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你也要冲高了?昨天真我的发布会都看了吗?真我 GT8 Pro 这个价格 duang 的一声出来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啥反应哦。看来随着零部件的涨价,即...
2025-10-24 0
10月21日,高市早苗成为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她的上任原本应该是国际媒体争相报道的“高光时刻”,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中国外交部仅以“注意到了”回应此事,连一句传统的“祝贺”都没有。与此同时,高市早苗刚上任不到几天,就频繁出现在公众场合鞠躬道歉,场面一度尴尬。
一边是外交上的冷处理,一边是国内政坛的混乱开局,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那么,中国为何这次“贺电已读不回”?而高市上任后的第一步,为何不是政策发布,而是连环道歉?这背后,究竟有多大的政治风暴?
10月10日,公明党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长期执政联盟,结束了长达26年的合作关系。这一下,原本支撑高市上台的“联合政权”立刻变得岌岌可危。
公明党的理由很直接:自民党在政治献金丑闻上遮遮掩掩,改革态度不坚决。而高市本人在组阁时又刻意重用了与安倍、麻生关系密切的保守派人物,结果直接得罪了老盟友。
10月14日,高市在自民党的内部会议上当众低头道歉,承认自己“负有政治责任”。她说组阁过程拖延,造成了政治空转,耽误了国家事务。但实际上,真正让她道歉的,是政局不稳的现实:没有公明党的支持,她的政府已经不再具备稳固的国会多数。
为了维持政权运转,她只得临时拉拢日本维新会,但对方仅象征性地派出一位“首相辅佐官”,合作极为松散。这意味着,高市的内阁在国会推进任何政策都必须小心翼翼,反复谈判。她的“道歉首秀”,更像是对现实妥协的无奈,而不是出于责任感的自省。
经济领域的压力也紧随其后。日元汇率已跌破150兑1美元,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是:钱越来越不值,超市里的大米都开始限购了。物价全线飙涨,电费、房租、汽油样样上涨,工资却多年未见增长。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
面对经济困局,高市提出所谓“经济安全保障”战略,主张将供应链从中国大规模转移。她声称这能“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保护日本的自主性。
可问题是,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500亿美元。日企高度依赖中国的生产链和市场,脱钩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直接导致工厂倒闭、失业率上升。
高市的“脱钩计划”,看上去是政治姿态,实际上是经济自残。她没有提出替代方案,也没有考虑民众承受的后果。中日关系一旦恶化,受伤最深的永远是日本老百姓。
外交层面,北京的“冷处理”并非偶然。按照惯例,中国都会在日本新首相上任后发出正式贺电,这不仅是礼节,更是外交信号。而这次,中国仅表示“注意到了”,既无祝贺,也无期待,更没有任何正面评价。
背后原因并不复杂。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长期偏向极端保守。她多次在公开场合为日本二战罪行辩解,称那是“自卫行为”,还坚持参拜靖国神社。2023年8月15日,她的参拜行为登上多家国际媒体头条,直接引发中韩舆论反弹。
在台湾问题上,她的言论更是赤裸挑战中国底线。她曾多次声称“台海有事,日本必介入”,并推动修改和平宪法,将自卫队“正名”为正规军,赋予完整作战权。这些立场让中国难以对她产生信任,更无法轻易送上贺电。
在对美关系上,高市几乎是全盘倒向。她称驻日美军是“守护者”,强调日本安全必须依赖美军。这种几乎没有独立性的外交表态,在国内外引发不少争议。长期以来,美军驻日带来的噪音、犯罪、土地问题已令日本民众不满,而高市却对此只字不提。
随着特朗普放出即将访日的风声,高市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剧。特朗普此行的目的并不复杂,就是推动日本在“对华威慑”上承担更多责任。高市正夹在中美之间,一边是中国明确划出的红线,一边是美国不断施压的重拳。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在试图平衡这两股力量,但现实是她两边都讨不到好。想讨好美国,就得对中国强硬;可一旦中日关系破裂,日本经济的根基也将动摇。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在国际博弈中往往是最危险的选择。
13.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在筹备中,表面上是要提振经济,实际上是想稳住支持率。但如果不能修复中日关系,这些钱投下去也可能石沉大海。高市自己心里也清楚,她目前最大的危机不是“组阁慢”,而是“信任缺失”。
