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特朗普想参加中国胜利阅兵?普京也要来北京,日媒感到后背发凉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03日 12:41 1 cc

6月30日,日本共同社报道,中国计划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即将到来的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并提出在北京举行中美峰会,随后再由中方高层访问纽约联合国总部。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国际舆论场引发强烈关注。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认出席,若特朗普也成行,就意味着三位二战期间的同盟国元首,将齐聚 门城楼,共同纪念抗战胜利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特朗普想参加中国胜利阅兵?普京也要来北京,日媒感到后背发凉

今年阅兵纪念日定于9月3日(抗战胜利日),与往届相比,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成为世界格局变化的缩影。对于许多中国民众而言,这场阅兵展示的不仅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新质作战能力,也是一种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从装备亮相、受阅部队人数,到假期调整,每一则信息都牵动着广泛的关注。据公开资料,类似的大型阅兵在中国近几十年仅有数次,上一次大规模全天候胜利日阅兵还需追溯到2015年。

特朗普想参加中国胜利阅兵?普京也要来北京,日媒感到后背发凉

外界将视线转向来访外宾名单。事实上,美国方面与中国的高层互动,自2020年疫情暴发后已经鲜有面对面交流。此次中国主动敞开大门、谋求“成功的中美峰会”,其外交分量和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被日本媒体解读为“对日本的外交挑战”,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二战以及远东秩序,总让日本难以轻松自处。回顾历史,1945年发表的《波茨坦公告》中,美中英明确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此后苏联跟进签字,四国构建了二战后亚洲新秩序。如今中、美、俄三国元首共同现身中国,甚至可能就相关历史问题发布声音,无疑是在当下格局下对历史责任的又一次集体呼应。

特朗普想参加中国胜利阅兵?普京也要来北京,日媒感到后背发凉

日本近年来对待二战历史的态度依然饱受外界质疑。以往每逢重大纪念场合,日本国内总有保守势力试图淡化侵略历史,导致与邻国摩擦不断。2024年,安倍晋三以来的右翼政策延续,并未根本修正对于历史问题的表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归属争议、中美贸易磋商,以及中日关系日渐复杂的背景下,日本处于多重博弈压力之中。俄日因岛屿主权矛盾悬而未决;美日在贸易、科技等领域出现裂痕;中日间贸易额虽大体平稳,但涉“敏感技术转让”等议题仍存波折,而日本在一些关键谈判场合倾向于跟随美国步伐,令中日关系波动频发。

特朗普想参加中国胜利阅兵?普京也要来北京,日媒感到后背发凉

此番消息引发日本媒体罕见用词,比如“外交挑战”等说法,凸显其忧虑背后的深层原因。假如9月的北京阅兵成为中美俄三国元首的“同框”,加上已确认的欧亚等多国嘉宾出席,这种罕见阵容无疑会让日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每逢如此历史契机,如若三国进一步推动发表新的历史共识甚至联合声明,对日本近年来增强自主军事姿态和右翼话术,势必形成极具分量的反制力量。

实际上,无论哪一方都清楚,二战的历史无法回避,各国对战后秩序的表态和合作,远比表面上的礼节走访更加重要。如果此次中美俄三国首脑的会晤成真,对中美紧张局势释放缓和信号,对全球地缘安全、区域贸易谈判亦会产生积极影响。更现实的讨论,是这些互动如何转化为建设性的交流成果,帮助各国管控分歧、稳定经济和区域环境。

特朗普想参加中国胜利阅兵?普京也要来北京,日媒感到后背发凉

这场即将到来的阅兵,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成了一块观察国际格局微妙变化的窗口。不仅国内民众期待盛况,国际社会也将目光聚焦于——传统大国间,能否在纪念历史、展望未来中实现真正的对话。对于普通关心国际形势的人来说,这样的大会,不只是“谁来谁不来”的简单名单比拼,更是世界力量重组、和平诉求与警醒的交织现场。这些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也为今后的全球互动提供更多启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