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最后6天投票,马英九终于站了出来,号召全岛2300万人反抗赖清德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22日 03:20 1 cc
最后6天投票,马英九终于站了出来,号召全岛2300万人反抗赖清德

这台湾政坛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罢免潮搞得像过年放炮仗一样热闹。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去年2024年说起,那时候立法院里蓝白两党联手推国会改革法案,民进党那边觉得这是在抢权,民间一群人上街抗议,青鸟行动什么的,闹了好几个月。结果呢,法案过了,但火种埋下了,今年2025年就炸锅了,大罢免行动直接针对24个国民党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投票定在7月26日。现在离那天就剩6天,国民党那边急了眼,前领导人马英九终于忍不住,19日在台北的反罢免集会上跳出来,痛批赖清德当局卖台、引战、无能,还喊话全岛2300万民众,把这次投票当成对赖清德的不信任票,一起反抗民进党的独裁作风。

先聊聊这罢免潮的来龙去脉吧。2024年大选后,国民党拿了52席,民众党8席,民进党只剩51席,成了朝小野大的局面。蓝白一合计,就想修法扩大立法院职权,比如加强监督政府、调查权什么的。民进党觉得这是在削他们行政权,民间团体也担心蓝白会通过亲中法案,影响台湾安全。从5月开始,抗议浪潮一波接一波,12月又因为选罢法、财划法这些争议法案,冬季青鸟行动再起。到了2025年1月,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公开号召罢免蓝营立委,国民党不甘示弱,说这是政治报复,喊出以罢制罢。结果呢,蓝营的罢免案一个都没成,绿营的31个蓝营立委案全过关,最后定下来24个国民党立委和高虹安要面对投票。门槛是同意票超不同意票,还得达原选区选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公帑估计得花11亿新台币以上,这钱够建几所学校了。

国民党输不起啊,如果丢掉6席以上,立法院多数就没了,民进党就能双多数,大权独揽。赖清德上台才一年多,本来就面对两岸紧张,现在再加内斗,岛内经济民生都受影响。罢免不是小事,过去门槛高,成功案少,像2020年韩国瑜、2021年陈柏惟那种。现在门槛降了,罢免变常态,但这次规模史无前例,简直是台湾民主的压力测试。有人说这是民主实现,让选民重新检验立委表现;也有人觉得这是政党恶斗,浪费资源,搞得社会分裂。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骂这是民主之耻,全世界没见过执政党这样对付在野党的。民众党黄国昌也跳脚,说赖清德想搞独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马英九这时候站出来,时机抓得准。他基金会19日发新闻稿,直指赖清德上任后卖台引战,执政无能。马英九说,赖清德把台积电拱手让给美国,自以为换来安全承诺,其实是引狼入室。特朗普上台后,对台关税照打不误,还避开赖的代表团,这不就是没把台湾当回事吗?停了供奉,美国准加大施压。马英九拿自己任期对比,那时候两岸相对稳,至少没天天军演。赖清德呢,上台后买美武器,发表挑衅言论,大陆军机军舰活动频仍。马英九点出,大多数台湾人求和平,不想被绑上战车。要是真打起来,承受代价的不是赖清德,而是普通家庭的子弟兵,每次军演还得练撤离路线。

马英九还斥责大罢免不正当,就是赖清德不择手段强化权力。如果让民进党双多数,就能更好推行绿色恐怖。马英九呼吁大家26日出门投不同意票,制衡民进党,反抗赖清德。这话戳中不少人心窝子,台湾2300万民众,大部分不想卷入冲突,更在意生活过得好不好。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也喊话,说赖清德要证明团结,就别推动罢免基隆市长谢国梁,不然就是假团结真斗争。谢国梁那案子去年10月没过,但成了大罢免的前哨战,蓝营守住了,给了点信心。

最后6天投票,马英九终于站了出来,号召全岛2300万人反抗赖清德

赖清德这边呢,上台以来争议不断。双十讲话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对抗意味浓,岛内批评他数典忘祖,背叛民族。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说,这暴露赖清德台独本性,只会把台湾推向险境。赖清德还搞团结十讲活动,本想拉民意支持,结果言论出问题,比如说多数不代表民主,立法院决定不了事务,这不等于自我否定吗?活动没讲几场就停了,加剧了不信任。赖清德自称亲中爱台,但行动上推动台积电去美投资,买武器增强不对称作战,岛内有人觉得这是倚美谋独,忽略民生。经济上,美国关税压榨,赖当局却高举白旗,换来更多要求。

