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家乡麻将小程序必赢神器免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家乡麻将玩法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025-10-18 0
地球是一个奇迹
文化|瑞典
图中人物是考古学家亚伦・德特-沃尔夫,他身处纳什维尔的办公室内。作为全球研究古代文身的顶尖专家之一,他所钻研的这一领域曾是考古学中被忽视的部分。| 国家地理图片集
几年前,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考古部门里,一名男子走进亚伦・德特-沃尔夫(Aaron Deter-Wolf)的办公室,递给他一段两英尺长的乳齿象象牙碎片。
原来,这名男子在一处河岸发现这件文物的一角露出地面,便将暴露在外的部分锯了下来。可这一锯,却破坏了象牙的科学价值。此后,德特-沃尔夫常会在小学讲座中展示这件象牙,直到有一次,一个孩子不小心把它摔在地上,象牙外层彻底碎裂。
对多数考古学家来说,象牙的研究价值或许就此终结,但德特-沃尔夫却不这么想。他小心翼翼地抢救出几片碎片,后来还把它们改造成了纹身针——先用燧石雕刻成型,再在砂岩上打磨光滑。
然而,当他试着用其中一根给同事纹身时,过程却十分糟糕。由于象牙内部存在微裂纹,每次拔出针尖都会勾住皮肤。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坦言“简直是一片血淋淋的混乱”。
白天,德特-沃尔夫的工作是勘察遗址,评估新建工程对考古遗址可能造成的影响。可在业余时间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古代纹身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之一。
过去,古代纹身研究一直被学界忽视,如今却逐渐得到认可,因为它能为全球各地文化的研究提供关键线索。曾经,他在这个领域是孤独的少数派;如今,他加入了一个新兴研究团队。这支团队的研究不仅证明古代纹身的流行程度远超考古学家以往的认知,还助力挖掘出这门曾在历史上被压制的艺术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纹身研究曾长期遭到抵制,这背后有着殖民主义的根源。过去的传教士和官员们,都将纹身视作野蛮行为。
19 世纪,考古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后,从业者们似乎也继承了这种偏见 —— 他们在研究中很少提及纹身,即便提到,语气也多带有贬义,把纹身看作是所谓 “野蛮人”和 “异常者”才会做的事。德特-沃尔夫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发现,这种偏见即便到了21世纪,依然没有完全消失。
如今49岁的德特-沃尔夫,最初是研究玛雅文化的学者,后来才将研究重心转向前殖民时期的美国东南部。不过,出于个人对纹身的喜爱(他自己就有十几处纹身),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古代纹身。
2009 年,他组织了首个以古代纹身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分会场,会后一位年长的参会者特意拦住了他。德特-沃尔夫回忆道:“那人跟我说,‘现在研究生身上纹的古代艺术图案,比古代世界实际存在过的纹身还多’。可他完全错了,而且相关证据根本不是藏着掖着的,他只是不愿意去了解而已。
为了确定古代文身师可能使用过哪些工具,德特-沃尔夫用多种材料制作了复制品并进行测试——图中所示的,正是他在一块猪五花肉上做测试的场景。| 国家地理图片集
德特-沃尔夫手臂上的三角形纹身,是用木槌和针梳纹上去的,这种方法源自波利尼西亚,被称为 “手工敲刺法”。他手腕上有两道纹身处则是实验的一部分,目的是测试鹿骨锥能否当作文身针使用。| 国家地理图片集
德特-沃尔夫认为,正是这种“不愿了解” 的态度,让考古学家们忽略了研究对象的关键细节。要知道,纵观人类历史,纹身不仅能界定群体身份、标志人生重要阶段,还象征着精神力量,是解读古代社会的重要密码。
为了改变同事们对纹身研究的轻视态度,德特-沃尔夫想到了一个办法:找出在考古记录中准确识别纹身工具的最佳方式。可这件事并不容易——从遗址中发掘出的尖头工具,有可能是用来蘸墨纹身的,也可能只是普通的锥子或缝衣针,该怎么区分它们呢?
