GDP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这表明,免签不仅仅是外交上的友好姿态,更是俄罗斯配合其国家战略,深度绑定中国资本和产业链,以求盘活整个远东地区的关键一步。

至此,普京的意图已经清晰无比。

当着70多国的面,普京直言被中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所以,当普京在海参崴说自己被“蒙在鼓里”时,他传递的信息其实是:中俄之间的信任,已经到了可以“心有灵犀”的地步。

这份看似突如其来的免签大礼,实则是双方战略高度协同的必然结果,它为俄罗斯在最困难的时刻,送上了最需要的支持。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