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河南“借道”成功,这条争议多年的高铁,结局已定!

热点资讯 2025年09月16日 08:34 2 cc

合康高铁,串联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四省,因涉及长三角与西北、西南的快速联通,成为沿线城市争夺发展机遇的焦点。

在这场博弈中,河南与湖北位于焦点核心。但河南通过“借道”策略实现突围,最终推动南北双通道格局成型,而安徽与湖北则在不同阶段调整策略,形成多方妥协的结局。

河南“借道”成功,这条争议多年的高铁,结局已定!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合康高铁的博弈过程,看看到底是谁输了,谁赢了?

合康高铁的构想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最初由安徽提出,旨在打通合肥至西北的高铁通道,提升华东地区对西部的影响力。

然而,线路走向的争议迅速浮出水面。河南省豫南的信阳、南阳长期缺乏东西向高铁,宁西铁路的普速属性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南阳作为河南副中心城市,亟需通过高铁融入全国交通网,带动豫西南经济。

湖北省襄阳是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汉十高铁已使其成为鄂西北枢纽。若合康高铁经襄阳,可巩固其“米字形”铁路网,并通过十堰连接陕西安康,形成沿江高铁北线。

国家层面将合康高铁纳入“大陆桥走廊”规划,但未明确具体线路,导致豫鄂两省各自提出方案:河南主推北线(合肥—信阳—南阳—十堰—安康),湖北力推南线(合肥—信阳—随州—襄阳—十堰—安康)。

河南在博弈中一度处于劣势,因线路最初未经过本省核心区,但河南通过两大策略实现逆转。

1. 绑定安徽利益:河南联合安徽将合康高铁升级为“合西高铁”(合肥至西安),利用革命老区政策争取国家支持。2022年,南信合高铁(南阳—信阳—合肥)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成为大陆桥走廊的主线,南阳成为关键节点。

河南“借道”成功,这条争议多年的高铁,结局已定!

2. 加速前期工作:河南率先完成南信合高铁的预可研评审,并连续多年将其列为省级重点项目。2024年,国铁集团完成预可研审查,河南段进入可研阶段,进度远超湖北的随信高铁。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借道”安徽,将合康高铁与合西高铁合并推进,既符合国家战略,又填补豫南高铁空白,最终赢得主动权。

湖北最初希望借合康高铁巩固襄阳的枢纽地位,但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安徽的摇摆。安徽最初倾向襄阳方案,因汉十高铁已建成,接入襄阳可节省投资。但随着河南推动南信合高铁,安徽调整策略,转而支持双通道模式。

二是河南的突围。南信合高铁的快速推进使湖北的南线方案失去速度优势。湖北随后调整策略,提出“随信联络线”方案,即新建随州至信阳的联络线接入南信合高铁,同时保留襄阳的枢纽地位。

这一妥协既避免了与河南的直接冲突,又以最小成本融入双通道,保住了襄阳的交通地位。

从纸面上的结果来看,河南虽然借道成功了,但是湖北的随信联络线方案也得到国家支持,看似了河南和湖北实现了共赢局面。

河南“借道”成功,这条争议多年的高铁,结局已定!

这是不对的,其实这个结局已定了,河南无疑成为大赢家。河南提出的南信合方案,已经到了可研阶段,最迟明年就要开工。

反观随信联络线,也要依赖于河南配合实施,有了南信合高铁,河南对于随信方案只怕也没有那么积极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