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4日 12:43 1 admin

2023年8月,荷兰比丁赫伊曾的低地音乐节上,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

他们没心思听音乐,反而在集装箱里搭了临时实验室,就为搞清楚一件事:到底哪些人更容易被蚊子盯上,尤其是喝酒的人会不会更招蚊。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科学家选音乐节做实验还挺会找地方的。

这地方人多不说,大家的行为还特别多样,有人喝啤酒、有人不涂防晒、有人熬夜没洗澡,正好能观察不同因素对蚊子的影响。

而且音乐节上不少人都有过“朋友总被叮自己却没事”的经历,一听能验证这个事儿,都挺愿意当志愿者的。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这次实验一共招了465个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毕竟音乐节的主力就是这个群体。

音乐节里搭实验室?科学家的“招蚊测试”有点潮

参与者进实验前,得先填张问卷,上面啥都问,比如最近睡没睡好、洗没洗澡、喝没喝酒,连血型和吃没吃药都要写。

填完问卷还不算完,科学家会用呼气检测仪测他们的血液酒精水平,再用拭子蹭蹭皮肤表面,采集点东西回去分析菌群。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最后一步最关键,参与者得把胳膊伸到装着斯氏按蚊的笼子旁边,笼子上有小孔,蚊子能闻到味儿却叮不着人,旁边的相机还会记录蚊子的动向。

本来想觉得这过程会挺枯燥,没想到还有点热闹。

科学家把蚊子的运动数据输给算法,算出每个人的“招蚊吸引力分数”,还实时显示在货箱外的屏幕上。

每次有人分数跳上去,外面等着的人就欢呼一阵。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研究团队里的菲利克斯·霍尔说,大家对“谁更招蚊”这事儿的热情,真的超出预期了。

哦对了,还有个小插曲,有个参与者自称“半神”,结果蚊子对他一点兴趣都没有,最后只能被排除在数据之外,这事儿想想就好笑。

斯氏按蚊可不是普通蚊子,它在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部分城市里,专门传播疟原虫,是导致疟疾的“元凶”之一。

科学家选这种蚊子做实验,也是想跟疟疾防控挂上钩。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毕竟蚊子这东西,按美国疾控中心的说法,是全世界最致命的动物,除了疟疾,还能传登革热、寨卡病毒,每年害不少人。

聊完实验咋做的,咱再说说结果。

科学家分析完数据,找出了几类蚊子更偏爱的人,这结论跟平时大家想的还真有点不一样。

喝酒、防晒跟招蚊啥关系?实验结论有点反常识

首先,12小时内喝过啤酒或葡萄酒的人,蚊子明显更愿意靠近。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然后是48小时内吸过大麻的、不涂防晒的,还有跟别人共用床铺的人,也容易被蚊子“盯上”。

要是最近没洗澡,那涂没涂防晒差别也不大,防晒的作用就被抵消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香水对蚊子没影响,平时觉得喷香水会招虫的,这回算是白担心了。

还有个发现,皮肤表面链球菌属细菌多的人,招蚊分数也更高。

这跟之前的一些调研能对上,之前就有人说这类细菌可能会让皮肤散发出吸引蚊子的味儿。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我之前总听人说血型会影响招蚊,比如O型血最招蚊,结果这次实验里,A、B、AB、O型血的人吸引力没差别,算是把这个说法给否了。

还有饮食,不管是吃辣的还是甜的,对蚊子的选择也没影响,这也挺意外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实验也不是没毛病。

音乐节那环境太乱了,没法完全控制变量,比如有人可能没如实填问卷,或者跳完舞体温升高,这些都可能影响结果。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而且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喝酒、吸大麻的比例可能比普通人群高,结论不一定能用到老人、小孩身上。

更重要的是,蚊子只能闻味儿不能真叮,说不定真到叮咬的时候,选择又不一样了。

没参与这研究的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员温迪·奥米埃拉也说,虽然实验找出了一些招蚊因素,但现在还没法确定单个因素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喝酒的人可能跳得多、出汗多,到底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出汗的作用,现在还搞不清。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霍尔也提到,不同蚊子喜好可能不一样,比如传播登革热的埃及伊蚊,就更喜欢白天活动、体温高的人,跟斯氏按蚊不一定一样。

那知道这些,平时该咋防蚊呢?布兰肯说,别纠结自己为啥招蚊了,最靠谱的还是穿长袖、挂蚊帐,再喷上含避蚊胺的防蚊液。

去年非洲有个疟疾疫区,就靠推广长效蚊帐,再告诉大家别在黄昏(蚊子活跃时段)喝酒后出门,当地疟疾发病率降了不少,这也说明结合这些研究结论防蚊,确实有用。

为何你总被蚊子咬?科学家赴音乐节“喂蚊”,揪出4大招蚊习惯

如此看来,虽然这个音乐节实验解答了一些疑问,但“为啥有些人总招蚊”的完整答案还没找到。

不过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用等完全搞明白,现在做好防护就行。

毕竟蚊子这东西太危险,与其纠结自己是不是“蚊子磁石”,不如多穿件长袖、喷点防蚊液,把它们挡在外面才是最实在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