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21日 15:21 1 admin

在2025年10月的伦敦塔姆研究会,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抛出了一个震撼性的观点:“中国已经老了,未来在经济方面被印度超越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李显龙的分析基于一个引人深思的数据:印度的年轻人口优势将为其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中国则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随着中国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经济增速放缓似乎已成定局。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有人认为,这样的预言只是过于悲观的推测,也有人担心,这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因素。

可是,若真如李显龙所说,中国的经济引擎真的会因为“老化”而丧失动力吗?印度,凭借年轻化的优势,能否真的超越中国?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李显龙的政治生涯与他眼中的亚洲格局

新加坡,这个坐落于马六甲海峡咽喉地带的城市国家,其面积不过七百余平方公里,却以其独特的经济奇迹和国际影响力,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这个国家的成功,与一个名字紧密相连——李光耀。而继承其政治衣钵,并带领新加坡迈入21世纪新篇章的,正是他的长子,李显龙。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他的父亲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国父”,一位以铁腕和远见著称的政治强人。

从小,李显龙便被寄予厚望,接受的是最为顶尖的东西方融合教育。他先是在新加坡完成基础教育,展现出卓越的数学天赋,随后远赴英国剑桥大学,以最高荣誉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并兼修计算机科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与国家治理,他又进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深造,获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学成归国后,李显龙并未直接进入政坛的核心圈。

按照李光耀为他设计的路线,他首先加入了新加坡武装部队,从基层做起,历经磨砺。

在军队中,他步步高升,展现出杰出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最终晋升为准将,成为新加坡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之一。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1984年,李显龙正式踏入政坛,当选为国会议员。

此后,他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先后在贸易与工业部、国防部和金融管理局等关键部门担任要职。

在这些岗位上,他深度参与了新加坡经济的转型升级,亲手推动了新加坡从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向一个以金融、科技和高端服务业为支柱的知识型经济体迈进。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2004年,李显龙正式接替吴作栋,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

在长达二十年的总理任期内,李显龙展现出了与他父亲风格迥异但同样务实的领导力。

他更加注重社会的柔性管理,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并努力弥合社会收入差距。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在对外关系上,他继承了新加坡“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的传统外交智慧。他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关系,同时又不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他频繁访问中国,与中国历代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对中国的发展模式、社会变迁有着近距离的、长期的观察。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这种独特的身份和经历,使他成为了西方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桥梁。

他既能用西方听得懂的语言解释中国的逻辑,也能用东方的视角审视全球格局。

正是这种“双声道”的特质,使得他的观点总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一个基于人口数据的“大胆预言”

2025年10月底,在伦敦塔姆研究会举办的一场高端对话中,刚刚卸任新加坡总理不久、以国务资政身份出席的李显龙,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在谈及亚洲两大巨头——中国与印度的未来经济前景时,他明确地讲到:“中国已经老了,未来在经济方面被印度超越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李显龙的论证逻辑其核心变量正是“人口”。

他援引了一系列直观的数据作为其分析框架的基石。

他指出,当前印度人口的中位数年龄仅为28岁,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象征着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年轻劳动力后备军。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口的中位数年龄已经达到了39.59岁,距离40岁大关仅一步之遥。

印度的金字塔呈现出典型的扩张型,底座宽阔,向上逐渐收窄,意味着新生人口众多,年轻群体庞大。

而中国的人口结构,则开始呈现出收缩型或静止型的特征,塔基变窄,塔身变宽,预示着新生儿数量减少,而社会主体正步入中年。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李显龙将视线投向了更为遥远的未来,描绘了一幅2050年的图景。

根据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模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无可避免地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届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可能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沉重的社会抚养负担。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人口总数预计将出现显著下滑。

与此同时,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到2050年时却几乎没有老龄化的烦恼,其总人口数量不仅将稳居世界第一,而且会比中国多出数亿之众。这一增一减之间,差距被急剧拉大。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在李显龙看来,这种人口结构上的此消彼长,将直接转化为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一个拥有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国家,通常意味着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更强的生产能力、更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更具活力的创新氛围。

