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78年我下乡,借宿大队长家,半夜他闺女摸进我被窝:我身上冷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09日 14:41 1 cc

那趟绿皮火车,像一条疲惫的青蛇,在无尽的黄土高坡上爬了三天三夜。

78年我下乡,借宿大队长家,半夜他闺女摸进我被窝:我身上冷

我叫陈瑾,十八岁,从上海来。

车窗外的景色,从最初的新鲜,变成了让人绝望的单调。

一种颜色,黄色。

土是黄的,天是灰黄的,连路边光秃秃的树干,都蒙着一层黄土。

车厢里混杂着汗味、烟味、还有劣质茶叶泡了无数次的味道。

我缩在角落,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里面是我全部的家当,还有我爸偷偷塞给我的一包大白兔奶糖。

他说,到了那边,嘴里没味儿的时候,含一颗。

甜的。

能让人心里不那么苦。

1978年,我成了这片黄土地上的一名新知青。

接我们的是一辆拖拉机,开拖拉机的是个黑瘦的汉子,一路突突突地冒着黑烟,把我们拉到了一个叫“赵家坡”的村子。

村口,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背着手,表情严肃。

他就是大队长,李满江。

李满江的眼神像锥子,在我们这群蔫头耷脑的城里娃子身上扫了一圈。

“都听好了。”

他开口,声音沙哑,像被砂纸磨过。

“来了赵家坡,就是赵家坡的人。以前你们在城里是少爷小姐,到了这儿,都得给老子下地挣工分!”

“谁要是敢偷懒耍滑,别怪我李满江不客气!”

说完,他指了指我。

“你,叫陈瑾是吧?上海来的?”

我心里一紧,点了点头。

“你今晚,住我家。”

我愣住了。

其他知青被安排去了村里的知青点,一个破败的土坯院子。

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不敢问,只能跟在李满江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他家走。

大队长的家,是村里最好的房子。

青砖瓦房,三间正房,两间偏房,院子也用砖墙围着,比别家的土墙气派多了。

院子里,一个女人正在井边洗菜,应该是他婆娘。

一个半大小子,跟他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正拿着弹弓打树上的麻雀,一脸的桀骜不驯。

还有一个姑娘。

她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针线,正纳鞋底。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了头。

就是那一眼,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她的眼睛很亮,像藏着两颗星星。

在这片灰黄的世界里,那双眼睛黑白分明,干净得让人不敢直视。

她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里的光。

“吃饭!”

李满江的婆娘,张翠花,把一盆黑乎乎的东西端上桌。

是高粱面糊糊,里面飘着几片菜叶子。

还有一盘咸菜,黑乎A糊的。

主食是玉米面窝头,硬得能硌掉牙。

李满江自己面前放着一小碗白面条,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

他儿子,李铁柱,碗里也有一点肉臊子。

我和他婆娘,还有那个姑娘,碗里都是清汤寡水的糊糊。

这就是大队长家的晚饭。

我默默地啃着窝头,嘴里没味儿,心里更不是滋味。

“城里娃,吃不惯吧?”

李满江夹了一筷子咸菜,慢悠悠地问。

我赶紧摇头,“挺好的,叔。”

“那就多吃点。”

他指了指那盆糊糊,“这可是好东西,吃了长力气。明天,就跟着铁柱下地。”

李铁柱抬起眼皮,瞥了我一眼,嘴角撇了撇,没说话。

那个姑娘,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

她只是安安静静地吃饭,小口小口地,像一只猫。

我后来知道,她叫李春燕。

春天的燕子。

名字真好听。

吃完饭,张翠花收拾碗筷。

李满江把我领到西边的偏房。

“你今晚就睡这儿。”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土炕,一张破桌子。

炕上铺着一张芦苇席,一床被子,又薄又硬,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谢谢叔。”

“早点睡。”

李满江说完,转身就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对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发呆。

夜里,山风刮得窗户纸呼呼作响。

我躺在冰冷的土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想家,想我爸妈,想上海弄堂里那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了。

突然,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条缝。

我瞬间惊醒,汗毛都竖起来了。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径直走到我的炕边。

我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心跳得像打鼓。

是贼?

还是……

那个黑影,直接掀开了我的被子。

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混着少女的体香,钻进我的鼻子。

是她。

李春燕。

她钻进了我的被窝。

我整个人都僵住了,像一块石头。

黑暗中,我能感觉到她身体的轮廓,纤细,柔软,却冰冷得像一块铁。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她想干什么?

