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8日 06:30 1 cc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红线不容触碰,有些公道自在人心。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一场由韩国外长在华盛顿点燃的外交风波,短短24小时内吹回了首尔权力中枢,逼得总统府亲自下场“灭火”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1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见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

8月3日,韩国外长赵显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声称“中国对邻国造成困扰”,需“警惕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并强调与美日协作应对中国竞争。

此言一出,中国驻韩大使馆次日即回应:“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良好,绝大多数国家将加强对华合作作为优先方向”。

未等中方进一步表态,韩国总统办公室火速于8月5日发表声明,强调赵显“本意是推动韩中关系正常化”,并辩解称其发言“重在表达与中国接触的必要性”。

这场仓促的危机公关,折射出韩国在中美博弈夹缝中的战略焦虑与外交困境

赵显的争议言论并非孤立事件。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中国南海诸岛

他在专访中同时宣称“美日韩三边合作是地区战略基石”,并附和美方涉南海、黄海议题,要求中国“遵守国际法”。

这种刻意迎合美国“印太战略”的表述,被国际媒体迅速解读为韩国对华政策的转向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专访时机耐人寻味——就在48小时前,美韩刚结束一场关键谈判:韩国以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含造船业1500亿、半导体2000亿)为代价,换取美国将对韩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

赵显此时在华盛顿抛出涉华强硬言论,显露出向美递交“投名状”的意图。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1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见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

然而,韩国政府低估了言论的连锁反应。中国社交媒体涌现大量批评声浪,翻出赵显7月28日与中国外长通话时“高度重视中韩关系”的承诺,质疑其“翻脸比翻书还快”。

总统办公室的澄清声明罕见绕过外交部直接发布,甚至逐字解释赵显的“本意”,强调“即便存在分歧,韩国仍致力于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这种非常规操作暴露了李在明团队的紧张程度。为表“诚意”,韩国政府同步宣布自9月29日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临时免签,期限仅9个月,被韩媒讥讽为“瞄准国庆黄金周的促销券”。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

李在明政府的紧急补救,根植于三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痛点。

首先,中国市场牵动韩国经济命脉

中国已连续21年位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1568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四分之一。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韩国半导体28%的出口依赖中国,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稀土材料60%从中国进口。

4月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时,韩国车企生产线曾被迫停摆,这一教训让产业界心有余悸。

若对华关系恶化,从存储芯片到化妆品,韩国八大支柱产业将集体遭遇重创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韩国釜山港

其次,朝鲜半岛稳定需中国斡旋。李在明主张缓和韩朝关系,反对武力解决方案,这与美国近年“拱火”姿态形成反差。

历史证明,中方在促成《板门店宣言》等关键进展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美国近期借“应对中国挑战”之名,将驻韩美军使命从“遏制朝鲜”转向针对中国,反而加剧半岛风险。

最后,国内政治压力逼迫李在明走钢丝

其支持率因“稳定发展”承诺稳步上升,但保守派势力长期炒作“中国威胁论”,2025年上半年韩国对华裔仇恨犯罪激增215%。若因外交失误导致中韩对立,不仅经济受损,更可能动摇执政根基。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

这场风波撕开了李在明“实用外交”的深层矛盾。

他上台后宣称“不在中美间选边站”,但赵显言论及后续补救却暴露三重撕裂。

在安全上对美国亦步亦趋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迫使韩国配合美国战略转向。7月美韩密约要求韩国转让造船业核心技术,并将台湾问题纳入“共同关切”;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在经济上难舍中国红利。三星西安工厂生产全球40%的NAND闪存,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占其全球份额40%。即便在美韩关税协议后,韩国对华顺差仍是填补对欧美逆差的关键;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三星集团

在民意分裂加剧决策摇摆超过60%韩国民众支持修复对华关系,但保守阵营中仍有30%主张对华强硬。

这种撕裂导致韩国行动严重滞后于承诺例如中方早已邀请李在明出席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但韩方迄今未回复,却高调筹备访美行程。

更矛盾的是,赵显一边在华盛顿强调“与日本合作应对中国”,一边又向北京保证“重视战略伙伴关系”。

朝鲜劳动党副部长金与正7月的预判一针见血:“李在明政府与前任并无本质区别,仍是美韩同盟的附庸”。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

面对韩方摇摆,中方展现出冷静与战略自信。

中国驻韩使馆回应未直接批评赵显,而是强调“中韩关系开局良好,周边国家普遍以对华合作为优先”。

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凸显中国对区域影响力的底气。

实际上,中方早已在关键领域预留反制空间: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陷入停滞,锂电池强制认证、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可随时启动。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真正的转机在于韩国能否回归理性。近期三大动向值得关注。

经济反制初现端倪,韩国半导体对华订单近期显著下滑,中国本土存储芯片产能扩张已削弱对韩依赖;

APEC峰会成试金石,10月底韩国主办的峰会若能在敏感议题上收敛(如暂停联合军演),中韩关系或迎破冰契机;

政策回调空间犹存,总统府在澄清声明中仍保留“韩美同盟是基础”的表述,但王毅外长此前通话已明确划出红线——“中韩关系不应受制于第三方”。

生怕中方“误会”,李在明赶紧澄清:韩外长说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图| 外交部部长王毅

这场“灭火行动”终将过去,但韩国需认清,在霸权博弈的惊涛中,任何国家若幻想“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投机策略,终将被巨浪吞噬

李在明政府若真践行“实用外交”,就应摒弃赵显式“递投名状”的旧思维。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2016年“萨德危机”让韩国娱乐业损失超百亿,而今日挑衅的代价将远超当年。

中韩关系的本质是相互成就而非零和博弈,韩国唯有坚持战略自主,才能避免从“钢丝绳”跌落深渊

参考资料:

1.《中方反驳后,韩方赶紧澄清外长涉华言论》2025-08-06 10:45 | 来源:观察者网

2.《弦外音·东亚解码|既要又要,韩国“双面”外交难两全》2025-08-02 18:58 | 来源:大众日报

3.《三星被曝计划在西安升级286层NAND闪存》2025-02-13 16:24 | 来源: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