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0日 18:44 1 admin

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杨振宁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截至2025年10月19日,尚未有公开消息明确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具体时间。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在科学馆一楼119房间设立了杨振宁先生缅怀室,于2025年10月18日-24日期间接受各界友好人士吊唁,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9点,校外人士需报备进校。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同时在中美科技交流与中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其生平及主要事迹的概述:

一、个人简介

出生与教育: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一说9月22日),幼年随父亲辗转厦门、北京等地求学。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获学士学位,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师从爱德华·泰勒268。

国籍与身份:1964年加入美国籍,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并恢复中国国籍,2017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6。

学术职位:曾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后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等职168。

二、主要科学成就

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颠覆了物理学界对对称性的传统认知,次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革命之一”136。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1954年与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奠定基础,被公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诺贝尔奖得主泰勒评价其“应第二次获诺奖”468。

统计力学与凝聚态物理

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研究新方向68。

在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及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8。

其他贡献 包括时间反演对称性研究、CP不守恒唯象框架等,影响深远8。

三、对中国科学与教育的贡献

推动中美科技交流 1971年作为首位访华的华裔科学家,打破中美学术隔绝,促成大批学者回国效力156。

捐资助学与科研建设

捐赠个人积蓄支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建设,并筹集2亿美元科研经费56。

设立“杨振宁奖学金”“求是科技基金会”等,资助青年学者16。

教育改革倡议 倡导创办中科大少年班、引进《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推动中国科普与高等教育改革16。

四、荣誉与社会影响

奖项荣誉:除诺贝尔奖外,还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爱因斯坦奖章、求是终身成就奖等数十项国际大奖168。

文化影响:202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纪录片《百年科学之路》记录其生平17。

国际评价:物理学家戴森称其“对称之王”,赛格瑞将其与费曼、朗道并列为“全才理论物理学家”46。

五、晚年与传承

杨振宁晚年定居清华园,致力于培养中国科研人才,并持续关注基础研究发展。他曾表示:“希望中国的青年科学家能超越我们这一代的成就。”356 杨振宁的科学生涯不仅重塑了现代物理学,更以赤子之心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腾飞,成为连接东西方科学文化的桥梁。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