这是什么意思?

是她爹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意思?

这是一个圈套吗?

无数个念头在我脑子里炸开,我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

“你……”

我刚想开口,嘴唇就被一根冰凉的手指堵住了。

“别出声。”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颤抖,就在我耳边。

然后,她往我怀里缩了缩,整个人贴了上来。

我能感觉到她单薄的身体在瑟瑟发抖。

“我身上冷。”

她又说了一句,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冷?

这明明是夏天。

就算山里夜里凉,也不至于冷成这样。

我不是傻子。

我知道她说的“冷”,不是身上的冷。

是心里的冷。

可我该怎么办?

推开她?

万一她喊起来,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不推开她?

就这么抱着一个大队长的闺女睡一夜?

明天天亮了,我怎么面对这一家人?

我僵硬地躺着,一动不敢动。

她似乎也感觉到了我的紧张,身体绷得紧紧的。

我们就这样,像两根冻僵的木头,躺在一个被窝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我能听到她细微的呼吸声,还有她同样擂鼓般的心跳。

她也很害怕。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在我怀里,慢慢地,睡着了。

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而我,一夜无眠。

天快亮的时候,她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悄悄地爬起来,溜走了。

我躺在炕上,看着窗户纸一点点变白,心里乱成一团麻。

早饭的时候,气氛诡异到了极点。

李满江吧嗒吧嗒地抽着他的旱烟,眼皮都不抬一下。

张翠花给我盛糊糊的时候,手抖了一下,洒出来一点。

李铁柱看我的眼神,像要喷出火来。

只有李春燕,她低着头,脸藏在头发后面,看不清表情。

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可我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吃完饭,李铁柱把一把锄头扔到我脚下。

“走,下地!”

他的语气,充满了敌意。

我跟着他来到村东头的玉米地。

天刚亮,地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他们看我的眼神,都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有好奇,有探究,还有一丝……轻蔑。

李铁柱给我分了一垄地。

“把这些草,都给老子除了!”

说完,他就自顾自地干活去了,动作麻利,像一头牛。

我学着他的样子,挥起锄头。

可我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哪里干过这个。

锄头在我手里,又沉又笨。

没一会儿,我的手心就磨出了血泡,火辣辣地疼。

汗水顺着额头流下来,滴进眼睛里,又涩又疼。

腰也快断了。

李铁柱在不远处,时不时地朝我这边看一眼,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中午,李春燕来送饭。

她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是两个窝头,一壶水。

她把篮子放在地头,没有看我,转身就走了。

我一瘸一拐地走过去,拿起窝头,狼吞虎咽。

渴得嗓子冒烟,我拧开水壶,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

水是温的。

里面好像,还放了一点点糖。

一丝甜味,在我的舌尖上化开,一直甜到了心里。

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姑娘,到底想干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

白天,我在李铁柱的监视下,像牛一样在地里干活。

晚上,李春燕会像个幽灵一样,悄悄溜进我的房间。

她什么也不做,话也很少。

只是蜷缩在我身边,像一只寻求温暖的小兽。

“我冷。”

这是她每晚都会说的话。

我渐渐习惯了她的存在。

也渐渐地,不再那么害怕。

我们之间,有了一种奇怪的默契。

我不敢问她为什么,她也从不解释。

我们就像两个溺水的人,在黑暗中,紧紧抓住对方,汲取着彼此身上仅有的一点温度。

直到有一天,这种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煤油灯下给我爸妈写信。

我想告诉他们,我在这里一切都好,让他们不要担心。

可笔尖落在纸上,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我怎么好?

我好得了吗?

门,突然被一脚踹开。

李铁柱像一头愤怒的公牛,冲了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几个村里的年轻人。

“陈瑾!”

李铁柱的眼睛是红的,死死地盯着我。

“你个狗日的上海瘪三!你对我妹做了什么?!”

我心里一沉。

该来的,还是来了。

“我没做什么。”我站起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没做什么?”

李铁柱冷笑一声,一把抓住我的衣领,把我顶在墙上。

“我妹都跟我说了!你天天晚上让她去你屋里!”

“你他妈的还想抵赖?!”

他的力气很大,我被他掐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不是我让她来的……”

“还敢狡辩!”

