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的消息,经官方通报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截至目前,少林寺官网已更新领导信息,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仍在持续发酵中。公...
2025-08-08 0
1977年,华国锋主政中央,就把湖南这个“大本营”交给了他。你想想,在那个年代,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和分量。可最有意思的是,这位曾经手握一省大权,后来官至副国级的领导人,人生的最后篇章,不是在京城某个幽静的干休所里品茶看报,而是卷起裤腿,回乡当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说实话,毛致用的起点,搁现在连“小镇做题家”都算不上。他1929年出生在湖南岳阳一个叫西冲的地方,高小毕业。在那个文盲遍地的年代,这已经算是“知识分子”了。可他骨子里,就是个农民的儿子。
他年轻时,最爱干的还是农活。据说他插秧技术特别好,还在县里拿过奖。这可不是什么传说,是他后来自己亲口说的。所以当他最初被组织上看中,让他去当干部时,他是一百个不愿意。当时的区委书记李慧林三番五次去他家做工作,他就是不想离开自家的那几亩田。
这种心态,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放弃铁饭碗,守着几亩薄田?但在毛致用心里,土地是根,是命。离开土地,心里就不踏实。也正是因为这份对土地的深情,让他后来主政一方时,想问题、做决策,始终带着一股子“泥土味”。
他当了领导后,有个习惯一直没变:下乡不爱坐车,就喜欢走路,跟老乡们边走边聊。碰上农忙,他直接就脱了鞋袜、卷起裤腿下田。有一次在湘潭视察,正赶上双抢,他二话不说就跳进水田里,跟农民一起干活。旁边的人都看呆了,哪有这么干的省委书记?
他一边插秧一边笑着说:“我当年可是得过插秧比赛第一名的,你们不信,比比看?”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作秀”吗?现在咱们见多了各种摆拍。但在那个年代,一个省的“一把手”能做到这个份上,还真不是靠演就能演出来的。汗水不会骗人,农民的眼神也不会。他不是把农民当成需要同情的对象,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是他能干成事儿的第一个密码。
光有感情不行,还得有干实事的能力。毛致用身上有股湖南人的“霸蛮”劲儿。他主政湖南期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修建铁山水库。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铁山水库的大坝高44米,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修建难度极大。施工队没经验,设备也跟不上,全靠人力。施工期间,暴雨、山洪接二连三,好几次把刚建好的部分冲得一干二净,甚至还牺牲了不少工人。
工程几度陷入停滞,所有人都觉得干不下去了。怎么办?毛致用直接把铺盖搬到了工地,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跟工人们同吃同住。哪里出现险情,他就第一个冲上去。有一次,水泵被泥沙堵住了,他二话不说,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泥水里去掏。
这种“不要命”的劲头,把所有人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他不仅自己拼,还敢为工程向上头“要饭”。当时资金紧张,他急得直接给中央写信,把困难和利害掰扯得清清楚楚。最后,中央被他的执着打动,特批了款项。
铁山水库最终建成了,成了岳阳乃至整个洞庭湖区重要的水利枢纽,保一方平安、灌万亩良田,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这件事,充分体现了毛致用性格的另一面:认定要做的事,天王老子来了也挡不住。
后来他调任江西,同样把这种“硬核”风格带了过去。咱们今天能吃到甘甜的赣南脐橙,背后也有他的大力推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赣南还是贫困地区,他去调研后,力排众议,决定把发展脐橙产业作为脱贫的突破口。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种粮食才是正道。但他看准了,就坚持到底,从引种、技术推广到打开销路,一步步扶持。如今,赣南脐橙已经成了当地的黄金产业,富了一方百姓。
你看,他这个人,既有对农民的似水柔情,又有干事业的如山铁腕。这两点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毛致用。
2003年,74岁的毛致用从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留在北京,安享晚年。但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回老家,当农民。
他没有回省城长沙,而是直接回到了岳阳农村的老家西冲。他在一处山坡上,盖了几间平房,屋前开辟菜园,屋后修建鸡舍和鱼塘,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
他的生活有多“接地气”?
