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人民日报敲钟声,高市早苗开始付出代价,俄也下场了,日本遭夹击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6日 05:23 1 admin

北京与莫斯科先后“亮剑”,把压力直接送到东京家门口。倘若日本仍执意插手台海,那股账单将不止军费,连天然气、电价和汇率都会一起飙升——这是它当下最经不起折腾的领域。

高市早苗为什么要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原因出奇地朴素:自民党支持率连续下滑,她必须用更尖锐的言辞把最忠诚的右翼铁粉拉回来。刺激中国,获得舆论反弹,再包装成“捍卫国家尊严”,这套打法几十年来屡试不爽。

问题在于,今时不同往日。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后,用了“迎头痛击”四个字,这是外交语汇里的重锤,不是喊口号,而是对实战触发线的正式标注。只要自卫队踏出那一步,东海、钓鱼岛乃至本州西海岸都有可能出现在火控雷达里。

军事实力并非摆设:东部战区海空兵力常态巡航,自航母编队起飞到锁定目标不过数小时;东风系列导弹覆盖全境,几乎不给防御系统回旋空间。对岸的日本海自虽然装备先进,却受限于狭长补给线,一旦能源进口受阻,舰机能动多久是问号。

外交层面同样不客气。孙卫东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再次递交抗议。那句“勿谓言之不预”在中国语境里往往是行动前的最后警示,上一次还是对印度洞朗对峙。日本外务省当然听得懂,它却很难在国内解释为什么非要把台海当作自家后院。


人民日报敲钟声,高市早苗开始付出代价,俄也下场了,日本遭夹击

紧接着登场的是俄罗斯。绍伊古罕见亲自点名高市“历史修正主义”,并宣布对30名日本政要及学者实施无限期入境禁令。俄远东军区随即举行环千岛群岛演练,导弹艇与反潜机同时拉到北太平洋,信号直白:北方领土议题谁也别想蒙混过关。

经济账更扎心。2023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超3500亿美元,中国对日本顺差扩大的也掌握着核心零部件和消费市场两道阀门。俄方则供应日本约9%的液化天然气、12%的煤炭。一旦两国在贸易与能源上同步收紧,东京电价可不是涨几分钱的事,而是整个制造业的现金流。

食品安全同样是软肋。日本大米自给率勉强维持在100%,但饲料大豆、玉米八成依赖进口。只要海运线在南海或北极航道被卡,畜牧业首当其冲。2011年大地震后,日本尝试重启核电来对冲能源危机,却被国内反核情绪拉住刹车,如今燃气机组开得越多,对俄进口就越难割舍。

日本当然指望美日同盟。可乌克兰战事已让华盛顿疲于奔命,美军印太司令部口头支持多、硬资源少。宙斯盾舰要兼顾黑海与波斯湾,轮到西太平洋,节奏免不了延迟。若真出现多线冲突,美国可能给情报、给制裁,但把航母常态扎死在东海,国会拨款就得吵上半年。

再说航运。日本每年约八成原油经由马六甲和南海通道。倘若中俄不动枪,只在关键海域例行军演,保险费率就会让油轮望而却步。别小看0。5个百分点的保费上调,粗算下来,一年能让日本炼油企业多掏出近30亿美元,成本最终都会摊到消费者身上。

在这种四面受压的背景下,东京其实有选项:一是收回挑衅,把台海问题重新定义为“和平稳定共同利益”;二是加速自家能源、粮食结构调整,把命脉从进口转向科技创新;三是修理对俄关系,至少别把北方领土谈判和反俄制裁捆成死结。

可现实比剧本复杂。日元已经贬至30年低位,进口通胀将内需挤压得喘不过气。若还要为军事冒险买单,央行就得继续放水;但钱一多,债券收益率飙升,养老金资产又要缩水。选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再铁杆的民族主义,也架不住油价和菜价天天往上跳。

历史的指针提醒着东京:1941年珍珠港之前,日本同样以为能通过冒险取得战略主动,却换来战败与占领。八十年过去,财富和技术累积了,地理与资源缺口却没变。中国与俄罗斯这一次没等它“误判”,就先把未来的账本贴在脸上。

如果日本真想走出困局,最可行的路还是与邻为善。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经铺好摊子,东京加入后获益最大,硬要在地缘博弈里扮演马前卒,只会把辛苦建立的产业链拱手交给东南亚对手。历史不宽恕短视,市场更不会。

走到十字路口的日本,需要的不是更响亮的口号,而是一场集体深呼吸。想清楚:是把下一代的工资与和平押注在几句挑衅上,还是暂时放下执念,换取稳健发展的下一二十年?没人能替它做决定,但中俄已经清楚表态——底线在那里,别再试探。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