李铁柱一拳打在我的肚子上。

我疼得蜷缩起来,像一只虾米。

他身后的几个人也围了上来,对我拳打脚踢。

我被打得头晕眼花,耳朵里嗡嗡作响。

我没有还手。

我知道,我还手,只会死得更惨。

“住手!”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是李春燕。

她冲了进来,张开双臂,挡在我面前。

“哥!不关他的事!是我自己要来的!”

李铁柱愣住了。

“春燕?你……你疯了?你护着这个外人?”

“我说不关他的事!”

李春燕的眼睛里,闪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

倔强,而又绝望。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李铁柱的声音都在发抖,“你知不知道,这要是传出去,你这辈子都毁了!”

“毁了就毁了!”

李春燕突然大喊起来,声音尖利。

“反正待在这个鬼地方,早晚也是毁了!我不想一辈子都对着这片黄土!我不想嫁给村东头的瘸子!我不想一辈子都这么冷!”

她哭了。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她苍白的脸颊滑落。

所有人都被她吼得愣住了。

包括李铁柱。

“你……你……”

李铁柱指着她,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就在这时,李满江和他婆娘也赶了过来。

李满江的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看都没看我一眼,只是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女儿。

“把她给我拉回去!”

他低吼道。

张翠花和李铁柱,一左一右,架着李春燕,把她拖了出去。

她没有反抗,只是回头,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复杂得让我心悸。

有不舍,有歉意,还有一丝……决绝。

屋子里,只剩下我和李满江。

他走到我面前,捡起地上我那封还没写完的信。

他看了看,然后把它撕得粉碎。

“陈知青。”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我们谈谈。”

我从地上爬起来,擦了擦嘴角的血。

“叔,你想谈什么?”

“两个选择。”

李满江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娶了春燕。以后,你就是我李满江的女婿。在这赵家坡,我保你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

我的心,猛地一沉。

“第二呢?”

“第二。”

李满江的眼神,突然变得像刀子一样锋利。

“你毁了我闺女的名声,这事儿要是捅出去,你猜猜,你会怎么样?”

“你会被打断腿,扔到后山喂狼。”

“或者,我把你送到公社,告你个流氓罪。七八年,十年,够你把牢底坐穿。”

我浑身发冷。

这才是真正的他。

那个在村口训话时,眼神像锥子一样的大队长。

他不是在跟我商量。

他是在逼我。

“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

李满江说完,转身走了。

留给我一个冰冷而又坚硬的背影。

我瘫坐在地上,浑身都在疼。

但比身体更疼的,是我的心。

这是一个死局。

娶李春燕?

那我这辈子,就真的被困死在这片黄土地上了。

我的大学梦,我的未来,我的人生,就全都毁了。

不娶她?

我可能连明天的太阳都见不到。

接下来的两天,我被关在屋子里,哪儿也不许去。

饭,会有人从门缝里塞进来。

我像一个囚犯。

我见不到李春燕。

也见不到李家的任何一个人。

整个院子,死一般的寂静。

我开始发烧。

浑身忽冷忽热,头疼得像要炸开。

我躺在冰冷的土炕上,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

我仿佛又回到了那趟绿皮火车上。

车窗外,是无尽的黄色。

我好像看到了我爸妈,他们站在站台上,冲我挥手,让我快点回家。

我想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绝望,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

第三天晚上,我烧得更厉害了。

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就在我以为自己真的要死在这里的时候,门,又“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是李春燕。

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走到我炕边。

是姜糖水。

“喝了它。”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睛红肿,像是哭过很久。

我挣扎着坐起来,接过碗,一口气喝了下去。

一股暖流,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我感觉自己活过来了一点。

“你爹……他怎么说?”我哑着嗓子问。

“他让我来问你,想好了没有。”

她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看着她消瘦的肩膀,心里一阵刺痛。

她也是个可怜人。

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逃离这个让她感到寒冷的牢笼。

而我,就是她看到的那根稻草。

“春燕。”

我轻轻地叫了她一声。

“嗯?”

“你……真的想嫁给我吗?”

她沉默了很久。

久到我以为她不会回答了。

“我不知道。”

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

“我只是……不想嫁给瘸子,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

“我听村里人说,你们知青,以后都能回城的。”

“我想去城里看看。”

“我想看看,你们上海,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高的楼,那么亮的路灯。”

“我想过一天……不冷的日子。”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卑微的向往。

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

我该怎么回答她?

