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4日 00:44 2 cc

2016年底,俄罗斯4架苏-35飞抵河北沧州飞行训练中心,坐实了中国采购苏-35的传闻。此事一度引起许多人对歼-20的质疑,在拥有了五代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从俄罗斯采购战斗机?哪怕在很多年之后,还是会有人以此为依据,认定中国战斗机不如俄罗斯战斗机好。

后来随着歼-10C、歼-16、歼-20等新型战斗机陆续服役,中国就再也没有从俄罗斯进口军用飞机。哪怕在苏-57服役后,中国也没有动心。然而时隔十年后,中国可能又要买俄罗斯飞机了。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这事儿的起因,是一份被黑客曝光的俄罗斯电子集团官方文件。文件是2023年由执行董事签发的,里面提到个“客户代号156”的东亚国家,计划买20架伊尔-78MK-90A加油机,要求2027年交货。虽说没明写国名,但圈里人一看细节就知道大概率是中国,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先看“东亚国家”这个范围,能搭得上边儿且用过俄制武器的就三个:中国、韩国、朝鲜。但韩国首先可以排除,他们空军的F-15K、KF-21这些主力战机,全是美式硬管加油系统,而伊尔-78用的是软管加油,买回来根本接不上茬,纯属浪费钱。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再看朝鲜,他们空军能进行空中加油的战机恐怕都凑不够20架,买这么多“空中奶妈”压根用不上,总不能让加油机空飞着玩吧?

更关键的是数量——20架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世界上能拿出这么大手笔的国家屈指可数:以色列空军算强的,也才14架加油机;印度更寒酸,只有4架。中国空军近年规模不断扩大,光是歼-20、歼-16这些重型战机就有几百架,远海巡逻、跨区训练全靠加油机撑着,这个需求量是实打实的。​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不过有个关键点得说清楚:这份文件还只是RFQ阶段,也就是“报价请求”,相当于咱们买东西先问个价,还没签正式合同呢。所以现在说“中国定了20架”还为时过早,但能走到这一步,本身就说明双方有实打实的沟通。

而且伊尔-78MK-90A这机型也确实有吸引力,它基于伊尔-76MD平台改造,最大载油量112吨,能同时给3架飞机加油,航程还能到5000公里,这种硬实力正是大型空军需要的。​

消息一出来,网上立马冒出两种质疑声:一是“俄罗斯打俄乌战争呢,有产能造加油机吗?造出来会不会先给自己用?”二是“咱们不是有运油-20了吗?还买俄制的,是不是国产加油机不行?”这两种说法看着有道理,其实都站不住脚。​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先说说俄罗斯的产能问题。确实,外界担心他们深陷战场会挤占军工产能,但伊尔-78的生产基地在沃罗涅什飞机厂,这个厂专门负责大型运输机和加油机制造,之前就规划到2025年能量产伊尔-96系列加油机,产能基础摆在那儿。

而且从历史来看,俄罗斯军工从来没因为战事耽误过对外订单,当年给中国交付苏-35的时候,也没见中途挪用。更重要的是,伊尔-78MK-90A用的零部件和伊尔-76通用率很高,生产线不用大改,只要原材料跟得上,量产难度不大。退一步说,就算真有延迟,合同里肯定会写清楚交付优先级,中国作为大客户,不可能吃这种亏。​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再说说“国产不行”的论调,这简直是当年苏-35争议的翻版。2016年咱们买苏-35的时候,有人说歼-20不如俄制战机,结果没过几年,歼-20大批量服役,性能直接对标F-22,那些质疑声自然就没了。现在的运油-20也是一个道理,它基于运-20改造,载油量比老款轰油-6翻了好几倍,而且能适配歼-20、歼-10C等所有国产战机,技术上绝对过硬。​

那为啥还要买伊尔-78?核心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运-20的生产线本来就忙,既要造运输机,又要改加油机,2018年的时候预测年产量也就9架,现在就算产能提升,一年能改成运油-20的数量也有限。

而中国空军的加油机缺口实在太大了,之前主要靠轰油-6撑着,那玩意儿载油量才18吨,给歼-11加油都得频繁起降,更别说支持远海任务了。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南海那些小岛,比如永兴岛,就算修了机场,也顶多停4到8架战机,要实现24小时巡逻,没有加油机根本不行——有了加油机,苏-27这类战机的巡逻时间能从2小时延长到6、7小时,后勤压力能小一半。这种紧迫需求下,光靠国产产能肯定跟不上,进口就是最快捷的补位方式。​

其实往深了想,就算真买这20架伊尔-78,也压根不是“国产不行”,反而是中国空军“越来越强”的证明,这里面藏着三层战略考量。​

第一层是“应急补缺口”,解决眼前的刚需。现在中国空军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西到青藏高原,东到西太平洋,南到南海诸岛,没有足够的加油机,战机就是“腿短的巨人”。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伊尔-78能直接对接歼-16、苏-35这些俄系战机,买回来就能用,不用改装适配,这种“即插即用”的特性,正是应急需要的。​

第二层是“体系化互补”,不是替代国产装备。未来中国的加油机队肯定是“国产为主、进口为辅”的格局:运油-20性能先进,负责核心区域的加油任务,比如东海防空识别区、台海周边;伊尔-78则可以部署在边疆或远海方向,负责支援常态化巡逻。

这种搭配就像家里既有高档餐具,也有一次性碗筷,平时用高档的,忙的时候一次性的能救急。而且伊尔-78还有个隐藏优势,它能当临时运输机,万一偏远地区需要紧急运油料,直接就能客串,这种多功能性正是体系化作战需要的。​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第三层是“务实合作”,不搞“非黑即白”。当年买苏-35,一方面是应急,另一方面也借鉴了俄制战机的矢量发动机技术,后来用到了歼-20上。

现在买伊尔-78,同样能参考它的加油系统设计——比如它的三点式加油装置,能同时给三架飞机加油,这种布局或许能给国产加油机的改进提供思路。

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是双向的,俄罗斯需要稳定的订单维持军工产能,中国需要快速补全装备体系,双方各取所需,压根不是什么“趁火打劫”,而是成熟的战略协作。​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还有个细节很关键:这份文件是2023年签的RFQ,现在都2025年了还没敲定,说明中国一直在观望。一方面看俄罗斯的产能保障,另一方面也在评估国产产能的提升速度。

要是运油-20的产量能快速上来,说不定最后真就不买了;但如果缺口还是大,那伊尔-78就是个靠谱的备选。这种“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思路,恰恰是最聪明的地方。​

参考资料: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