包括自民党内部,不少议员已经开始动摇。他们担心公明党的退出会让自民党在下次选举中失去基层票源。高市虽然一再道歉,却始终没有拿出一套真正能够解决经济问题的政策方案。
她的“道歉政治”也逐渐被看穿,变成一种廉价的公关手段。民众需要的是实质性的改变,而不是首相的低头认错。她的鞠躬再多,也无法让大米便宜一分,也无法让工资涨一毛。
日本社会的问题并不是新出现的。老龄化、少子化、产业空心化,早已累积多年。但高市上台后,并未在这些结构性问题上提出任何新思路。她将大量精力放在政治人事安排和外交姿态上,却忽略了民生的焦灼。
更讽刺的是,她在选前高喊“台湾有事必介入”,上任后却又声称想与中国“坦率对话”。她甚至在今年取消了参拜靖国神社的计划,解释为“避免外交风波”。这种前后不一的举动,不仅让中方不信任,也让日本国内对她产生怀疑。
不少日本媒体也开始质疑她是否真的有能力统筹大局。从道歉到组阁,从外交到经济,高市早苗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被动。她不是在主导政局,而是在被局势推动。
她的执政基础像一层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崩塌。失去公明党、拉拢不了维新会、党内信任摇摆不定,现实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副极其复杂的残局。
高市的任期能否撑到下一次大选,已经成了日本政坛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她的治理下,日本是否还能维持外部平衡与内部稳定,这恐怕没人敢打保票。
中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清晰:正视历史,不碰台湾,不盲从美国,才是中日关系的基本前提。高市如果执意走极端路线,不仅得不到北京的祝福,更可能让日本民众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一句“注意到了”,已然说明一切。中国不愿意陪她演戏,也不会为她的“首位女性首相”头衔买账。
她要怎么做,全世界都在看。高市早苗的政治开局,用“步步惊心”形容毫不为过。她一边失去了政治盟友,一边又在经济与外交两条战线上双重受压。北京的沉默并非外交冷漠,而是立场坚定的表达。未来如何走,掌握在她自己手里。
信息来源:
[1]三度叩门 终掌相印 64岁高市早苗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东南网
[2]连续道歉,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举行就任后首次记者会 直新闻
相关文章
真我,你也要冲高了?昨天真我的发布会都看了吗?真我 GT8 Pro 这个价格 duang 的一声出来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啥反应哦。看来随着零部件的涨价,即...
2025-10-24 0
最近台湾政坛出了个大动静,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刚当选不到24小时,就扔出了个“重磅炸弹”——公开说要亲自去北京,跟大陆当面谈两岸的事儿。这一下可把不少人...
2025-10-24 0
最近中美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掰手腕,还没等美国亲自下场多折腾,第一个“冤大头”就先栽了跟头——不是别人,正是跟着美国起哄的荷兰。这事儿闹得全球都盯着,中方...
2025-10-24 0
据环球网报道,最近,国际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特朗普态度发生了 180 度大转变,不仅主动提出访华,还在台湾问题上给中方交了底。这一戏剧...
2025-10-23 0
引子:公园里的"速度悖论"2025年秋日的清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出现有趣一幕:65岁的王大爷以每小时6公里配速健步如飞,而25岁的小李戴着运动耳机...
2025-10-23 0
川发龙蟒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德阳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在四川省绵竹市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投资3.66亿元建设“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项目”,旨...
2025-10-23 0
晨光东方初破晓时,天坛的鎏金宝顶已先接住一缕曦光,朱红宫墙在薄雾中舒展蟠龙,将圜丘坛、祈年殿这方祭天圣地圈成人间苍穹对话的秘境。坛外古柏凝露,枝叶间漏...
2025-10-23 1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张升民,男,汉族,1958年8月生,陕西武功人,1978年2月入伍,1979年7月加入...
2025-10-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