告诉她,我不想娶她,我也有我的梦想,我也想回家?

我怎么忍心,掐灭她眼里那最后一丝光?

可如果我答应了,那我的人生呢?

就在这时,我的手,无意中碰到了枕头下面。

我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是我爸塞给我的那包大白兔奶糖。

我拿出一颗,剥开糖纸,递到她嘴边。

“尝尝。”

她愣了一下,张开嘴,含住了那颗糖。

一股浓郁的奶香,在小小的房间里弥漫开来。

“甜吗?”

她点了点头,眼泪,却掉了下来。

“陈瑾。”

她突然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乞求。

“你带我走,好不好?”

“我们一起走,去上海,去哪儿都行。”

“我什么都能干,我给你当牛做马,我给你洗衣做饭,只要……只要你带我离开这里。”

我看着她那张梨花带雨的脸,心里乱极了。

带她走?

怎么走?

我们连村子都出不去。

就算出去了,没有介绍信,我们又能去哪里?

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是,看着她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我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春燕,你听我说。”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

“我们这样走不掉的。”

“我们得想个办法。”

她眼里的光,黯淡了下去。

“什么办法?”

“高考。”

我吐出两个字。

“去年,国家恢复高考了。我来的时候,我爸就跟我说,让我在这里,也别丢了学习。”

“只要我能考上大学,我就能名正言顺地离开这里。”

“到时候,我就能……”

我的话,说不下去了。

到时候,我就能带你走吗?

我不敢给她这个承诺。

这是一个太沉重的承诺,我背不起。

“考大学?”

李春燕喃喃地重复着,这个词对她来说,太遥远了。

“我……我只有小学文化。”

“我教你。”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脱口而出这句话。

也许是被她眼里的绝望刺痛了。

也许是,我也需要一个理由,让自己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坚持下去。

她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真的?”

“真的。”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

我把我所有的课本都拿了出来。

我告诉她,什么是函数,什么是压强,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我跟她讲,上海的南京路,外滩的钟声,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生煎馒头。

她听得入了迷。

煤油灯的火苗,在她明亮的眼睛里跳动。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未来,也许没有那么绝望。

第二天,我给了李满江答复。

“叔,我想好了。”

“我想娶春燕。”

李满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不过,我有个条件。”

“哦?”他挑了挑眉。

“我要参加高考。”

“如果我考上了,我要去上大学。”

李满江的脸色,沉了下来。

“上了大学,你还会回来吗?”

“我会。”我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春燕在这里,我一定会回来。”

这是一个谎言。

一个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说的谎言。

李满死死地盯着我,像要看穿我的心。

过了很久,他才点了点头。

“好。”

“我答应你。”

“从今天起,你不用下地了。就在屋里,好好看书。”

“缺什么,跟我说。”

就这样,我用一个虚假的婚约,换来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我和李春燕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我们不再是黑夜里偷偷取暖的陌生人。

我们成了“未婚夫妻”。

白天,我在屋里复习功课。

她会悄悄地给我送来一个煮熟的鸡蛋,或者一个烤红薯。

晚上,她会溜进我的房间。

但不再是钻进我的被窝。

而是坐在我的书桌前,借着昏暗的煤油灯,让我教她认字,算数。

她的手,因为常年干农活,布满了老茧。

握笔的姿势,笨拙而又吃力。

但她学得很认真。

每一个字,每一道题,她都要弄懂为止。

有时候,她会问我一些奇怪的问题。

“陈瑾,你说,天安门,真的有那么大吗?”

“上海的黄浦江,是不是比我们村口的河宽多了?”

“大学里,是不是都是你这样的读书人?”

我看着她充满向往的脸,心里总会泛起一阵酸楚。

我知道,我正在给她编织一个美丽的梦。

一个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实现的梦。

李铁柱对我的敌意,丝毫没有减少。

他觉得我抢走了他妹妹,觉得我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骗子。

他总找机会刁难我。

比如,在我看书的时候,故意把院子里的鸡赶到我窗户底下。

或者,在我去茅房的时候,把门从外面锁上。

对于这些,我都忍了。

因为我知道,我必须忍。

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离开这个地方。

离开这个让我感到窒息的家。

时间,就在复一日的复习和她一笔一划的练习中,悄悄流逝。

秋天来了。

地里的玉米都熟了,金灿灿的。

我的复习,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我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我怕。

