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华国锋主政中央,就把湖南这个“大本营”交给了他。你想想,在那个年代,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和分量。可最有意思的是,这位曾经手握一省大权,后来官至...
2025-08-08 0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北京时间2025年8月7日13时51分19秒,农历闰六月十四,立秋节气如约而至。作为“四立”之一,与立春、立夏、立冬并列为古时“四时八节”的重要节点,立秋标志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昼夜温差加大。虽有“秋老虎”的余威徘徊,天地间凉意萌生的趋势已然清晰。
然气象学上的入秋,需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方为定论。故我国南北入秋脚步并不统一:北方部分地区或于8月下旬迎来真正的秋意,南方则多需等到9月甚至10月,方得秋凉浸润。
回溯立秋渊源,周代即已形成庄重“迎秋”之礼。《礼记·月令》载:“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帝王率百官至西郊祭祀白帝少昊与辅神蓐收,虔诚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盛大仪式,深植着农耕文明对天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渴盼。
“男忌立秋,女忌立冬”,此谚凝结着先民对节气转换中身体负担的朴素认知。立秋后,秋收序幕拉开,田间重体力劳作多由男子承担,肩挑背扛,身心俱疲;而待到立冬,寒气凛冽,女子操持家务,浣洗缝补,双手久浸冷水,极易为寒邪所侵,落下病根。
古人智慧深谙顺应四时之理,强调饮食作息随阴阳消长而调摄。立秋时节,尤需谨记“3事不做,2事要做”,方能助身体平稳过渡。
三不做,护卫身心安泰
1. 劳作后不直吹空调:立秋后人体阳气内收,腠理渐闭。劳作大汗淋漓时若贪凉直吹空调,寒邪乘虚直入,极易诱发头痛、关节酸痛。应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待身体自然散热降温。
2. 不大口“牛饮”水:秋燥渐起,水分流失加速,然焦渴时大口灌水反损脾胃运化,加重湿困。宜温开水小口啜饮,尤其劳作后稍事休息再饮水,方为养生之道。
3. 不过度耗竭心力体力:秋气主收,人体亦需收敛阳气涵养精神。过度劳累耗气伤津,削弱卫外之力,更可能耽误秋收大事。体质偏弱者,尤须量力而行,知止知休。
二要做,培固秋日根基
1. 要早睡早起养气机:需从夏日的“夜卧早起”转向秋日的“早卧早起”。夜间9-10点入睡有助于收敛阳气入阴;清晨6点左右起身,可舒展肺气,吸纳清气。起身后适当活动筋骨,令气血畅达。
2. 要循古俗巧“贴秋膘”:此乃立秋标志性食俗。因夏日“苦夏”易致身体亏损,立秋后适量进食肉类,既能补充能量,又可储备脂肪抵御寒冬,亦为秋收储备体力。经典如红烧肉——取五花肉切块焯水,砂锅中慢炖,入冰糖炒出色泽,加酱油、葱姜及少许黄酒,炖至酥烂肥而不腻,正是贴补虚损的时令佳选。
“男忌立秋”道尽秋收之艰辛,“女忌立冬”亦言寒冬持家之不易。节气流转中,古老箴言依旧闪耀智慧光芒。值此阴阳转换之际,谨记“3事不做,2事要做”的细微关照,实则是为身体筑起一道顺应天时的御寒屏障——秋日埋下的健康伏笔,终将在岁末严寒里化为坚实的守护。
秋已立,凉风有信,愿君安暖相随。
相关文章
1977年,华国锋主政中央,就把湖南这个“大本营”交给了他。你想想,在那个年代,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和分量。可最有意思的是,这位曾经手握一省大权,后来官至...
2025-08-08 0
之所以分享些许收获,是因为最近我感觉到确实有了以前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没有达到的效果,再有就是爬山徒步确实对于城市里的中青年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一种自我救...
2025-08-08 0
陈云在会上问了一句,“年轻人不上来咋整?”这句话,是在1981年7月一个书记座谈会上说的。当时,因为要让李鹏当电力工业部的部长,部里头的一些老人不同意...
2025-08-08 0
[熊猫]曾经在奥运会上横空出世的“跳水双子星”陈芋汐和全红婵,短短的几年时间过去,两人现在的境遇已经大不相同。全红婵因为身体伤痛退赛,现在跳水队能挑梁...
2025-08-08 0
30岁的文女士(化名)是贵州人,7月末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到浙江嘉兴一家物业相关的私企,做财务类的工作,正处于试用期。据文女士自述,她进入这家企业后,和公...
2025-08-07 0
最高法发通知了,说是从今年 9 月 1 日开始,之前单位和员工签的那些自愿不缴社保的协议全部作废。啥意思呢?就是以前有的公司让员工写保证书说不用交社保...
2025-08-07 0
大学是高等学府,最应该“治学严谨”的地方,然而却在简简单单的《录取通知书》上,都会出现错误。近3年,不是一两所出现这个问题,有据可查的就有9所,中国海...
2025-08-07 0
米其林餐厅风光不再。作者:朱末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高端餐饮市场,正面临异常罕见的动荡。谁能想到,今年的五星级酒店也开始...
2025-08-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