年轻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他们是创业的主力军,也是接纳新技术的先行者。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印度在未来几十年里将充分享受这一红利,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可以填满工厂、写字楼和实验室,他们旺盛的购买力将支撑起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

这一切,都将为印度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反观2050年的中国,虽然届时的经济总量依旧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其增长速度必然会因为年轻劳动力的短缺而显著放缓。

届时,中国经济面临的将是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创新活力可能下降等多重挑战。

这便是李显龙“预言”的逻辑闭环:人口结构的老化,将从根本上制约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从而为印度实现超越提供了可能性。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印度的漫漫长路

李显龙基于人口模型的推演,为“印度超越论”提供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理论闭环。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宏观的人口数据移开,深入到印度社会的肌理之中时,便会发现这个“预言”的实现之路上,布满了荆棘与坎坷。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庞大的人口数量,并不天然等同于优质的人力资源;年轻的年龄结构,也未必能自动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动能。

印度想要将潜在的人口优势兑现为实实在在的国家竞争力,还有一条漫长且崎岖的道路要走,这条路上横亘着结构性、制度性与社会性的三重障碍。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首先,印度经济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结构性难题——“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风险。

这个由世界银行在2006年提出的概念,精准地描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当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约4000至12000美元)后,便会陷入长期的经济停滞。

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既无法在劳动力成本上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难以在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上与发达国家抗衡,最终被卡在中间动弹不得。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亚洲的泰国和马来西亚,都被认为是陷入或滑向此陷阱的例证。

当前,印度的人均收入刚刚迈过3000美元的门槛,勉强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但它的经济结构却令人担忧。如前所述,印度过于依赖服务业,而其工业化进程始终不温不火。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缺乏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就如同盖楼没有坚实的地基,很难支撑起一个庞大经济体向更高层次的跃升。

要想避免重蹈覆辙,印度必须像中国曾经走过的那样,大力发展制造业,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多元化。

这对内部矛盾重重、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印度而言,其难度远超外界想象。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其次,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是印度“人口多,但有效劳动力少”的现实困境。

早在2024年,就有多位国内外人口问题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印度人口超越中国,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一个国家的人口能否成为“红利”,关键在于能否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并将他们转化为合格的劳动力。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在这方面,印度做得并不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印度15岁以上人口的就业率仅为44.79%,而中国同期的数字是64.06%。

青年失业率超过16%,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常年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大量的年轻人无法找到工作,他们的潜能被闲置和浪费,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与就业率低下相伴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普遍不高。

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工程师队伍。在这方面,印度与中国的差距尤为明显。

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但印度的基础教育覆盖率和质量都存在严重问题。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以高等教育为例,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60%,每年培养出数以百万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而印度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在30%左右徘徊,大学生的绝对数量也远不及中国。

更不用说基础的语言能力,尽管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但真正能流利使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的人口比例仅占总人口的10%左右。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最后,不友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了阻碍印度吸引和留住外国投资的巨大绊脚石。近年来,印度“杀猪盘”式的营商环境屡屡登上国际新闻。

据央视援引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在短短七年间,就有高达2783家跨国公司选择关闭其在印度的业务,黯然离场,这其中包括了福特、富士康等行业巨头。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这些企业败走印度的背后,是难以预料的政策风险、繁琐的行政审批、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复杂的税务和法律体系。

印度政府虽然多次提出“印度制造”等雄心勃勃的口号,试图吸引全球产业链转移,但其不稳定的政策和对外资的苛刻态度,使得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一个连现有投资者都难以留住的市场,又如何能吸引更多新的资本涌入,来为数以亿计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岗位呢?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综上所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其综合国力优势依然是印度难以企及的。

这场关乎未来的经济长跑,远未到终点,而决定胜负的关键,也绝不仅仅是人口年龄的中位数。

参考资料:印度成人口第一大国 是红利还是负担?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