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04日 16:44 1 cc

9月28日,昔日喊出“先赚1个亿小目标”的王健林,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了。这消息来得猝不及防,要知道这位大人物可是前首富,如今突然连飞机高铁都可能坐不了,反差感拉满。

事情得从 1.86 亿的执行案说起。甘肃省兰州中院的文书显示,万达集团旗下多家公司因经济纠纷被强制执行。作为集团法定代表人,王健林顺理成章被连带限高。按照规定,他不能坐头等舱、住星级酒店,连买非必需豪车、去高尔夫球场都得受限。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虽然说已经被取消了,但这个事还是让人唏嘘不已,万达被执行的金额已经超过76亿元,光是今年新增的就有9条,不夸张地说,这76亿还只是冰山一角

王健林为了爬出债务窟窿,已经连续割肉好几年了,还记得2017年那场“世纪交易”吗,当时万达债务炸雷,王健林一口气把13个文旅项目、77家酒店打包卖给融创和富力,回笼了637亿现金,这么大一笔钱,却只够万达勉强喘了口气。从那以后,王健林就开启了“卖卖卖”模式。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2016年,王健林在一档访谈节目中随口说出的“小目标”,瞬间引爆舆论。没人能预料,8年后,这句话会成为网友调侃他“从云端跌落泥潭”的口头禅。

如今的王健林,确实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71岁的他每天工作15小时,为还债卖掉85座万达广场,对比当年在镜头前谈笑风生的首富模样,如今的“狼狈”一目了然。

在房地产的黄金岁月里,万达广场绝不只是个购物中心。它是一个符号,是城市化的加速器,更是王健林个人意志的体现。他曾放出豪言,计划到2028年要开出1000座万达广场,所到之处,皆是城市中心。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那时的王健林,笃信“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正是凭着这股胆气,他把一种近乎疯狂的模式玩到了极致:用一座广场的未来现金流去银行抵押,拿到钱,再去下一个城市复制,周而复始。

这种高杠杆的游戏,就像踩着钢丝跳舞,极度依赖两个前提:宽松的信贷环境和人们永不枯竭的消费热情。在那个高歌猛进的年代,这套打法确实让万达广场成了台高速运转的印钞机,也把王健林的个人财富推向了顶峰。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然而,神话的根基,远比看起来要脆弱。当2017年国家开始收紧银根,强力推行“去杠杆”时,游戏规则变了。高达四千多亿的总负债,像一座大山瞬间压顶,曾经的印钞机,一夜之间变成了吞噬现金的巨兽。

危机面前,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当整个行业风雨飘摇之际,地产大佬们的众生相可谓精彩纷呈。李嘉诚提前预判,悄然撤离。潘石屹套现离场,远走美国。许家印则在资产转移和技术性离婚的迷雾中,最终身陷囹圄。

王健林的选择,是直面深渊。他开启了一场惨烈的“断臂求生”,核心策略就一个字:卖。他曾把每一座万达广场都视作“亲儿子”,但为了活下去,他必须亲手卖掉这些儿子。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那场始于2017年的“世纪交易”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他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打包,以637亿的现金价甩给了融创和富力,这一笔就回笼了巨额资金,为万达续上了一口气。

这仅仅是个开始。紧接着,一座又一座的万达广场被摆上货架,累计超过八十座。就连位于北京的总部大楼,也被他以27亿的价格转让。他的行动果决而彻底,几乎是在用“割肉”的方式,为昔日的疯狂扩张买单。

当外界最初用“狼狈”来形容他的变卖时,时间却慢慢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王健林卖掉的是有形的资产,但换回的,是无形的商业信誉。他没有跑路,没有摆烂,而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负责到底。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他深夜还在和债权人开会协商,出行从私人飞机变成了经济舱、地铁和高铁。他甚至主动给自己降薪九成。这些细节传出后,社会舆论从最初的嘲讽,逐渐转向了理性和理解。

更重要的是,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债务重组中,万达保住了几十万人的就业,没有给银行留下一笔坏账。人们发现,这个曾经高喊“小目标”的首富,在关键时刻,展现了一个企业家最宝贵的品质:担当。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便跌落神坛,也要选择体面着陆。

王健林如今死守的,是以剩余广场为核心的万达商管。这是他最后的阵地,也是他眼中唯一的翻盘希望。万达商管赴港IPO的几度折戟,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反过来也证明了,这块资产对他而言有多么重要。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然而,这场孤独的守望,却透着一丝悲壮的色彩。当71岁的王健林仍在为企业的生存四处奔波时,他的身后,却是一个略显空旷的舞台。

他的儿子王思聪,曾经是流量顶峰的“国民老公”,是社交媒体上呼风唤雨的意见领袖。但如今,他早已变得低调,几乎从万达的核心业务中隐身。这种传承的困境,并非王家独有。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放眼望去,整个地产圈的二代们,几乎集体遭遇了“出师不利”。碧桂园的杨惠妍疲于应付父辈留下的债务,恒大的许智健远走海外,龙湖的蔡馨仪更是直接放弃了继承。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父辈们赖以成功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时代已经彻底失效。他们接手的,从一开始就是个复杂的烂摊子。

王健林的坚守,守住了一个企业的商业底线,但这份坚守,能守得住一个家族企业的未来吗?这或许是他心中一个更沉重的问号。

从“1个亿小目标”到“1.86亿被限高”,王健林跌落神坛只用了8年

万达广场的命运曲线,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胆子大”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到如今必须靠“扛事的肩膀”才能勉强站稳,游戏规则已然天翻地覆。

王健林最终能否带领万达东山再起,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更值得深思的是,他在这场狂风巨浪中,为这个剧烈转型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关于企业家责任的独特样本。当泡沫散去,谁在裸泳,谁在坚守,一目了然。对于这样的自救者,社会或许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空间,因为这不仅关乎一个企业的存亡,更关乎我们商业文明的底线。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