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男子打晕妻子后抛崖,谎称“跳崖”!对施暴者心软,就是在赌命?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10日 15:42 1 cc
男子打晕妻子后抛崖,谎称“跳崖”!对施暴者心软,就是在赌命?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男子将妻子打晕后,以为其死亡,便将妻子抛至土崖,导致妻子因头颅及胸腹脏器受损死亡。目前,该男子已在陕西咸阳被提起公诉,此事发生于2024年12月24日。

这则长新闻读来,是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家暴噩梦终局,字里行间的残酷与遗憾,令人心情无比沉重,值得每个人深思。

男子打晕妻子后抛崖,谎称“跳崖”!对施暴者心软,就是在赌命?

结合此事,我想谈三点看法。

第一重警示,也是最核心的,遭遇家暴、隐忍从来不是出路,当婚姻已无存续必要或带来痛苦时,一定要果断说不。

这对夫妻的悲剧,从婚姻伊始就埋下了伏笔。2015年4月两人结婚,仅一个月后,女方就已察觉自己处于家暴困境。当丈夫的拳头第一次落下时,她或许还抱着新婚期磨合的幻想,况且亲戚朋友纷纷劝说“婚都结了,就凑活过吧”,这成了捆住她的第一根绳索。

随着两个孩子出生,更让她陷入为了孩子不能离婚的道德枷锁。然而家暴从未停止,施暴者的套路如出一辙,男方每次施暴后都会赌咒发誓“再也不会动手”,承诺痛改前非哀求妻子原谅,可短暂的平静过后,他的拳头总会再次落下。

这种施暴后忏悔再施暴的恶性循环,正是家暴最典型的特征,却被周围人甚至受害者自己解读为夫妻生活的常态。

直到男子外出打工,两人分居两地,女子才短暂逃离苦海。可2024年丈夫返乡后,噩梦立刻重启,且暴力程度较以往更甚,分居带来的疏离感,反而激化了施暴者的控制欲。

是的,家暴只有零次和n次的区别,在这一点上,不应该犹豫和纠结。更不能受传统心理认知的影响。现在婚姻都是精神型伴侣,而非生存性型伴侣,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不仅无法对自己负责,也无法对孩子负责。

男子打晕妻子后抛崖,谎称“跳崖”!对施暴者心软,就是在赌命?

第二重警示,此事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周边亲友对家暴的轻视。在他们看来夫妻吵架很正常,并未重视问题的严重性。

案件中最令人痛心的细节是,女方并非没有反抗。当家暴愈演愈烈,女方下定决心离婚。案发前13天,法院刚刚驳回她的诉讼离婚请求,之前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且这期间,她也曾报警,可悲剧终究没能避免。

当然法院和警方都是按程序处理,但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若发现了家暴证据,能否直接判离,或不要直接驳回诉求,而是优先保障受害者的人身安全?警方接到家暴报警时,能否突破家庭纠纷的惯性认知,采取临时庇护、限制接触等更严密的干预措施?

要知道,类似的案子,并不少见,还有在离婚冷静期出现悲剧的。所以,怎么重视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而且相对于其他制止的力量,可能这些执法和司法机关,在责任、专业、能力和条件上,会效果更好。

第三重警示,施暴者不仅冷血且麻木不仁。男方的行为堪称残忍至极,女方为躲避家暴曾搬出去居住,可男方通过不正当手段找到她的住址后,直接闯入出租屋施暴,将其打得昏迷不醒。

男子打晕妻子后抛崖,谎称“跳崖”!对施暴者心软,就是在赌命?

之后男方家人提议送医,面对奄奄一息的妻子,他才不情不愿地将人抬上面包车,可当医院提出伤情过重需转院时,他心中的恶念彻底滋生,他没有选择救人,而是认定妻子已死,为了逃避罪责,将其拖至荒僻的土崖推下,事后还编造妻子想不开跳崖的荒谬谎言。

最后经调查认定,女方的死因正是被推下土崖时造成的头颅及胸腹脏器损伤。

更令人发指的是,男方的家人不仅没有幡然醒悟,反而助纣为虐,选择作伪证为其辩解,试图掩盖这场蓄意的暴行。

如今受害人家属希望判死刑的诉求,不仅是为逝者讨回公道,更是对这种极端暴力的强烈控诉。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受害人、受害人家属,乃至整个社会,都在等待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答案。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