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港老电影里的那些黑帮大哥,总有那么几个脸熟得让人过目不忘,尤其是那个叫大傻的角色,凶巴巴的样子,谁看了不觉得心惊。可现实里,这位演员成奎安本人,...
2025-10-12 0
1935年8月,红军刚翻过雪山,又陷入草地绝境。
粮食早已见底,树皮、野菜成了主食。天冷、地陷、水深,一步一命。
人困马乏,成百上千的红军战士倒在草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
背后,国民党追兵咬得紧;前方,甘肃军阀堵死通路。红军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北上。
就在绝境之时,奇迹发生了,有人为红军提供了20万斤粮食。
这个人是谁?他为何要帮助红军?
1935年9月中旬,陕甘支队刚刚脱离草地,却又陷入生死险境。
这一支由中央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来的部队,在连日暴雨、沼泽与饥饿的折磨下,已坚持了七天七夜。
人困马乏,弹尽粮绝,许多战士靠嚼树皮、啃牛皮带勉强支撑。脚下是泥泞不堪的草甸,前方却是国民党的三重封锁线。
蒋介石早就布好了天罗地网。
正面,是“西北王”胡宗南的大部队,正守在文县、武都至天水一线;中路,驻防在洮河沿岸的是军阀鲁大昌的部队,新编第十四师重兵把守临洮至岷县;而在左侧,是蒋介石钦点的洮岷路保安司令、卓尼土司杨积庆。
三路合围,似乎死局已成。
红军没有时间犹豫。指挥部摆出地图,分析出三条出路。
第一条,是正面强突胡宗南部。敌军兵力强、装备足,而己方已疲惫至极,一旦强攻,很可能全军覆没。
第二条,是绕行青海。此路敌人防守薄弱,但需穿越茫茫无人区。条件极度恶劣,粮草不继,风险极高。
第三条,是北上穿越腊子口。
经过多方权衡,陕甘支队决定孤注一掷,直插腊子口——打开北上抗日的最后通道。
可腊子口是哪里?
它位于甘南迭部县以东的腊子沟。这个地名听起来不起眼,实则险关要塞。峡谷南北走向,长约三百米,最窄处不足八米,两侧是五百米高的绝壁,峭如刀削。
中间一座横跨白龙江的木桥,是唯一通道,堪称“一桥锁喉”。
任何一个这里的守军,只要把守桥头,就能将整支军队堵在山外。
红军别无选择。必须过腊子口,才能北上与陕北根据地会合,才能把抗战大旗插到更广阔的西北。
毛主席下令:两天之内,必须拿下腊子口!
蒋介石也几乎在同时得知红军的动向。他立刻打出三道电报:
命令鲁大昌死守正面;
命令杨积庆彻底封锁腊子口,实行“坚壁清野”;
命令胡宗南迅速北援,夹击红军侧翼。
三路夹击,一旦合围成功,红军就将陷入绝境,彻底断送。
可是,蒋介石再精明,也没想到,会在关键时刻,栽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上。
红军这次能冲破腊子口,背后,正是这个人出手相助——他不仅默许红军通过,还悄悄放粮让路,为红军赢得了时间,打下了战术基础,也为毛泽东拿下腊子口的决策,赢得了生机。
他是谁?为何要帮助红军?他有什么背景?为何敢违抗蒋介石的命令?
1935年9月,蒋介石焦头烂额。他调集胡宗南、鲁大昌、杨积庆三路兵马,意图一举围歼刚从草地走出的陕甘支队。
纸面上看,红军腹背受敌,进退无门。腊子口,是唯一的出路。
蒋的计划,是让杨积庆率藏兵死守腊子口南线,堵死这条生命通道。
杨积庆年轻时的照片
可没想到,关键时刻破坏了他的计划的人,就是杨积庆。
杨积庆,是卓尼第十九代土司,也是国民党政府任命的“洮岷路保安司令”。这个职位不小,权力范围更大。
他手中掌握着卓尼、迭部、舟曲一带的军事与行政大权,辖区面积超过两万平方公里,人口逾十万,兵力两千,划为三个团,驻扎在各地旗寨,调度由土司一言决断。
按理说,这样一位受命于南京、手握重兵的土司理应听命出兵。
但他偏偏不动。
蒋介石亲自电令,朱绍良、胡宗南多次催促,都劝不动他。
为什么?因为他看得太清楚了。
杨积庆虽然从未离开甘肃一步,但每天读报,关心时局。他在上海、天津设有商行,与汉地士绅有长期往来。
他自幼读汉书,受汉文化浸染;爱摄影,会装电机,曾在卓尼亲自装设500瓦发电机,是当时甘南少有的“现代人物”。
他对国民党那些对藏区的压榨手段早就心生反感,对红军倒有几分敬意。
所以,红军进入藏区,他不仅不封锁道路,还暗中给予默许。
红军进入迭部旺藏乡,沿麻牙寺进入然尕沟,再到崔古仓。
粮草匮乏之际,他们发现当地有个储藏二十万斤陈粮的小仓库,而这个仓库却根本没有上锁。
红军组织开仓,严格登记——领了多少粮,哪个部队拿的,全写在粮仓门板上,还留下了少量银元作补偿。
这件事在红军内部传为佳话,也让后来人读之动容。
而杨积庆,根本就没有追究。
因为他之前早已下令:不得干扰红军行动。这番“不问、不扰、不阻”,实则是为红军默默让出了一条命脉。
9月17日,吃饱了粮的红军战士一鼓作气,攻破腊子口。
那是一场硬仗。谷口仅八米宽,两侧峭壁五百米高,中间一座木桥为唯一通道。敌军居高临下,红军强攻之势几近绝命。
最终,红军付出代价,但胜利突围,穿出天险。
从此,红军脱离包围圈,一路北上,强攻鲁大昌城防,五万公斤粮食尽收,总共二十多万斤粮再次补充部队体能。
战士人均分得十五公斤口粮。而在长征初期,这样的数字根本无法想象:红一军团最多每人三公斤,红三军团更少,仅得二公斤。
腊子口这一战,被写进红军战史。敌明我暗,以少胜多。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蒋介石的围歼计划,彻底粉碎了“红军必亡于甘南”的迷梦。
腊子口通了,北线打开了。全局随之转动。
