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抖音热门 2025年05月12日 12:50 1 admin

2002年,瓦良格号横跨地中海、穿越黑海,拖进大连港那天,大连造船厂一群工程技术人员登舰检查,站在甲板上,谁也没说话。

不是看不懂,而是看得太明白。摸一把钢板,冷得直透掌心,手还没离开,心里就忍不住叹气:这么好的钢材,可惜我们自己造不出来。

没人笑,反而是有点红了眼圈:锈蚀了十年,苏联的钢板却没塌一块角。那一刻,全场中国技术人员都知道了自己落后在哪儿——落在钢里,落在骨头上。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钢板不吭声,戳破了我们的老底

瓦良格号是1988年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建的苏联航母,舷号“Varyag”。1992年苏联解体,停工时完工率为61%。

2002年,它以“改建酒店”为由途经黑海、经多国斡旋进入中国,被拖入大连港。表面锈迹斑斑,内部设备拆光,甲板变形严重,但一登船,中国人就服了。

甲板、龙骨、腹板、球鼻艏全部使用对称球扁钢。这是一种不常见的高性能船用钢材,头部圆球、腹部扁平,是舰体龙骨结构的“骨髓”。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一查标准才知道,这玩意儿全球就美国、苏联能做。苏联工程师不仅做,还能大规模造。钢板接口误差控制在±1mm以内,锈蚀十年后,结构依旧完整无裂纹。

即便是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也不得不承认苏联的强大。鞍钢派员到场对用钢进行检测,得出四个结论:

一,屈服强度超过690兆帕;二,表面耐盐雾腐蚀试验360小时未见疲劳纹;三,冲击韧性极高,负20度环境下可保持柔韧性;四,全部合金成分均匀,无杂质集中。

当时中国海军造的最大军舰是052型驱逐舰。吨位比航母小六倍,用钢标准也没法比。瓦良格号这一测,彻底暴露了中国船用钢材的差距。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真正打脸的不是设备,是对称球扁钢,国内没有一家钢厂做过。进口?没可能。有能力制造这种军用特种钢的国家根本不会卖给我国,我们也不愿意被人在关键地方卡脖子。

2008年,鞍钢军工所接受任务,限期一年半造出符合瓦良格结构要求的球扁钢。带头人是研究舰用钢24年的周丹,她一看钢型,头就大了。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问题一大摞:现场试轧,结果十小时只出三根,根根尺寸还不对;没有专用轧机,没有热处理架,最后干脆用手工固定钢材防止变形,一炉一炉烧,寸寸调温。

一年半后,200吨钢材交付,令人惊讶的是全部合格。而这个产量,美、俄用三年,中国用十八个月赶上。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至此,中国航母钢研制起步,基础工业完成了“零到一”的跨越。问题解决了一个,但另一个更硬的骨头,还在甲板上等着啃。

甲板不是地面,是炸点,起飞点,断裂点

2009年,瓦良格改装进入实质阶段,舷号“16”,命名“辽宁舰”。辽宁舰能不能开出去,是一回事,能不能自己建,是另一回事。要想建,首先得解决甲板钢的问题。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甲板是航母最关键的部位,没有之一。舰载机起飞重量几十吨,着舰时冲击力达500兆焦,接着是反复摩擦、反复高温灼烧、重复震动。

材料得抗冲击、耐高温、防腐蚀,还不能变形开裂。苏联用的是高强度镍铬钼合金钢,中国此前从未生产过该种钢。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接下来不出所料,又是艰难的自研之旅:2011年,鞍钢接下国产航母钢研发任务,目标是两年内交付全部甲板、飞行区、阻拦索部位所需材料。

首先,生产线从无到有搭起来。鞍钢采用中频感应炉、超精轧系统、分区控温,所有流程不允许用国外设备。

每轧一次,成本百万,全线试轧1000多次,钱在哗哗地烧,但成功率最初不到3%。材料专家说:“不能用参考数据,因为没有任何先例,全是靠撞出来的工艺曲线。”

2013年4月,QH690型甲板钢通过军方验收:抗拉强度745兆帕,屈服强度690兆帕,冲击疲劳循环2万次无裂纹,能抗舰载机全天候起降冲击,合格!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从接到任务到确定成果,所用的时间不到两年。这下,我们也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特种钢了,不需要再看着苏联的遗产流口水了。

这一年,中国国产航母主体开建,舷号“17”。同年8月,鞍钢交付航母用钢70%,涵盖甲板、主龙骨、阻拦系统关键部位,正式完成“国产替代”,这70%,不是配角,是脊梁。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辽宁舰从修复,到山东舰自造,中国航母钢材完成了从“能用”到“耐用”的一次跃升。但工业战斗还没完,下一关是飓风,是极寒,是实战级别的耐打测试。

钢板抗飓风,舰体不再抖

2015年,中央军委明确国产航母下一阶段指标:“舰体须能抵抗15级飓风航行稳定,材料在零下60度冲击强度不低于650兆帕。”

这个指标,比苏联还狠一截。材料科学家给出一句话总结:这次打的不是强度,是工艺极限。15级飓风的风压超过1500帕,航母主甲板是迎风面。

压力下材料若微裂,舰体就可能断裂。中国决定研发新型材料——QH720D钢,主打“高强高韧超细晶”。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专家的思路是控制晶粒细度、碳化物沉淀、微观结构分层,同时改进热处理段控冷技术。在实验阶段,微观晶体控制精准至2级,误差小于0.5μm。控温精度到±3℃。

技术负责人说:“这次我们不是仿苏联,是拉世界平均线往上提。”2016年底,QH720D通过全部实战测试:抗拉强度770兆帕,负50度下无断裂纹,飓风级航行8小时无疲劳衰减。

2017年,山东舰顺利下水,成为全球首艘使用QH720D高强甲板钢的航母。至此,中国不仅完成了“能建航母”,还达到了“建得硬、用得稳”的工业标准。

回看这十年:2008年,球扁钢是难题;2013年,甲板钢是突破;2016年,飓风钢成标配。每一块钢板背后,是一套系统的追赶和一代工程师的通宵达旦。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有人说,瓦良格是捡来的。但没人再说,今天的中国航母,是拼凑的。那一把摸在锈钢板上的手,摸出了中国人追赶世界工业的全部心酸和骄傲。

瓦良格号给了中国多大震撼?中国在场专家: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参考资料:

国产航母建造背后的秘密:仅用1年就研发航母钢材.新浪军事.2020-02-07

历经周折 从瓦良格号到中国首艘航母诞生始末.人民网.2012-11-23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