他坚持自己种菜,不用化肥农药,只用农家肥。他说:“自己种的菜,吃得放心。”他养了几十只鸡,天一亮就去喂鸡、捡鸡蛋。朋友来看他,他最爱送的礼物就是自家产的“正宗土鸡蛋”。有一次,一个朋友开玩笑说:“你这鸡蛋不会是假的吧?”他急了,一脸认真地带着朋友去鸡舍,指着鸡屁股说:“你看着,它现场给你下一个,这还能有假?”
他家门前有个小池塘,养了不少鱼。但他从不卖,邻里乡亲谁家想吃了,打个招呼,他就捞上一条送过去。他说:“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行了。人最重要的,是活得舒坦、健康。”
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参加剪彩、奠基等活动;不担任各种名誉会长、理事长;不题词写字。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土地和家人。每天的生活极其规律:清早起来喂鸡、种菜,上午看书读报,下午要么在田间转转,要么跟老乡们聊聊天,晚上雷打不动地看《新闻联播》。
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放着清福不享,非要回来受这个累。
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本来就是个农民嘛,现在只不过是回到了我应该在的地方。在这里,空气是甜的,水是甜的,种出来的菜也是甜的。跟土地打交道,心里踏实。”
毛致用的故事,讲到这里,其实已经差不多了。但作为一名观察者,我总在想,在今天,我们重读他的故事,到底能咂摸出什么味儿来?
我觉得,至少有三点值得咱们思考。
第一,是关于“初心”。现在我们总说“不忘初心”,但什么才是初心?毛致用的初心,可能就是他对土地和农民最本真的那份情感。这份情感,让他无论走到多高的位置,都没有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的根,始终深植在泥土里。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在权力的巅峰走了一圈后,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土地的怀抱。因为那里,才是他灵魂的安放之处。
第二,是关于“权力”。毛致用手握大权几十年,但他似乎从未被权力异化。他没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而是看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用权力为百姓修水库、发展产业,却在退休后,把权力轻轻放下,不带走一丝云彩。他为我们展示了权力的另一种可能: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当责任尽到,权力就应该交还给人民。
第三,是关于“人生价值”。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总在用金钱、地位、影响力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但毛致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还有另一种标尺。他的一生,既有主政一方、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波澜壮阔,也有躬耕田亩、享受一蔬一饭的宁静淡泊。他告诉我们,人生的终极幸福,或许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最终能放下多少。
毛致用已经在2019年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这个故事,就像他亲手种下的那些庄稼,在时间的浇灌下,愈发显得珍贵。
相关文章
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的消息,经官方通报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截至目前,少林寺官网已更新领导信息,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仍在持续发酵中。公...
2025-08-08 0
韩国外交平衡玩崩,外长说错话总统来澄清,李在明的表现表明,他想拯救韩国,有点难,为什么呢?日前,韩国总统办公室公开澄清外交部长赵显的涉华言论,强调韩国...
2025-08-08 0
1977年,华国锋主政中央,就把湖南这个“大本营”交给了他。你想想,在那个年代,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和分量。可最有意思的是,这位曾经手握一省大权,后来官至...
2025-08-08 1
之所以分享些许收获,是因为最近我感觉到确实有了以前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没有达到的效果,再有就是爬山徒步确实对于城市里的中青年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一种自我救...
2025-08-08 0
陈云在会上问了一句,“年轻人不上来咋整?”这句话,是在1981年7月一个书记座谈会上说的。当时,因为要让李鹏当电力工业部的部长,部里头的一些老人不同意...
2025-08-08 0
[熊猫]曾经在奥运会上横空出世的“跳水双子星”陈芋汐和全红婵,短短的几年时间过去,两人现在的境遇已经大不相同。全红婵因为身体伤痛退赛,现在跳水队能挑梁...
2025-08-08 0
30岁的文女士(化名)是贵州人,7月末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到浙江嘉兴一家物业相关的私企,做财务类的工作,正处于试用期。据文女士自述,她进入这家企业后,和公...
2025-08-07 1
最高法发通知了,说是从今年 9 月 1 日开始,之前单位和员工签的那些自愿不缴社保的协议全部作废。啥意思呢?就是以前有的公司让员工写保证书说不用交社保...
2025-08-0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