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20日 16:05 1 admin

虽然外交部门和文旅部已经发布了明确的警告,建议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并且各大航空公司也开放了免费退票和改签通道,但东京的旅游景点依然人满为患。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无论是浅草寺还是富士山下,游客们依旧热衷于租赁和服、拍照留念,似乎完全不受当前局势的影响。

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态度和心理呢?

一场千亿级别的“紧急撤退”与股市哀嚎

近期的局势发展相信大家都已经知晓,日本在“台湾有事”问题上的激烈言论,以及频繁发生针对中国游客的治安案件后,中方紧急发声:暂缓前往日本,并建议近期不要赴日旅游。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各大航空公司,包括国航、东航、南航等纷纷响应,开启了免费退改签通道,市场反应堪称剧烈,短短几天,约50万张机票被退回,占了总预订量的30%以上。

尤其是原本定好的团队游,退订率高达60%以上,各大旅行社忙得不亦乐乎,纷纷为中国游客的退团和退款问题奔走,场面异常混乱。

这一波突如其来的“撤退”风暴迅速波及了日本的股市,数据显示,日本股市在11月17日呈现大幅下跌,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游客消费的行业,遭遇了沉重打击。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三越伊势丹等百货巨头股价暴跌11%,资生堂、良品计划的股价也纷纷下跌9%左右,就连东京迪士尼的运营商也未能幸免,股价下跌5%。

这些损失让日本商家如梦初醒:2024年,访日游客的消费总额达到8.1万亿日元,其中近一半的消费来自中国游客。

若这一市场消失,日本GDP或将因此下降0.36%,这相当于损失1000亿人民币,数字触目惊心。

游客的选择与市场的分歧

可并非所有游客都听从了官方的警告,尽管团队游和大部分游客纷纷撤退,但仍有不少个人游客选择继续出行,社交媒体上不难看到这些“逆行者”们的动态。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他们的理由各异,当前的中国游客群体,尤其是80后、90后甚至00后,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大妈大爷团”,他们有着更强的主见,并且往往以个人利益为主导。

比如,日元持续贬值使得不少奢侈品牌在日本的价格相对便宜,诱人的汇率差加上退税政策让不少游客感到“捡便宜”。

此外,日本本土一些热门户外品牌和土特产,成为了这些游客的重要购买目标,对于这些年轻游客来说,去日本的理由并非单纯的“爆买”,而是寻求新鲜的旅游体验。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他们不再盲目涌向东京或大阪等大城市,而是选择前往岩手县盛冈、宫城县松岛等鲜为人知的地方,他们认为这些乡村地区与政治局势无关,可以享受更为平静的旅行时光。

也有不少游客选择赴日进行医美治疗,认为日本的医疗水平较高,这些游客显然不太在乎大环境的变化,认为个人的旅行体验应当凌驾于政治风波之上。

但这些游客忽视了一个深刻的现实:他们的消费不仅仅是在购买物品或享受服务,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经济背后的隐秘代价与潜在风险

现代国家的税收机制让每一笔消费最终都与国家的财政息息相关,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每一分钱,不仅仅是支持商家的生计,它也最终流向日本政府的财政,而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提升国防预算。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事实上,每一笔中国游客的消费,都可能最终成为支持日本军事建设的资金来源,这种经济与安全的难以分割,让人感到极为复杂和尴尬。

在购买冲锋衣、户外装备等商品的同时,中国游客的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化为支持日本防务的“弹药”。

这一现实的刺痛感,正在影响着中国游客的心理,有些人认为,政治和消费应当是两码事,个人的旅游自由不应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可现代大国博弈的本质却往往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战略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游客的每一分钱,实际上都是一张选票,在无形中支持着对方的政治诉求。

尤其是当日本右翼政客看到这种现象时,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判断,认为无论如何激烈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经济上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正是这种错觉,促使他们不断在政治上挑衅中国,甚至忽视两国之间日益加深的敌意。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旅游与经济的未来

这一波50万张机票的退订潮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一个态度的宣告,中国游客的消费力远超其他国家,对于日本而言,这一市场的失去无疑会带来严重的冲击。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而更深层的影响是,旅游与经济繁荣之间,必须建立在政治互信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如果这些基础被破坏,单纯依靠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出现危机。

随着中国游客选择更多替代目的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旅游热度迅速上升,甚至远在南半球的悉尼也迎来了游客的“反向流动”。

这场50万张机票的退订潮,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日本政府态度的明确回应。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它告诉世界,旅游和经济繁荣不能脱离政治现实,地缘政治的博弈中,经济与安全的密切关联无法回避。

对于游客和政府而言,选择不仅是关于目的地,更关乎对未来的深思熟虑——在全球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任何一笔消费,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战略的筹码。

参考资料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