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15日 02:41 1 cc

国庆假期刚过,不少人可能还在翻音乐节的照片回味热闹,但这届国庆档音乐节,最扎眼的不是老牌乐队,而是一群从演员、偶像赛道跨过来的流量艺人。

之前五一档流量就多了些苗头,没想到国庆档直接“加码”,打开社交平台,“XX音乐节首秀”的话题刷个不停,有些音乐节品牌更是天天待在热搜上。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这届国庆档音乐节数量是真不少。

灯塔专业版的数据显示,全国一共办了152场,涉及40多个品牌,不光有国风、电子、说唱这些细分类型,还冒出来不少新品牌。

本来以为能听到更多专业音乐人的作品,结果一扒阵容才发现,流量艺人占比高得有点出乎意料。

音乐先声统计了下,算上演员、偶像、短视频网红,差不多有67组流量艺人参演。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其中30组是演员,像张新成、张晚意、任嘉伦这些平时演剧的,要么跨行唱歌,要么捡起以前的唱跳老本行;还有ONER、R.E.D这些年轻偶像组合,也在音乐节上频繁露脸。

流量艺人占了半壁江山?看看这些阵容就懂了

要说行程最满的,黄子弘凡、ONER、井胧这几位能排进前十,薛之谦和他旗下的郭冠廷、新晋歌王陈楚生也没少跑场。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有些音乐节更是直接把“流量拼盘”写在脸上,10月8号的襄阳国潮音乐嘉年华,12组嘉宾里7组是流量;阜阳斑马音乐节9组嘉宾,6组都是流量。

就连短视频平台语音厅的“听潮阁”、短剧演员姚冠宇,还有ABO耽美剧《垂涎》衍生的组合Desire4,都成了今年国庆档音乐节的新面孔。

主办方现在也明显在调整方向,以前“滚哈”音乐人占比不低,现在不少都给流量艺人让路,有些流量甚至能单独撑起一天的票房。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比如宝鸡银杏音乐节,三天里流量艺人占了四成以上,只有10月3号是正统的音乐节阵容;太湖湾、银河左岸这些音乐节也差不多是这个路子。

10月2号的宝鸡银杏音乐节、10月3号的苏州元气森林音乐节、10月4号的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单天各来了10组流量艺人;常州太湖湾音乐节更夸张,三天凑齐了17组流量,在所有音乐节里排第一。

本来想,阵容杂点也就算了,没想到今年不少音乐节还学会了按风格划分内容,避免“大杂烩”的尴尬;实在没办法凑风格的单日场,就换个“音乐嘉年华”的名头。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非专职音乐人上音乐节也不是新鲜事,早年间张曼玉就登过草莓音乐节的舞台,现在张艺兴还成了音乐节主办方。

流量艺人进来,确实能给市场带来些跨圈的热度,但问题也跟着来了,有些音乐节慢慢变成了粉丝见面会,还被吐槽“为了圈钱丢了专业性”。

其实流量和音乐节走到一起,更像是“双向奔赴”。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自2020年之后,音乐节市场就没怎么安稳过,先是低潮,后来又井喷,接着就陷入过度饱和。

阵容撞车、艺人出场费涨得厉害、票房盖不住成本,这些问题一直没解决。

就算往三四线城市下沉,跟文旅合作节省开支,该延期、该取消的还是不少。

主办方也没办法,为了卖票、拉赞助,只能越来越依赖流量。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之前听一位主办方说,找个粉丝粘性高的非头部流量演员,号召力差不多抵得上半个薛之谦,基本能保住一半票房。

对流量艺人来说,音乐节也是块香饽饽,既能短期变现,还能拓宽职业路线,比如张新成靠音乐节的《莎士比亚》圈了波粉,黄子弘凡、井胧这些有音乐基础的,也能借舞台打破“非专业”的标签。

流量多了麻烦也来,能力不够、粉丝吵架还坐地起价

但热闹背后,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最直观的就是艺人能力跟不上,大多数流量艺人撑不起40分钟的全开麦唱跳,就算有些有音乐基础,本职不是专业歌手,短板还是藏不住。

网上不少人吐槽,有些艺人唱得跟KTV水准差不多,音乐审美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更尴尬的是,他们大多没什么大众金曲,无奈之下只能翻唱,陶喆、王力宏、方大同等歌手的作品成了抢手货。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张晚意国庆档跑了两场音乐节,歌单里大半是翻唱,倒是《我们的歌》因为“一身正气”唱情歌的反差感,在短视频上火了一把,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除了能力问题,艺人团队坐地起价的事也让主办方头疼。

10月2号,N次方扬州枣林音乐节发了个声明,说某青年嘉宾团队合作推进了两个月,突然以“合作条件不匹配”要求涨价,被拒绝后就威胁要延期或取消演出。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本来以为这是个例,后来才知道,去年就有主办方吐槽过,有些流量艺人官宣前临时变卦,还故意透露其他主办方的报价,挑着让主办方加价,这种操作没什么法律和政策能管,反而让流量艺人的出场费越来越高,主办方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更闹心的是饭圈文化的入侵。

国庆8天里,艺人番位、演出超时、待遇好坏这些事,动不动就引发粉丝骂战。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10月2号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吴青峰粉丝和陈楚生粉丝因为“超时”吵起来,就为了吴青峰是不是耽误了陈楚生安可;

10月4号更热闹,宝鸡银杏音乐节上Desire4粉丝和展轩粉丝吵,苏州元气森林音乐节上任嘉伦粉丝和侯明昊粉丝也吵,最后还要求主办方和艺人道歉。

现场更乱,超前夜排、代排代跑、粉丝圈地、大型应援,好好的音乐节,搞得跟粉丝线下聚会似的,本来听音乐的放松感全没了。

音乐节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平衡好流量、粉丝经济和专业演出的关系。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只顾着靠流量赚快钱,丢了音乐节该有的音乐性和专业性,最后只会陷入高成本、高票价、高风险的循环里。

不是说流量艺人不能来音乐节,也不是粉丝经济不好,关键是不能本末倒置。

流量能带来热度,但消费者不会一直为噱头买单,大家真正记着的,永远是一场专业、有体验感的音乐节。

国庆档音乐节的热闹已经过去,但留给行业的思考还没结束。

国庆档音乐节被流量霸屏,67组艺人狂欢,为何乱象频出?

怎么让流量为音乐服务,而不是让音乐迁就流量?怎么规范艺人合作流程,避免坐地起价?怎么引导粉丝理性观演,还音乐节一个干净的环境?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下次再办音乐节,可能就没那么多人买账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