于是,德特-沃尔夫先召集了一群和他有同样兴趣的考古学家与研究者,之后他们一起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前后持续了近十年,有些是严谨的对照实验,有些则更偏向临时开展的尝试。
每次实验时,他都会用古代文化可能使用的材料制作纹身针,比如羽毛杆、鹿骨(deer bones)、鱼牙、仙人掌刺,当然还有之前提到的乳齿象象牙碎片。
墨水方面,他们既用了现代纹身墨水,也用了炭黑与水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很可能是大多数古代文化使用的纹身墨。准备就绪后,他便用这些工具在志愿者、猪皮,甚至自己的皮肤上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很有意思:羽毛做的针太软了,德特-沃尔夫说“用它纹身,感觉就像用记号笔画画一样”,他甚至怀疑,那些提到 “用羽毛纹身” 的历史记载可能是错误的;而象牙针的测试则彻底失败。
不过,仙人掌刺和骨头做的针效果却很好,尤其是骨头针,其多孔结构能牢牢吸附墨水,纹身效果十分理想。
之后,德特-沃尔夫和团队用显微镜对部分工具进行分析,发现了它们独特的磨损痕迹:用于纹身的工具,针尖会变钝、变光滑,而且内部还会嵌入细小的炭粒。如今,这些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成了考古学家区分古代工具是否为纹身针的重要依据。
在试用过诸如这根白尾鹿骨头制成的文身工具后,德特-沃尔夫会将这些工具的磨损痕迹,与考古遗址出土器物的磨损痕迹进行对比。| 国家地理图片集
在如今的美国西南部地区,仙人掌的尖刺曾是古普韦布洛人使用的文身工具。| 国家地理图片集
用柑橘类植物的尖刺捆扎制成的文身针,在太平洋群岛及其他地区有着使用历史。| 国家地理图片集
德特-沃尔夫办公室的工具中,有一件来自波利尼西亚的历史文物复制品——马克萨斯针梳,它需搭配木槌使用,用于 “手工敲刺” 文身流程。| 国家地理图片集
但要了解数千年前的纹身技术,有时还得依靠古代遗体。1991 年在阿尔卑斯山脉发现的 “奥茨冰人”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案例——这位冰人已有 5300 年的历史。
研究者们最初分析他身上的61处线条和十字纹时认为,这些纹身是用锐石割开皮肤后,再将炭粉揉进伤口制成的。
数十年后,德特-沃尔夫设计了一项实验来验证这个理论,他还邀请了来自格陵兰岛的传统因纽特纹身艺术家玛雅・西亚卢克・科赫・马德森(Maya Sialuk Koch Madsen),以及当时定居在新西兰的纹身艺术家丹尼尔・里迪(Daniel Riday)共同参与。
里迪采用了八种纹身技术,其中既包括用针穿刺,也包括之前提到的“割皮揉墨” 法。他在自己的左大腿上,用这八种技术分别纹了一个相同的叠层三角形图案,还详细记录了每种技术的愈合时间和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
整个过程耗时12小时,累得他筋疲力尽,而且不同技术的耗时和疼痛程度差异巨大:有些技术几分钟就能完成,可在科赫・马德森指导下使用的一种因纽特技术,却需要用浸过墨水的线 “缝” 皮肤,整个过程持续了 3 小时,痛苦得让人难以忍受。
里迪说,纹完之后,他的大腿“看起来就像块瑞士奶酪”。
之后,德特-沃尔夫将奥茨冰人文身的放大图像和里迪的纹身图像放在一起对比。他发现,里迪用“割皮揉墨” 法纹出的线条,末端会逐渐变细,像发丝一样;而用针穿刺法纹出的线条,末端却是钝圆的——这和奥茨冰人身上的纹身完全吻合。
像这具来自前印加时期秘鲁沿海地区的木乃伊一样,木乃伊身上的文身在风化的皮肤上很难看清,但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可以将其显现出来。| 国家地理图片集
由此,德特-沃尔夫得出结论:奥茨冰人的纹身并非用割皮的方式制成,而是用针小心翼翼地点刺出来的。这项研究不仅让人们对奥茨冰人所属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还首次发表了不同纹身技术在显微镜下的特征对比数据,如今,考古学家们也在用这些数据分析其他木乃伊身上的纹身。
安妮・奥斯汀(Anne Austin)是德特-沃尔夫的研究伙伴,同时也是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埃及学专家。她认为,纹身能传递出其他史料中找不到的社会细节。“刻在皮肤上的信息,” 她解释道,“和写在纸上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埃及文献中几乎没提到过女性在神职中的角色,但奥斯汀却在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了大量古代纹身的证据。
她曾研究过一具埃及女性木乃伊,这具木乃伊身上有 30 多处纹身,图案包括象形文字、乐器、蛇形神祇等——从这些纹身就能看出,这位女性很可能是一名女祭司。奥斯汀还注意到,木乃伊喉咙部位也有纹身,这说明她可能经常需要说话或唱歌,她的声音在当时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
