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F-22战斗机编队,护着一架747运输机划破天空。这阵仗不是运武器,也不是运大人物——机舱里装的是稀土磁铁。更离谱的是,这趟飞行的燃油钱,是那批磁...
2025-07-28 0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眼看中美第三轮谈判在即,特朗普政府手里的牌不多了,对他不好的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地来。
特朗普万万没想到,李在明一连串出手,让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出现明显缓和。
比起前任尹锡悦的“亲美抗朝”,李在明走的是另一条路。
难道朝鲜半岛要变天了?
6月1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亲自下令,暂停三八线沿线的对朝扩音器喊话。
这不是普通的广播,而是自尹锡悦政府于2023年重启后,日夜不息的“政治喊话系统”。
其目的明确——反制朝鲜空飘的“垃圾气球”,通过扩音器播放韩流音乐、时事新闻、政治宣传,甚至是反朝口号,试图在心理层面施加压力,干扰朝鲜边境部队。
这种“声波对抗”尽管不见硝烟,却实质上加剧了朝韩边境的紧张局势,随着广播持续进行,朝鲜方面的反应也愈发强硬,半岛局势持续升温。
李在明上任不到7天,第一个动作就是“关掉喇叭”,此举贯彻了政府推进半岛永久和平、修复韩朝关系和互信的意志,是李在明兑现竞选承诺的措施之一。
李在明不但停了军方的音响,还关了情报机关的电台,等于是从上到下全面“降噪”
7月21日,韩国国家情报院宣布:全面中止对朝广播,包括 “自由朝鲜广播”“希望的回忆” 等具有长期历史的对朝电台。
这些电台多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冷战高峰期,持续运营超过 50 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几乎从未中断,其广播内容长期带有政治宣传色彩,是韩国对朝信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外界解读为韩国对朝战略转向缓和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李在明政府推动半岛和解、降低对抗的政策方向。
紧跟其后的,是一项更具象征意义的动作。
7月,韩国政府正式宣布解除对朝影视资料的全面封锁。
过去几十年,朝鲜的电影、动画、纪录片在韩国是非法内容。
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瞧电影这个东西,要知道电影就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通过电影就可以传达很多东西。
李在明政府如今取消对朝鲜电影的限制,很明显就是想和朝鲜的关系更进一步。
不仅如此,7月15日,韩国总统办公室公开宣布,李在明已经向APEC 21个成员国领导人发出正式邀请。
峰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庆州举行。
因为今年的峰会在韩国举办,所以他们有权决定邀请谁。
据韩媒报道,李在明政府正认真考虑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席。
不过,还是在于金正恩这边的态度,但能够预见的是在李在明政府如此示好的态度前提下,韩朝关系改善是迟早的事。
“即便短期内难以从美军手中完全收回‘战时作战权’,但韩朝关系的持续缓和若能实现,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半岛的紧张程度。
也可能为韩国逐步提升军事自主能力、减少对美军的依赖创造有利条件。”
美国当然不愿看到韩国“另起炉灶”。
于是,特朗普政府换了种方式。
不是直接施压,而是拐着弯来:用经贸手段逼迫韩国就范。
美国财政部与贸易代表办公室联合抛出一个“贸易谈判议题包”,其中明确提出——希望韩国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
原本,这份条约只涵盖朝鲜半岛,现在,美国想把它扩展到整个印太地区。
换句话说,如果台海出事,美军要动,韩国得跟上。
这一要求被李在明政府视为“牵制中国的政治工具”。
同时,在 7 月 24 日披露的谈判细节中,美方要求韩国将国防预算从 GDP 的 2.3% 提高到 5%。
还要求韩国设立 4000 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基金,否则将对韩国钢铁、汽车加征 25% 关税,以此逼迫韩国配合其军事要求。
经济绑军事,旧套路又搬上台面。
但这次,韩国并没有屈服。
