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6日 23:22 1 admin

10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福克斯财经频道上的一番“气话”,迅速点燃全球舆论,他威胁称,如果中国不尽快撤销对稀土出口的限制,美国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包括“驱逐数十万中国留学生”。

一句“我们有的是简单粗暴的反制措施”,不仅暴露了情绪失控,更显现出美国在战略博弈中的焦虑与失衡,这场看似偶发的言论风波,其实是中美博弈格局中一枚不那么意外的火药桶。

“破防”表演

贝森特的这番激烈言论,其实并非孤立之举,就在福克斯财经频道的直播中,他面对主持人不断追问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时,突然话锋一转,把话题从稀土出口引导至“中国留学生可能被清退”。

他表示:“如果中方不撤销对稀土的新出口限制,我们有的是办法可以反制,比如重新审查中国学生的签证资格,”这番表态立刻引发舆论哗然。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表示,要考虑撤销与中国政府机构有“潜在联系”的学生签证,而这次贝森特的言论,相当于把模糊威胁落到了明面上。

这里的“稀土”与“留学生”,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却在中美当前的战略格局中,隐含着一种“你不给我资源,我就动你人”的冷战式对抗思维。

从数据来看,目前在美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约为27.7万人,虽然已明显低于2019年的高峰37万人,但依旧是美国国际教育领域的最大生源国。

这些学生每年为美国高校带来超300亿美元的收入,是不少大学赖以维持运营的“现金牛”,如此一来,贝森特的威胁更像是一种“自伤式赌博”,如果真将这几十万中国学生赶回国,最先感到疼痛的,将是美国自己。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更耐人寻味的是,总统特朗普在今年9月公开为中国留学生“说情”,他在一场竞选集会上表示:“不是每个中国学生都是间谍,他们中很多人对我们的经济和教育很重要。”

这与贝森特的强硬口吻形成鲜明对比,也突显出华盛顿内部在对华策略上的分裂与摇摆,这场“破防式”威胁之下,映射出的其实是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深层焦虑。

稀土的较量

稀土不是稀有金属,几乎所有尖端产业都绕不开稀土,而中国,恰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能力,美国虽然拥有开采点,如加州的芒廷帕斯矿,但由于缺乏精炼技术和产业链配套,始终无法实现自主闭环。

今年以来,中国逐步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尤其针对部分高纯度产品实施定向限制,外交部并未直接点名美国,但市场解读普遍认为,这些措施就是针对美方在芯片、科技领域持续围堵所作出的“精准反击”。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新华社在报道中指出,这一系列动作,是中国“有节奏的反制手段”之一,“不是一时情绪化反应,而是战略性回应”。

与此同时,中国还暂停了部分美国产农产品采购,并对进出中国港口的美籍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这些措施虽然没有引发美方立刻升级制裁,但却显著提升了对中国市场依赖较高的美企运营成本。

可以说,从农产品、技术到稀土资源,中国是在用一套系统化的方式去逼迫美国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美国虽然试图寻求替代方案,比如拉拢澳大利亚、印度等资源国共同打造“稀土联盟”,但现实远非理想。

多国企业更看重短期收益而非长远战略,与中国长期合作的基础设施与供应链也非一朝一夕可替代,正如一位欧洲外交官所言:“美国高喊去中国化,但大多数盟友并不愿意为此买单。”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这也解释了贝森特为何会在直播中突然“情绪化失控”,因为中国的软性反制,已经让美国意识到,传统的“制裁一击即中”的手段,正在失效,而新型博弈正悄然改写规则。

留学生的漩涡

贝森特的威胁之所以引发如此大范围关注,不仅因为其“冲击力”,更因为他所触及的,是中美关系最为脆弱却最具象征性的纽带,教育交流。

几十年来,中国留学生一直被视为中美之间的“文化桥梁”,他们不仅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注入了资金和活力,也在学术研究、产业创新方面发挥着实质性作用,然而如今,这座桥正逐渐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过去五年,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政策已经历多轮收紧,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签证限期”,到拜登政府延续的“背景审查”,再到如今贝森特的“公开威胁”,趋势愈发明显。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不少中国学生在赴美前已陷入签证焦虑,部分高校甚至开始考虑“多元化生源”以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能轻松割舍中国学生,一个现实是,当前27.7万中国留学生中,绝大多数集中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类学科。

这些专业不仅是美国高校的“盈利支柱”,更是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蓄水池”,如果关闭这扇门,损失的不只是学费,还有未来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与全球竞争力。

特朗普之所以在9月为中国学生发声,并非因其“亲中”,而是出于现实考量,他深知,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离不开全球最优秀的人才,而这其中,中国学生是一个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贝森特的威胁,反而让特朗普在“理性务实”的形象上意外加分,中国对此则表现出相对冷静,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称:“如果美方执意采取歧视性做法,中方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

这番话没有大声疾呼,也没有情绪宣泄,却明确传递了中方底线,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这场关于稀土与学生的“双线博弈”,其实是在提醒一个事实: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方能轻易“掀桌走人”,相互依存,固然是软肋,但也是筹码。

从贝森特那句“简单粗暴的反制措施”开始,到稀土出口的“精准管制”,再到留学生命运的“政治牺牲”,这场看似偶发的舆情事件,其实是中美两国在新型博弈格局下的一次真实交锋,表面上是语言风波,实质上是规则之争。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值得注意的是,贝森特在采访最后语气有所软化,直接暴露出他内心的犹豫,既想吓退对方,又怕伤到自己,而中国方面则显得更加有章法、有节奏,既不主动挑衅,也不轻易示弱。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稀土和留学生这两个看似无关的议题,正构成中美博弈的两端杠杆,一边是资源控制权,一边是人才流动权,两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实力”,却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美国曾试图用军事威慑和经济胁迫主导世界秩序,但这一套手法在面对中国的“链条式反制”时,显得越来越吃力,如今的博弈,不再是靠拳头争输赢,而是靠谁更能把握产业链、人才流、技术脉动的主动权。

美国财长破防了:中国再不卖稀土,我就把几十万留学生全赶回去!

贝森特喊话可以传遍社交媒体,但无法改变一个现实:美国要想真正保障自身利益,靠威胁留学生远远不够;而中国则在用一场场精准反击,提醒世界,规则,不光靠说,更靠行动去定义。

掀桌者终会发现,局不容易再摆起来,真正的势力,是能在相互依存中拿捏分寸、掌控节奏的那一方。

信息来源: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放话:“狠狠”吊销中国学生签证 2025-05-29 09:42·观察者网

美财长倒打一耙:中国想拉全球下水 2025-10-15 10:21·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