我怕我考不上。

如果考不上,我就真的要娶李春燕,一辈子留在这里了。

李春燕似乎看出了我的焦虑。

那天晚上,她没有让我教她认字。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

打开来,是一只烤得焦黄的麻雀。

“我哥打的。”

她小声说,“我偷偷给你留的。”

她把麻雀递给我。

“陈瑾,你别怕。”

“考不上,也没关系。”

“大不了……你就留下来。”

“我……我养你。”

我看着她,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

我接过那只小小的麻雀,它还带着她的体温。

我一口一口地,把它吃得干干净净。

连骨头,都嚼碎了咽了下去。

那一刻,我在心里发誓。

我一定要考出去。

不为我自己,也为了她。

为了她那句“我养你”。

高考那天,是李满江亲自开着拖拉机,送我去的县城。

临走前,李春燕塞给我一个布包。

里面是两个热乎乎的白面馒头,还有十几个煮鸡蛋。

“路上吃。”

她看着我,眼睛里有千言万语,最终只说了一句。

“我等你回来。”

我点了点头,不敢再看她的眼睛。

我怕我再多看一眼,就没有勇气走了。

拖拉机突突地开走了,把赵家坡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回头望去,那个小小的村庄,在晨雾中,越来越模糊。

我知道,我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考场上,我奋笔疾书。

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公式和定理,此刻都变得无比清晰。

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我的希望,和她的期盼。

考完试,我没有回赵家坡。

我用身上剩下的一点钱,买了一张去上海的火车票。

坐在南下的火车上,我的心里,空落落的。

我像一个逃兵。

一个懦夫。

我骗了她。

骗了那个在寒冷的夜里,对我说“我身上冷”的姑娘。

骗了那个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的姑娘。

回到上海,我像做了一场大梦。

父母看到我,抱着我痛哭。

我瘦了,黑了,也沉默了。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

赵家坡的一切,像一个噩梦,日日夜夜地纠缠着我。

我总能看到李春燕那双眼睛。

明亮的,倔强的,充满希望的,最后,是绝望的。

我不敢想象,当她知道我不会再回去的时候,她会怎么样。

李满江会放过她吗?

李铁柱会怎么对她?

她会被迫嫁给那个瘸子吗?

我不敢想。

每想一次,我的心就疼得像刀割一样。

一个月后,录取通知书来了。

我考上了。

北京的一所大学。

我爸妈高兴得像个孩子。

他们请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大摆宴席。

在觥筹交错之间,我喝得酩酊大醉。

我好像又看到了李春燕。

她坐在门槛上,纳着鞋底,抬头对我笑。

那笑容,干净得像一汪清泉。

我哭了。

一个十八岁的大男人,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哭得像个傻子。

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哭。

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把一个姑娘,永远地,丢在了那片黄土地上。

大学四年,我拼命地学习。

我想用知识,来麻痹自己内心的愧疚。

我拿了所有能拿的奖学金,成了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

但我从来没有真正地快乐过。

我再也没有吃过大白兔奶糖。

因为那股甜味,总会让我想起她眼里的泪。

我偶尔也会打听赵家坡的消息。

从其他返城的知青口中,我听到了一些零零散散的片段。

有人说,李春燕后来疯了。

整天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等一个不会回来的人。

也有人说,她被她爹打断了腿,锁在家里,后来嫁给了邻村的一个老光棍。

还有人说,她在一个下雨的夜里,跳了村口那条河。

每一个版本,都像一把刀,插在我的心上。

我不敢去证实。

我没有那个勇气。

毕业后,我留在了北京。

我进了一家国企,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后来,我结了婚,娶了一个和我一样,从上海来北京的姑娘。

她很温柔,也很善良。

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我的生活,看起来很美满。

我成了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心里,有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那个伤口的名字,叫李春燕。

2008年,我因为一个扶贫项目,需要去一趟我当年下乡的那个省。

鬼使神差地,我跟领导申请,想去赵家坡看一看。

时隔三十年,我又一次踏上了那片黄土地。

三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去县城的路,修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

县城里,也盖起了高楼。

但我还是租了一辆车,执意要开到赵家坡。

路越走越颠簸。

车窗外的景色,也越来越熟悉。

还是那片黄土,还是那些光秃秃的山。

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

赵家坡,还是那个样子。

只是,比我记忆中,更加破败了。

村里,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

我找到了李满江的家。

院墙已经塌了一半。

当年的青砖瓦房,也变得摇摇欲坠。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是李满江。

他比我想象的,要老得多。

岁月,把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变成了一个干瘪的小老头。

他看到我,浑浊的眼睛,眯了很久。

“你……是……陈知青?”