为了从古老的木乃伊和工具中挖掘更多新信息,研究古代纹身的考古学家们正越来越多地借助成像技术。不久前,德特-沃尔夫和他的加拿大同事伯努瓦・罗比塔耶(Benoît Robitaille)就用红外敏感相机,在一批来自秘鲁海岸的木乃伊中发现了隐藏的纹身墨水——这批木乃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乃伊收藏之一。
其中一些木乃伊已有 2400 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皮肤逐渐变黑、受损,原本的纹身也变得模糊不清。罗比塔耶表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近两千年里,这些纹身中的宗教符号始终保持一致 —— 这意味着,即便在遭遇入侵和战乱的时期,当地的信仰依然没有中断,一直延续了下来。
考古学家会绘制合成图,以更细致地呈现古尸照片中难以看清的细节。研究员伯努瓦・罗比塔耶就根据他与德特-沃尔夫通过红外摄影在秘鲁沿海地区木乃伊身上发现的图案,绘制出了这些设计图。| 国家地理图片集
这一学科的前沿方向,很可能是将这类现代技术应用到更多博物馆的藏品研究中。与此同时,新一代熟悉纹身文化的学者们,在重新审视墓葬和石棺中的文物时,也终于开始认可那些掌握着祖传纹身技术的原住民守护者,并主动与他们展开合作。
科赫・马德森对此感慨道:“作为原住民,我们似乎总被灌输一种观念:过去有我们的祖先,现在有我们,但祖先和我们之间是断开的。可这项科学研究,正在祖先和我们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我们能重新和祖先建立起联系。”
德特-沃尔夫认为,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现机会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他提到,过去五年里,研究者们在木乃伊身上发现的纹身证据,比过去 150 年记录的总和还要多。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庞大的数据集,” 他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利用它,去挖掘更多古代文明的秘密?”
撰文:Sam Kean
摄影:Brian Finke
编译:Arvin
版式设计:钱思琦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相关文章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家乡麻将小程序必赢神器免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家乡麻将玩法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025-10-18 0
10月17日,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此前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的4岁女童已被搜救人员找到,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据辽宁日报消息,10...
2025-10-18 0
10 月的丰富胡同,藏着北京最动人的秋景!宽仅 3 米的胡同口刚拐进去,两棵柿子树就撞入眼帘 —— 橙红果实像挂了满树小灯笼,压得枝桠垂到灰瓦屋顶,阳...
2025-10-18 0
大家有没有发现,塞蒂恩教练辞职后,北京国安从2015年到2025年,10年的时间连续换了10多个教练。因此有人说北京国安教练真的是高危行业,没有一个人...
2025-10-18 0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将新兴市场股票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理由是具建设性的宏观背景以及美元走弱趋势。策略师Xingchen Yu等人指出,金融环境改善、资金流...
2025-10-18 0
女童找到了,真的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女孩被找到的时候,说了10个字,令人非常痛心,但也令人感叹,她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事情发生在10月15日的辽...
2025-10-18 1
地球是一个奇迹文化|瑞典图中人物是考古学家亚伦・德特-沃尔夫,他身处纳什维尔的办公室内。作为全球研究古代文身的顶尖专家之一,他所钻研的这一领域曾是考古...
2025-10-18 1
近期,联合国安理会恢复了因2015年伊核协议取消的对伊制裁决议。法国、英国和德国是此次恢复国际限制措施的发起国,他们以伊朗违反伊核协议条款为由,启动了...
2025-10-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