李在明明确表示 “台海的事,跟韩国没有任何关系”,拒绝将韩国卷入台海冲突。
李在明清楚,扩大条约适用范围,就等于把韩国送上火线。
这也是为什么李在明政府推动与朝鲜关系缓和,试图摆脱美国的军事捆绑,降低对美国的军事依赖。
美国不止让韩国表态台湾问题,还逼迫日奥也做表态,但结果并不理想。
对于美国的这一要求,日本防卫省称 “很难回答‘台湾紧急状态’这个假设性问题,任何回应都将根据宪法、国际法和国内法律法规,根据具体情况实施”。
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也表示,澳大利亚不会提前派遣军队参与任何冲突,强调 “我们不讨论假设”。
日澳两国均拒绝按照美国的要求做出明确承诺。
日本政府甚至悄悄做出了一项决定。
7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日本政府已警告在台日企,“若台海爆发冲突,企业需自行撤离员工,政府不会组织撤离行动。”
三国都在回避“站队”。
这不是巧合,而是现实判断。
对他们来说,台海若爆发冲突,成本太高,胜算太低。
李在明政府的“降噪”不止体现在边境,它是一整套系统工程。
从暂停扩音器,到中止情报广播,再到解禁朝鲜影视,这是一场有准备、有节奏的政策转向。
不是短期应对,而是长期战略。
朝鲜也做出了回应。
6月12日,韩国军方证实,朝方已主动停止对韩广播。
这种“非协议式互动”,在朝韩关系中极为罕见,双方没有握手,也未公开表态,却彼此在行动上达成默契。
这是“安静外交”,也是“无声试探”。
这场变局,中国并未直接推动,却从中获益。
过去十年,中国在东北亚方向长期面临三重压力:美军驻韩、韩日军演、朝韩对立。
如今,李在明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与朝鲜的关系,日本对台海态度模糊,澳大利亚不愿站队。
这些变化使得中国在东北亚方向的军事压力有所下降,外交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中国迎来一段战略空窗期。
中韩关系也有望在李在明任内逐步恢复。
此前因“萨德事件”与“芯片政策”导致的裂痕,可能在半岛局势缓和中找到修复路径。
而对于中方来说,韩国政府高层在台海问题的态度上很重要。
本来美国就是个瘸子,现在连拐杖都跑了,他还能掀起什么浪花来?
对于中国来说,这不是一场胜利的终点,而是战略节奏的重新调度。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朝鲜半岛的变,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四架F-22战斗机编队,护着一架747运输机划破天空。这阵仗不是运武器,也不是运大人物——机舱里装的是稀土磁铁。更离谱的是,这趟飞行的燃油钱,是那批磁...
2025-07-28 0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结果是这两天网上疯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警方带走调查,结果他本人没有出现在少林寺的官方账号上,也没有自证清白,论说现在的自媒体这么发达...
2025-07-28 0
7月27日,释永信是否被带走的消息,终于有了结果。“少林寺管委会”发布情况通报:1、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醒目资金和寺院资产。2、释永信违反佛教...
2025-07-28 0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眼看中美第三轮谈判在即,特朗普政府手里的牌不多了,对他不好的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地来。特朗普万万没想到,李在明一连串出手,让朝鲜半...
2025-07-28 1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前几个月一直演讲反特朗普,但现在他马上要有大麻烦了。这里有一桩陈年旧案,就是2016年特朗普赢得大选之后,民主党突然以...
2025-07-28 0
中制火箭炮真要对准泰国腹地?东南亚这俩邻居怎么就真刀真枪干了四天?美国这“劝架”,是真要和平,还是趁火打劫?东南亚的天,说变就变——泰国和柬埔寨已经在...
2025-07-28 1
有人笑着出来,有人难以进门,马尼拉又有大事,没人敢无视。风声已经变了,城市不再有旧日的安静。达沃市突然出现大量抗议。6个月里,有30万人上街。军队和警...
2025-07-28 1
美国海军来中国闹出大事,现场大家都懵了,这才是真实的故事1986年,美国海军去中国。中方事先在青岛港做好准备,安排每个环节,每个人都有分工。港口有安保...
2025-07-2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