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4日 21:55 1 admin

前言

就在整个欧洲在历史问题上选择"健忘"的时候,有一个人却选择了坚持"清醒"。

九三阅兵前夕,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说出了那句让欧洲颜面尽失的话:"我拒绝对历史事实视而不见,拒绝历史被歪曲。"

一个小国总理的这句话,为何让整个欧盟如坐针毡?他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编辑:TN

欧洲集体"装睡"的时候,这个男人偏要当"闹钟"

9月3日这天,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自49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天安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这份重磅的参会名单中,有一个细节让人不得不注意:欧盟27个成员国,竟然只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

他就是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这种"一枝独秀"的场面,本身就像一记重锤,狠狠敲在了欧洲政治的虚伪面具上。

对比越强烈,分量就越突出。想想看,同样是二战纪念活动,欧洲政客在诺曼底、在华盛顿,可以理直气壮地献花悼念。

可当历史的镜头转向莫斯科和北京时,他们往往选择避而不谈,甚至集体失声。

这种"选择性失忆"的把戏,被菲佐的到来彻底戳破了。

菲佐不是来凑热闹的。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早在启程前,他就在社交平台上把态度表明了:"二战中付出最惨重代价的,是前苏联和中国的人民。我拒绝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

话说得虽然不多,但足够直白,也足够刺耳。

这句话的杀伤力在哪?它直接揭示了一个让欧洲尴尬的真相: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确实常常被西方轻描淡写。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如果翻开那段历史,全局图景就会清晰得多。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战场长期牵制住日本超过200万陆军主力。

这样一来,日本既难以北上支援德国对苏作战,也无法南下投入更多太平洋资源。

换句话说,中国的抵抗不只是孤立的民族抗战,它在全球格局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牵制效果。

这种"一个人的坚持"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外交智慧?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小国也有大智慧:不跟风、不盲从的生存法则

菲佐的风格,一直都是如此直接

2023年10月,是他重新执政的第一天。第一天他就宣布停止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仅保留人道和民生方面的支持。

此后,他反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公开表示不希望乌克兰加入北约。

到了2025年春天,欧盟高级官员卡拉斯警告各国不要出席莫斯科的"胜利日"庆典。

菲佐当场回绝:"没人能命令我该去哪、不该去哪。"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结果是,他真的出现在了红场的阅兵式上。

这种态度,在布鲁塞尔看来固然"刺耳",但在斯洛伐克国内,却被解读为一种不愿随大流的独立姿态。

他的坚持,并非单纯的倔强,而是对现实局势的清醒判断。

说白了,小国有小国的生存哲学

俄乌冲突久拖不决,欧洲的裂痕已经越来越明显。德国担心能源安全,法国在安全与经济之间左右摇摆,东欧国家内部意见也分化严重。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菲佐提出"新的多极世界正在成形",说的并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小国对生存环境的切身体会。

对于斯洛伐克这样的位置来说,若一味依附单一霸权,就意味着失去选择余地。

只有承认多极格局,才可能保有回旋的空间

在对华问题上,菲佐同样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眼光。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2024年11月,他访问中国时就说过,那是他"全年最重要的一次访问"。

他公开肯定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认为解决俄乌冲突必须要有中国的参与。

当欧盟内部讨论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时,他更是直言不讳地反对,称这是"愚蠢的做法"。

在他看来,中国的先进产能完全可以帮助欧洲提高效率,而不是敌手。

菲佐的选择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一种更深层历史趋势的体现。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当理想主义撞上现实主义,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菲佐此番言论,其实正是把这段常被忽略的真相重新抬到台前。

事实上,斯洛伐克与中国的关系并不陌生。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它的前身捷克斯洛伐克就率先承认了新中国,属于最早一批与北京建交的国家。

这份历史渊源至今仍在延续。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因此,北京的这次纪念活动对菲佐而言并不是一次临时起意,而是他一贯外交逻辑的延续。

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北京,他都用行动证明,小国同样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就在菲佐抵达北京前几小时,欧洲媒体开始频繁点名他,指责他"破坏统一战线""偏离欧盟立场"。

但面对这些指责,菲佐并未退缩。他重申:"历史不能被选择性记忆,该记住的牺牲就要记住。"

这句话击中了欧盟领导层最尴尬的软肋。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过去几年,欧美在历史叙事上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注重中国、苏联等非西方国家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

菲佐的表态,正是在这种全球叙事转变中,做出的有力回应。

有人说这是"政治表演",但看看美军在全球的战区布局与海外基地,再看看中国只有一个海外基地,谁才是真正的全球扩张者,一目了然。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中国强调的是本国防御、地区稳定,而不是主导全球。

美国年军费近万亿美元,其他大国加起来也不及其三分之二,这样的军费才是真正让世界不安的来源

北京的纪念活动,聚焦的是"全球南方"。

在这次活动中,来自亚洲、非洲、拉美的发展中国家代表齐聚一堂。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这不仅说明中国的全球号召力,也说明一个新的国际叙事正在成形:去西方中心化、更多元、更包容。

而像菲佐这样的领导人,愿意站出来尊重历史,也是在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在新格局中的主动权。

这场博弈的结果,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一个人的"叛逆",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

在纪念活动前夕,日本政府就通过外交途径,向多国"劝退",声称中国的纪念活动"反日色彩浓厚"。

这其实恰恰说明了日本对这场活动的高度敏感。

十年前,北京举行70周年阅兵式时,韩国总统朴槿惠与普京并肩出现在天安门,也曾让日本如坐针毡

如今,中印关系不断缓和,这让日本倍感压力。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而这次纪念活动,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国际秩序的一次宣示

欧盟高层在对外宣称"纪念活动政治意味太浓"的同时,自己却在诺曼底、贡比涅等地反复上演类似的历史纪念仪式。

双标行为早已不再新鲜,只是这次被菲佐当面揭了底。

事实上,从欧盟目前的表现来看,他们越来越依赖美国,却又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失去战略自主。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这场纪念活动,既让中国展示了自己的历史主张,也让欧洲的尴尬一览无遗

从2025年开始,美总统特朗普便对全球各国征收起了所谓的对等关税。

在那些被征收"对等关税"的国家与组织中,以欧盟最为耻辱

明明欧盟一向都亲近美国,讨好美国,可到头来等到的,却是一个堪称丧权辱国到极点的协议。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在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与特朗普所签订的"关税协议"中,欧盟不仅需要对美产品实行免税,还要对美产业进行高达6000亿美元的产业投资。

更离谱的是,在此基础上,欧盟还需要拿大量的钱购买美国武器,和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

他们换来的是什么?换来了是高达15%的关税

就这么个情况下,身为斯洛伐克总理的菲佐又怎能不因此失望,又怎能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满呢?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斯洛伐克的声音或许微弱,却并不微不足道。

它提醒世人:面对历史,要有起码的敬意;面对未来,要有必要的勇气。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被联盟的立场绑架,国际关系也许才会回到理性

菲佐的身影,也许正是这个趋势的一个开端。

历史总是在这样的时刻发生转折。

欧盟唯一参加九三阅兵的领导人,临行前一句话,令欧洲颜面尽失

结语

菲佐的北京之行,表面上是一次纪念活动,实际上是一场关于勇气与智慧的外交表演。

他用行动告诉世界:小国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历史不容任何人歪曲。或许若干年后回头看,这次"一个人的坚持",正是国际关系转向的一个重要节点

面对变化的世界,你认为独立思考比盲目跟风更重要吗?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