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事情闹大了,全美各地火速“降半旗”,特朗普也没法改变,中国这句古话果然说的没错!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04日 07:51 1 cc

据报道,前不久,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南部,一所天主教会学校的晨间弥撒刚开始不久,枪声从教堂侧面窗户撕开安静。警方披露的流程很清楚:23岁的罗宾·韦斯特曼,学校旧生、无犯罪记录、合法购入步枪、霰弹枪和手枪,靠近教堂,隔着窗户对着长椅上的孩子扣动扳机,两名儿童当场遇难,17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孩子。嫌疑人随后在教堂后方停车场自尽。而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没问题:“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联邦调查局把案由定在“本土恐怖主义”和“仇恨犯罪”方向,社交平台上的“宣言”视频已经被删,动机仍在核查。白宫公告跟着下达,星条旗再一次降到半旗,全国执行到31日日落。镜头拉到华盛顿,白宫屋顶的旗子半垂,象征哀悼,也象征某种无奈。

事情闹大了,全美各地火速“降半旗”,特朗普也没法改变,中国这句古话果然说的没错!

场面眼熟得让人发冷。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的统计卡在屏幕上动也不动。城市不同,学校不同,悲剧的格式却都一样:枪响,直播,悼念,政客轮番出镜,法案吵到嗓子冒烟,国会门口转一圈,等舆论热度退潮,再把警戒线收回去,街角的蜡烛熄灭,下一次的悲剧已经在日历上等着了。

这起案件的信息并不复杂,却把美国公共安全治理的几个漏洞照了个底朝天。嫌疑人合法购枪、无前科、熟悉校园环境,这三点足以让任何事后安保“补作业”都显得笨拙。国土安全部早有研究数据,大约四分之三的校园枪手从家里拿到武器;公共卫生部门的数字更扎心,有460万儿童能接触到上膛且未上锁的枪。

枪与权利、身份和文化在美国的黏连,远远超出一纸法条能切割的范围。得州这样的宽松州,把“成年人的门槛”“携行限制”做到了全国最松;舆论把“持枪”与“自由人”的标签捆绑得密不透风,任何收紧的举动都会被利益团体打成“剥夺自由”。但文化可以尊重,安全要算账。

事情闹大了,全美各地火速“降半旗”,特朗普也没法改变,中国这句古话果然说的没错!

这次明州案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拿出来摆一摆。警方确认嫌疑人毕业于被袭学校,2017年离校,意味着对地形和日程安排足够熟悉;作案武器种类多样,购入渠道合法,说明“尽职调查”和背景审查未识别到危险信号;“宣言”视频被删,动机待查,这恰恰反映了美国执法部门在预警链条上的被动——当一个人没有前科,没有明显的暴力史,只需要合法身份和现金,他就能在制度的缝隙里凑齐一套灾难。

特朗普已经下令降半旗,联邦层面也在表态,为什么总是“只能祈祷”?联邦层面的控枪,必须跨越国会的门槛;国会的门槛,系在两党分裂和州权博弈上;州权背后,是一整套利益编织起来的政治生态。枪支利益集团不只是在卖枪,他们在卖政治保险:帮你赢选举,帮你塑造议程,帮你把控舆论。结果就是,每次大案发生,法案开场高调,落幕悄无声息,分裂原封不动,伤口周而复始。

事情闹大了,全美各地火速“降半旗”,特朗普也没法改变,中国这句古话果然说的没错!

特朗普的旗令和讲话,表达的是国家层面的哀悼,这种仪式意义,给社会提供了短暂的情绪容器,值得尊重。可他也“毫无办法”,倒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权力工具箱里确实没有现成的扳手。联邦可以做的是执法协同、情报共享、经费支持,但枪的销售、携行、存放,很多在州法和地方法的地盘里。加上选战周期内的利益纠缠,任何触碰“核心选民”的议案,都会被贴上政治代价的标签。舆论场最刺耳的反讽在这里:每当降半旗成为全国动作,控枪法案就变成地方谈判。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