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3日 06:34 1 admin

2025年社交平台上,一张照片悄悄传开。

照片里的人穿深色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眼神沉得像潭水,又带着点冰场反光似的锐利。

她是叶小燕,香港滑冰联盟前主席,左手攥着的是“铁军”统帅叶挺的血脉,右手握着的是和平年代的冰场。

三天转发超10万次的评论区里,有人盯着照片嘀咕:“叶挺孙女怎么跑去冰场折腾?”

也有人放大看她的眼睛,叹口气:“这眼神,跟当年带着独立团打武昌的叶挺将军,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脚下的冰刀,怎么就接上了爷爷当年的枪杆子?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这得从1926年的汀泗桥说起。

那年北伐枪响,叶挺带着独立团从广东出发,战士们背着步枪、手榴弹,

白天顶着烈日行军,晚上打草鞋补军装,连伙夫挑着的铁锅都刻着“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支部队还没上战场,纪律就先立成了标杆。

武昌城头攻坚战,他在前沿阵地蹲了三天三夜,望远镜里数着敌军火力点,传令兵跑断腿,他只重复一句话:“哪个连后退,连长提头来见。”

最终独立团率先破城,四军从此得了“铁军”的名号,老百姓挤在城墙边看,说这群兵“枪响时往前冲,枪响停了还在擦枪”。

抗战爆发后他出任新四军军长,部队刚到皖南,他就让军需官把仓库打开,把缴获的粮食分给饥民,自己和战士们一起喝稀粥。

有新兵偷摘老乡两个橘子,他知道后让全营集合,当众让那兵背着橘子去道歉,还罚自己陪站两小时,说“铁军的纪律,军长也不能破”。

1941年皖南事变,他为保战士谈判被扣,五年囚牢里,特务劝降的纸递到面前,他提笔写《囚歌》,墨迹透过纸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字里全是枪杆子没磨掉的硬气。

1946年获释那天,他第一件事就是找党组织,说“我早就认定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可谁也没想到,四十天后飞机撞山,一代将星就这样栽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将军走了,但铁军的火种没灭。

叶挺次子叶正明攥着父亲留下的那支钢笔,18岁就去了苏联,进茹科夫斯基航空学院学飞机设计,课本里夹着父亲写的“志在冲天”四个字。

回国时正赶上国家搞导弹,他二话不说扎进戈壁滩,土坯房里支张木板当桌子,画导弹总体设计图,铅笔芯磨断了就用牙咬,煤油灯熏得眼圈发黑,同事说他“图纸比命还金贵”。

他带着团队搞武器系统研发,从弹头气动布局到发动机试车,每个数据都要亲手复核,有次为测弹体强度,在戈壁里蹲了四十天,风沙刮得脸脱皮,硬是把误差压到0.1毫米内。

大哥叶正大搞飞机制造,三弟叶正光、四弟叶剑眉也都扎进航空航天,办公室的台灯常常亮到后半夜,没人知道他们是叶挺的儿子,只知道这几个年轻人“干活不要命”。

他在实验室里总说“实干才能兴邦”,这话后来成了家里的家训,也刻进了女儿叶小燕的骨子里。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叶小燕1968年左右出生在北京,打小是泡在战史故事里长大的。

父亲叶正明的实验室比家里客厅还亲,她趴在绘图板旁看父亲画导弹图纸,铅笔头削得比刺刀还尖,红蓝铅笔在坐标纸上画得密密麻麻,连橡皮屑都要归置到指定角落。

父亲从不讲大道理,却用圆规画的直线、计算尺量的数据给她上“规矩课”:“图纸差一毫米,导弹就可能打偏十公里。”

家里的规矩比实验室的操作规程还严,吃饭不许吧唧嘴,走路要挺直腰杆,说过的话就得兑现。

有次她跟小伙伴吹牛说能赢跳绳比赛,结果输了回家哭,叶正明蹲下来看着她眼睛说:“铁军的后代,要么别说,说了就得做到。”

这句话像钉子,钉进了她心里。

后来她不管做什么事,总记得父亲那句话,也总记得爷爷故事里那些扛着枪往前冲的身影。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叶小燕自己也没想到会跟冰场打上交道。