可以说这一战能打通,不能不提杨积庆。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36年8月20日,临潭县新城,一封深夜送来的密信,让红四方面军前线指挥部格外关注。
来信人不是别人,正是驻扎在甘南卓尼的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
此时,红四方面军32军12师刚刚抵达新城,补给紧张,敌情未明。就在这关键时刻,杨积庆秘密派人前来递信,并随信送来两匹马、七只羊。
信中没有客套话,意思却很明确:不参战,不添乱,愿与红军互不侵犯。
换句话说,杨土司决定再次让红军通过。
这背后,其实又是一次高风险的抉择。
要知道,当时临潭的反动武装已联合马步芳第一骑兵师,对红军展开围攻,并多次点名要求杨积庆出兵助战。
命令下得急,催得紧。他却始终找借口推诿,拖了一天又一天,最终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红军在他的辖区内,没有打过一场仗。
但危险并未结束。
红军主力北上后,鲁大昌开始疯狂“清乡”,在腊子口、桑坝、洛大等地大肆搜捕掉队红军,沿路屠杀。然而在杨积庆的辖区内,没有一名落单红军被迫害。
不仅如此,杨积庆还默默地收留了这些人。
他指示部属将部分失散战士集中起来,有的被安置在崔古仓维修粮仓,有的被安排在沟谷间淘金,还有一部分被直接送到当地藏民家中,收作养子、养女。
一些红军战士和藏族青年结为夫妻,留下了后代。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光是在迭部一地,还有十几位当年的红军健在。
他们能活下来,并留下来,靠的不只是运气,杨积庆同样在背后默默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他先后两次开仓供粮,两年总计三十余万斤;他坚持不出兵、不设防、不通风报信;他对流落战士予以收容,从未上报。
他默不作声,却救下了无数人。
也正是在他辖区内,红军完成了数次关键转折。
1935年,中央红军北上,在腊子口成功突围后进入哈达铺,召开哈达铺会议;1936年红四方面军南下北返,俄界会议同样发生在杨土司地界。
毛主席那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于哈达铺,正是红军走出卓尼辖区、脱险之后的喜悦。
但令人心痛的是,红军两次通过甘南藏区后,鲁大昌不敢背锅,便将全部责任推给杨积庆,指控他“私通红军”“开仓放粮”,并向蒋介石上书弹劾。
而此时气急败坏的蒋介石,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1937年8月25日,卓尼博峪,杨积庆和其家属被叛变的部属围捕。当日,他本人连同家属7人惨遭杀害,年仅48岁。
这一切,来得极其突然,过程却极其残酷。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慰问团抵达甘南,带来了周总理的感谢信,还有彩缎、金笔、丝像作为礼物。
党和人民,终于以最庄重的方式,承认了他的贡献。
199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烈士。
在卓尼县修建烈士陵园,为他立碑传名。
为长征红军让道放粮的卓尼土司杨积庆 何广华;何依凌
卓尼土司杨积庆 澎湃新闻
【甘南党史回眸】深明大义的红色土司—杨土司援助红军过甘南 甘南发布
相关文章
说起香港老电影里的那些黑帮大哥,总有那么几个脸熟得让人过目不忘,尤其是那个叫大傻的角色,凶巴巴的样子,谁看了不觉得心惊。可现实里,这位演员成奎安本人,...
2025-10-12 0
特朗普政府近日突然对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航司在48小时内作出回应,禁止其在中美航线中飞越俄罗斯领空,否则相关措施将于11月正式生效。这一举动...
2025-10-12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乐免费房间开挂下载教程,以及微乐免费房间可以开挂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怎么才能在微信上开挂...
2025-10-12 0
文丨编辑 万史浮华提起《山歌好比春江水》,谁不是张嘴就能唱上两句,但若问起这首歌原唱谁,又能想起她的名字?斯琴格日乐,一个悲催的女人,连上5次春晚前途...
2025-10-12 1
特朗普对中国航司发出威胁,为什么说他这样做没有道理?他的威胁背后还掩藏着哪些目的呢?近日,特朗普对华发出威胁,“禁止中国航司在执飞往返美国的航班时飞越...
2025-10-12 1
在中方一系列有力反制举措的冲击下,特朗普似乎陷入了某种情绪的漩涡,显得有些急躁且失去理智。此前,他洋洋洒洒地发表了一篇千字长文,字里行间满是愤怒与宣示...
2025-10-12 0
距离国民党主席投票只剩一周。郝龙斌与云林张家不演了,明目张胆的进行“勾连”。整个台湾政坛突然被一场70桌的宴席搅翻了天。一场70桌的宴席,炸出国民党的...
2025-10-12 0
说起傅冬菊这个人,她在北平解放那段关键时候确实出了不少力,作为傅作义的大女儿,她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就投入到劝说父亲的工作中去了。那时候平津战役正打...
2025-10-1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