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放松就能练好太极拳?真正的松,是比用力更高级的控制!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04日 22:30 2 admin

练了五年太极,肩还是硬得像钢板,腰像绑了绳子,一抬手就喘,这算不算白练?

放松就能练好太极拳?真正的松,是比用力更高级的控制!

昨晚刷到一条视频,北京天坛公园,一位七十岁的老爷子推手,对方一米八的小伙子愣是推不动他半步。

放松就能练好太极拳?真正的松,是比用力更高级的控制!

弹幕全在问:这劲儿从哪来?

放松就能练好太极拳?真正的松,是比用力更高级的控制!

我盯着屏幕,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我可能根本不会“松”。

以前我以为松就是别使劲,胳膊软下来就算到位。

结果动作越做越散,膝盖疼,腰也僵。

教练总说我“端着”,我还以为夸我精神。

直到上周去朋友家,他让我搬一箱书,我弯腰那一下,腰直接卡住,疼得冒汗。

那一刻我才明白,身体骗不了人,它早就在抗议我的“假松”。

真正的松,不是瘫,是像猫一样,随时能弹出去。

老爷子视频里有个细节:他手腕一翻,小伙子重心就飘了。

那不是手劲,是整个身体像一张弓,脚底一蹬,力顺着腿、胯、腰、肩,最后从手指尖吐出去。

弓背松,弓弦紧,松的是关节缝,紧的是那股整劲儿。

我试了试,站那儿想象自己坐在高凳上,尾骨一沉,肩膀自己掉下去了,呼吸立马深了一截,原来松是让地心引力帮你干活。

再说个邪门的。

我同事阿芳,每天加班到十点,脸色蜡黄,练了半年太极,居然把黑眼圈练没了。

她不说别的,就一句:现在下班不累了。

我以为是玄学,后来查了资料,松下来的人,基础代谢真能降一截,身体从“高耗”切到“省电模式”,省下来的能量拿去修复,人自然不显老。

原来松不是偷懒,是最高级的节能。

可松错地方也完蛋。

我见过一哥们,打拳像面条,膝盖内扣,师父骂他“软成泥”,他还委屈:不是你让松的吗?

后来师父给他腰上系了根弹力带,让他蹲马步,说:“松胯不是掉胯,是像门轴,转得顺但不掉框。

”他蹲了三天,走路不晃了,膝盖也不响了。

这才懂,松是关节有缝,骨头还得对齐,像积木搭稳了,才能抽掉多余的力。

最坑的是“松=不动”。

我一开始慢动作练,越练越困,差点睡着。

师父拿手机拍我,回放一看,整个人像卡带的机器人。

他让我打快一点,说:“松是刹车片,不是熄火。

”我试着加快,肩一紧就提醒自己“井里打水”,肘一僵就想象“挂个秤砣”,动作居然顺了,手心还冒热气。

原来松是让速度穿过身体,不是把身体按暂停键。

怎么找松?

我自创了个笨办法。

每天睡前靠墙站,后脑勺、肩胛骨、屁股、小腿、脚跟五点贴墙,然后找哪点没贴上。

一贴就疼,疼就是僵。

我把痛点画小圈,第二天打拳专门松那一块,三天后,腰能贴墙了,睡觉不打呼噜了。

朋友笑我“站墙成仙”,我说墙不会骗人,它比教练还严格。

说到底,松是跟自己谈判。

今天肩硬,就跟肩聊:哥们儿,放我一马,明天给你热敷。

明天膝盖酸,就跟膝盖商量:再撑五分钟,晚上给你贴膏药。

身体听得懂,你越哄,它越配合。

我现在打拳,脑子里不背动作,就一句话:哪儿紧,哪儿松。

一松,手自己就出去了,像水找到缝,拦都拦不住。

昨晚又刷到老爷子视频,他收势时双手下按,肚子轻轻鼓一下,像按了个隐形弹簧。

我跟着学,一按,脚底涌泉穴麻了,像踩到电门。

那一刻突然懂了:松不是技巧,是身体在告诉你,它本来就会,只是你忘了。

别再问“怎么发力”了,先问问自己:今天,你松了没?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