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9月3日,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将迎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届时各国元首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致敬和平。这...
2025-08-13 1
中美博弈牵动全球神经,军力强弱自然成为焦点话题。在国际上也有着不少关于中美对战的假设,最终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只是没有想到,俄罗斯媒体在2023年2月9日的对比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俄媒表示,中美两军之间的差距明显,除了兵员其他都是劣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国真的如俄媒所预测的一样吗?
俄媒眼中解放军的“唯一亮点”,实则仅是庞大战争机器的一角。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将中美军事实力进行对比,其中中国的兵力达到了将近200万,超过了美国的140万。
可是现代陆军早已告别单纯依靠人海冲锋的时代,信息化程度和装备技术含量成为决定战场走向的核心。
被西方冠以“地表最强陆军”称号的中国陆军,其主战坦克部队的发展是观察陆上力量变迁的绝佳窗口。2018年,美媒就曾经中美俄三国的主战坦克进行了对比。
其中中国99式主战坦克及其深度改进型,装备有125毫米主炮,早期在远距离穿甲能力上确实面临挑战。
但技术进步从未停歇,新型钨合金穿甲弹,特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产贫铀穿甲弹研发成功,显著提升了其打击威力。
有分析认为,改进型弹药能在约1.4公里距离上对美军主力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正面装甲构成有效威胁。
更独特的是,99式系列具备从主炮发射反坦克导弹的能力,这为超视距精确打击提供了更多战术选择,是美军同级别坦克目前所不具备的。
战场感知与防护能力同样关键,99式改进型搭载的新一代红外追踪系统,其性能被认为优于俄罗斯T-90A的同类型装备,大幅提升了在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搜索与锁定效率。
防护方面,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构成了坚实的物理屏障。而其配备的激光预警接收机和高能激光压制系统,则代表了独特的软杀伤防御理念。
前者能在坦克被敌方激光瞄准时及时发出警报,后者则能主动干扰甚至致盲敌方光学观瞄和制导系统,堪称攻防兼备的电子盾牌。
在顶尖主战坦克行列中,99式展现了突出的公路机动性能,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优于M1的63公里和T-90A的53公里。
其超过450公里的最大行程,相比依赖高油耗燃气涡轮发动机、行程仅约360公里的M1A2,在战役机动范围和后勤补给压力上具备明显优势。
M1系列更大的吨位也意味着战略投送时需要更庞大的运输保障,成本更高。陆军的强大远非仅靠钢铁洪流,其信息化集成与全域联合作战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倍增器。
当陆上铁骑展现锋芒时,天空的角逐同样扣人心弦。
空中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现代战争的制空权归属,而隐身战机的规模与代际研发进度,则是衡量大国空中优势的核心指标。
中国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快速列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生产速度之快,被外界形容为“下饺子”般高效。
2021年,美国《空军杂志》以及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资深成员詹姆斯·因霍夫均发出明确警告,依据当时的生产和部署节奏,中国部署在前沿作战部队的五代机数量,很可能在2025年左右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这种大规模、高速度的装备更新,是国家战略意志与强大、高效国防工业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代际研发的竞赛同样激烈,它关乎未来数十年空战规则的制定权。
当美国的F-35项目仍面临诸多技术与管理挑战,其旨在确立下一代空中优势的NGAD六代机项目推进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之时,中国官方已多次透露其第六代战斗机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虽然具体性能参数和进度细节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但官方渠道的积极信号释放本身,已清晰传递出中国在航空最前沿技术领域加速突破的决心与自信。
战机产能的爆发和代际技术的突破,是国家整体科技与工业实力跃升的集中体现。这种强大的综合实力,同样在辽阔的海洋上,铸造着捍卫海疆的移动堡垒。
航空母舰是综合国力和远洋投送能力的象征,其战斗力的核心在于体系化的舰载机配置和持续稳定的建造保障能力。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在完成下水后历经一年多的密集海试,其核心作战体系,“航母五件套”正逐步走向成熟。
军事专家张军社阐释道,这套体系包括,隐形舰载战斗机、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固定翼舰载电子战飞机以及舰载反潜直升机。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这些关键机型大部分已研发成功或接近实用状态,五件套将率先在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福建舰上实现完整整合,且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不会太长。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舰载机部队正着力发展同时适应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的能力。
这种双模能力确保了未来多航母编队在实战中能够灵活、高效地调配舰载机,实现海上持续作战能力,大大提升了整体作战弹性。
支撑航母舰队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强大的造船能力,五角大楼的报告不得不承认一个令其忧心的事实,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舰队,其民用与军用船舶的总建造能力达到了美国的200倍以上。
这种巨大的工业能力鸿沟,在航母等大型、复杂主力战舰的建造效率和持续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中国稳步推进其航母工程计划时,美国海军最新锐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的服役日期却一再跳票,从最初计划的2024年推迟到2025年7月,最新消息显示已延至2027年3月。
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建造材料的短缺和持续的造船厂劳动力问题。
更棘手的是,其配备的先进电磁拦阻装置和先进武器升降机的技术故障,成为延续自首舰福特号的顽疾。
负责建造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也坦承,在建造肯尼迪号时,未能充分及时地吸取福特号在建造和测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
受此影响,美国航母数量在未来几年内将降至10艘,其维持全球存在的战略野心正日益受到现实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
数十年砥砺前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展现的是一部短板加速弥补,优势持续巩固的奋进历程。中美军事力量的对比,其本质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静态“谁强谁弱”的二元划分。
这是一场涵盖尖端科技研发、庞大工业制造能力、坚定战略意志和创新活力的综合性、长期性竞赛。
诚然,中国在部分尖端技术领域仍存在追赶空间,但其国防体系所展现出的整体性爆发力、技术转化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正在以一种深刻而稳健的方式,重塑着力量对比的天平。
未来战场的制胜关键,必将属于那些能够更快地融合创新成果、更高效地将体系化作战能力转化为实战优势的竞争者。而这一不断演进的动态平衡本身,恰恰是维护地区乃至全球和平与稳定的最有力基石。
美媒对比中美俄三大主战坦克 99式火力机动占优——来源:环球网
中美军力比拼——2023年2月9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年,中国前线部署的隐形战斗机数量将超美”——上观新闻
中国密集发布海军最新动态:福建舰入列进入“攻坚”时刻——环球网2025-08-04
相关文章
前言9月3日,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将迎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届时各国元首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致敬和平。这...
2025-08-13 1
肃顺:被命运轻轻弹指的人类似的故事,其实老百姓心里总绕不开几句,“这么年轻,手握大权,不怕命短吗?”、“做高官比过独木桥还险,到底是靠天还是靠人?”还...
2025-08-12 1
8月12日凌晨,几乎到了最后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才终于在一份重要文件上签下大名,宣布继续对华加征的24%关税暂停90天执行。距离原定的休战期正式结束,...
2025-08-12 2
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8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内蒙古额尔古纳“男子殴打妻子后发生性关系被告强奸”案于当天在额尔古纳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极目新闻记者...
2025-08-12 1
中美都已经点头,决定再度“休战”90天。与此同时,特朗普更是深夜喊话,要中国增购美国大豆。中美“休战”90天究竟怎么回事?特朗普为何要中国买大豆?众所...
2025-08-12 1
她曾是极具影响力的“国民主持人”王小丫。在央视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可是却因一纸诊断书,被“拉下神坛”,她在病床上写下了的留言,竟让众人潸然泪下。从凉...
2025-08-1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