我点了点头,喉咙发紧。

“是我,李队长。”

他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焦黄的牙。

“回来啦。”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要去屋里给我倒水。

我扶住他。

“队长,别忙了。我就是……回来看看。”

我们坐在院子里,沉默了很久。

“铁柱呢?”我问。

“出去打工了,好几年没回来了。”

“婶儿呢?”

“前几年,走了。”

我又沉默了。

那个问题,在我心里盘旋了三十年。

我终于,还是问出了口。

“春燕……她……还好吗?”

李满江的身体,僵了一下。

他低下头,从口袋里摸出他的旱烟袋,装上烟丝,点燃,狠狠地吸了一口。

烟雾缭绕中,他的声音,变得很遥远。

“你走的那年冬天,她嫁了。”

我的心,猛地一揪。

“嫁给了……谁?”

“镇上供销社主任的儿子。”

“不是瘸子?”

“不是。”李满江摇了摇头,“那小子,人长得精神,也是个高中生。比你,差不了多少。”

我愣住了。

这和我听到的所有版本,都不一样。

“她……是自愿的?”

“嗯。”李满江点了点头,“是我去提的亲。那家人,一开始不同意。后来,我把家里的那头牛,还有三间正房,都当了彩礼。”

“春燕她,一句话没说,就点了头。”

“出嫁那天,她穿了件红棉袄,挺好看的。”

“她说,她不冷了。”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了下来。

我以为,我毁了她的一生。

我以为,她会恨我一辈子。

可我没想到,她用这样一种方式,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她没有等我。

她嫁给了一个能给她温暖,让她“不冷”的人。

“她……现在在哪儿?”

“在县城。”李满江说,“她男人,后来当了主任。她跟着,也成了城里人。”

“她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考上大学了。”

“日子,过得挺好。”

李满江说完,又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陈知青,你别往心里去。”

“当年那事儿,不怪你。”

“是我们春燕,自己没那个命。”

“她配不上你这样的大学生。”

我摇着头,泪流满面。

不是她配不上我。

是我,配不上她。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石桌上。

里面是我全部的积蓄。

“队长,这个,你拿着。”

“当年,我欠你们家的。”

李满江没有看那个信封。

他只是摆了摆手。

“不用了。”

“你回来看看,我就……很高兴了。”

我没有再坚持。

我知道,有些债,是用钱还不清的。

我站起身,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队长,我走了。”

“嗯,走吧。”

我转过身,一步一步地,走出了那个院子。

我没有回头。

我怕我一回头,就会看到三十年前,那个坐在门槛上纳鞋底的姑娘。

车子,缓缓地驶离了赵家坡。

我摇下车窗,看着那片黄土地,在我眼前,慢慢地倒退。

再见了,赵家坡。

再见了,我的青春。

再见了,李春燕。

车子开到县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华灯初上。

县城,比我想象的要繁华。

在路过一个广场的时候,我看到一群大妈,正在跳广场舞。

音乐很响,舞步很欢快。

在人群中,我好像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穿着一件深色的外套,身材有些发福了。

脸上,也有了皱纹。

但那眉眼,那轮廓,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她笑得很开心。

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被生活浸润过的,温暖的笑容。

我让司机停下车。

我就那样,隔着一条马路,静静地看着她。

看了很久,很久。

她好像感觉到了什么,朝我这边看了一眼。

我们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了零点一秒。

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

然后,就转了过去,继续跟着音乐,跳着她的舞。

她没有认出我。

也是。

三十年了。

我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瘦弱的少年。

我成了一个,面目模糊的中年人。

这样,也好。

我拿出手机,拨通了我妻子的电话。

“喂,老婆。”

“嗯,我这边事情办完了。”

“明天就回去了。”

“想你了。”

挂了电话,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司机问我:“老板,现在去哪儿?”

“回家。”

我说。

是啊。

回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

那片黄土地,是李春燕的过去。

而北京那个亮着灯的窗户,是我的未来。

我们都很好。

这就够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