国民党全党动员,朱立伦、韩国瑜分头助阵,卢秀燕在台中呼吁保席位。投票日从早8点到下午4点,选民带身份证圈选。结果如果国民党赢,保住多数,就能继续监督政府,避免一党独大。输了呢,民进党优势扩大,赖清德推动政策更容易,但社会分裂加剧。罢免潮背景里有两岸因素,大陆国务院台办朱凤莲说,赖清德顽固台独,升高对立,大搞打压异己,违背主流民意,注定失败。希望台湾民众反对分裂和恐怖。

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台湾人得想想未来。民主好,但不能成工具战。马英九号召反抗赖清德,不是空喊,是抓住了求稳求和的心态。2300万民众,每张票都算数。投票后,如果罢免失败,国民党松口气,民进党得反思策略。成功了,补选11月,政坛再洗牌。马英九晚年继续基金会,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偶尔评论时政,影响力还在。赖清德面临党内质疑,支持度下滑,但还得执政下去。台湾这岛小,外部压力大,内部别再窝里斗了,得团结对外。罢免潮考验民主成熟度,别让它成消耗战。

话说回来,马英九的发言有水平,至少戳到痛点。赖清德水平有限,讲多错多。团结十讲本想团结,结果适得其反。台湾人最在乎和平繁荣,别被意识形态绑架。马英九对比自己时期,两岸交流多,贸易增长,现在呢,紧张升级。国民党若保住席位,就能推动更多制衡。民众党也参战,黄国昌说会打到底。蓝白合作关键,如果散了,绿营渔翁得利。

大罢免涉及公职人员就职一年后可罢,流程提议、连署、投票。过去少见,现在常态化。2024年谢国梁没被罢,给了蓝营信心。草屯镇补选也蓝胜,前哨战过关。国民党否认倒阁传闻,但若罢免多,朱立伦可能评估全面改选。赖清德双十讲话被批逻辑混乱,包装台独。国台办说挑战一中原则,损害主权。

台湾未来对世界影响大,赖清德就职时说要和平舵手,但行动得跟上。马英九呼吁承认九二共识,恢复往来,纪念抗日胜利80周年,停止罢免。这三点务实,赖清德若听,岛内能缓口气。国民党前立委郑丽文、网红馆长陈之汉组党外联盟,制衡一党专政,避免韩国尹锡悦戒严覆辙。联盟跨光谱,显示不满广泛。

最后6天投票,马英九终于站了出来,号召全岛2300万人反抗赖清德

罢免潮像镜子,照出台湾民主双刃剑。一边是问责,一边是分裂。马英九站出来,提醒大家别忘根本。2300万民众,反抗赖清德不是个人恩怨,是为岛内前途。投票倒计时6天,结果关乎格局。国民党若守住,监督继续;丢了,双多数下,赖清德更强势,但民意反噬在后头。台湾人得清醒,选票决定命运,别让政客玩火自焚。

这波罢免源于国会分歧,蓝白想监督,绿营觉得抢权。民间罢免团体起初自发,后政党介入。国民党骂执政党以罢制罢,民主耻辱。朱立伦说全世界没先例。马英九痛批赖无能不当,呼吁不信任票。赖清德祖国论被批,傅崐萁反问大清是不是祖国。朱立伦说勿忘祖宗。吕秀莲警告别过度倚美。美方反应保留,暗示知分寸。

大陆周波分析,赖比蔡更挑衅,军演增加。朱立伦喊赖跨越意识形态,维持和平。赖抛历史悖论,意在推高局势,攫取利益。钮则勋说赖塑造实话印象,争取连任,但很多人质疑控制能力。罢免若过,补选重塑版图。国民党评估耗资大,但不得不战。

马英九基金会推动交流,2025年访陆会见学生。赖清德就职满周年,马英九呼吁平衡中美,停止斗争。国民党集会25万人喊赖下台,马看不下去。韩国瑜批赖视大陆敌对势力,但多数人想和平。黄国昌说赖想消灭异己。

罢免潮与两岸紧张相关,大陆批评赖台独,升高对立。朱凤莲说违背民意,失败注定。台湾需维护发展权利,民族尊严。马英九建议承认共识,纪念抗日,停止罢免。赖若一意孤行,民意反噬。投票结果将定调,国民党保多数,制衡继续;否则绿营强势,冲突加剧。台湾民主需成熟,别成恶斗工具。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