女儿叶丹丹小时候被冰鞋上的亮片吸引,她这个当妈的就从陪练做起,冰场边的塑料椅子一坐就是三年,看女儿摔了爬、爬了摔,想起父亲说的“图纸差一毫米都不行”,她就蹲在场边给孩子纠正动作:“膝盖再弯点,腿伸直,这不是玩,是打仗。”

1993年举家搬到香港,她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照旧泡冰场,有教练说“孩子没天赋”,她第二天就把训练时间加了一倍。

2003年香港滑冰联盟换届,没人愿意接这个没经费、没场地的烂摊子,她想起爷爷带着独立团啃硬骨头的样子,当场举手:“我来。”

上任第一天就把办公室翻了个底朝天,账本上的糊涂账一笔笔算清楚,赞助合同条款逐条抠,有老员工嘀咕“太较真”,她把叶挺将军手书的“纪律”二字贴在墙上:“铁军的队伍,没含糊的规矩。”

她跑去跟商场谈合作,把九龙湾冰场的闲置时间盘活,又顶着压力引入国际标准训练营,请外教来授课,学员动作不标准就一遍遍练,有人哭着说太累,她扔过去一双冰鞋:“我爷爷当年在汀泗桥,三天三夜没合眼,这叫累?”

2005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在香港举办,两百多个选手的食宿、赛程、安保,她带着团队熬了四十多个通宵,开幕式那天她站在场地边,看国旗升起,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摸着手稿说的“要做有用的事”。

2007年亚冬会短道速滑团体赛,队员最后一棒被对手撞出赛道,她在场边没喊没叫,等队员爬起来继续滑,最后拿了铜牌,

颁奖时她跟孩子们说:“你们爷爷的爷爷当年打仗,子弹打穿胳膊还往前冲,这点挫折算什么。”

她在九龙湾冰场办本地比赛,拉不到赞助就自己掏腰包先垫上,有人说她傻,她指着冰场墙上叶挺将军的照片:“我爷爷那代人拿命换天下,我花点钱算什么。”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叶丹丹打小跟着母亲泡冰场,冰刀磨得比课本还薄,摔了爬起来继续滑,膝盖上的淤青没消过,教练说她“倔得像头小牛”。

2005年亚洲锦标赛决赛,她最后一个三周半跳落地时晃了晃,硬是咬着牙站稳,拿了铜牌,下台就扑进叶小燕怀里哭,叶小燕拍着她背说“这才是铁军的种”。

叶小燕自己也没闲着,惠州叶挺纪念馆新馆开幕那天,她穿着布鞋在展厅走了一整天,指着玻璃柜里爷爷用过的望远镜跟志愿者讲“当年打汀泗桥,他就用这个数敌军火力点”;

保定军校纪念馆请她题词,她写了“实干兴邦”,跟父亲实验室墙上的字一模一样。

她还在香港办过“铁军精神”讲座,带学生看爷爷的纪录片,说“这些不是老古董,是教你们怎么把事做成”。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从叶挺在汀泗桥蹲三天三夜数敌军火力点,传令兵跑断腿只重复“后退提头来见”,到叶正明在戈壁滩啃冷馒头画导弹图纸。

铅笔芯磨断了用牙咬,再到叶小燕在冰场边蹲到膝盖发麻纠正动作,学员摔了她递冰鞋:“起来,这不是玩,是打仗”——三代人没说过一句“传承”,却把“铁军”的魂刻进了骨子里。

叶挺当年带着独立团打武昌,战士们背着刻字铁锅行军;

叶正明搞导弹研发,三年不回家,图纸堆得比人高;

叶小燕办亚洲赛,拉不到赞助就自己垫钱,赞助商嫌麻烦她拍桌子:“我爷爷当年打硬仗,没说过‘麻烦’二字”。

如今九龙湾冰场的孩子还在传她的话:“冰刀要磨利,纪律要绷紧,铁军的兵,脚下不能软”。

阳光照在冰面上,孩子们滑行的身影里,爷爷的枪杆子、父亲的铅笔头、自己的冰刀,原来都在干同一件事:说了就做,做就做好。

这大概就是红色基因的模样——不在纪念馆的展柜里,在日复一日的较真里,在摔了又爬起来的冰场上。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