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热点资讯 2025年08月26日 19:05 1 admin

前言

8月24日,韩国特使团团长朴炳锡带着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亲笔信,降落在了北京机场。

下飞机的第一句话让人意想不到:“希望中韩关系回到正常化轨道”。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朴炳锡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十分平和,但是却让很多人瞬间意识到,背后暗潮涌动。

然而使团抵达北京,韩国总统本人却奔走于东京与华盛顿之间,试图同时安抚美日和中国。

这种左右逢源却又小心试探的外交方式,让原本就紧绷的东北亚局势更加复杂。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李在明

今年的8月24日,既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也是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的日子。难道真的有这么巧?显然并不是,这是韩方精心策划的一个外交策略。

朴炳锡这次来京,不仅带来李在明的亲笔信,还带来了一支“重量级”代表团:其中有深谙中韩交流的议员,有留学经验的学者,甚至还有前总统的家属。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这样的阵容,本身就传递出首尔对北京的重视。

更加关键的,就是朴炳锡的这句话——“希望中韩关系回到正常化轨道”。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最近几年,中韩关系因为“萨德”系统、半导体技术管控、旅游冻结等问题跌到谷底。韩方深知,如果继续冷下去,对本国经济几乎是致命打击。

选择在机场说出这句话,就是借纪念日的契机,释放信号,希望尽快把双边关系拉回来。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中方的反应看似十分简短,但是却意味深长。

王毅以“欢迎”开场,接着提醒要“坚持建交初心”,这其实是在点明一个红线——1992年建交时,韩国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属于中国。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过去一段时间,尹锡悦政府在涉台议题上的一些言论让北京不满,这次中方回应的“欢迎”,表面客气,实则划定了边界,意在告诉韩国:只要不碰触红线,就有合作空间,否则一切免谈。

这一来一回,信息量非常大。韩方急于修复关系,但中方的回应明确显示:大门敞开,但钥匙掌握在首尔你们自己的手中。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如果说特使团来华的发言是一场精准的外交试探,那么李在明的外交行程则充分暴露了韩国的战略尴尬。

李在明这次并没有按照传统“先美后中”的外交路线图,而是先跑去东京见日本首相石破茂,再奔赴华盛顿会见特朗普,把与中国的沟通留给特使来完成。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看似好像李在明的外交手段十分灵活,实则映射出韩国的“骑墙外交”困境。

经济上,韩国离不开中国。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超过31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韩国的企业家们也知道,如果真的和中国闹掰了,自己国家的经济就完蛋了。

但在美国给自己提供了安全保障,这也使得韩国不得不紧抱“美国大腿”。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2.8万美军驻扎在韩半岛,韩美军演的规模不断刷新纪录,2024年的联合军演甚至比前几年增加了两成。

美国方面更是不断施压,不仅要求韩国增加军费投入,还希望在台海等问题上“明确站队”。这等于是逼韩国在经济和安全之间二选一,首尔的日子非常难过。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李在明上台以来,对比尹锡悦政府的“价值观外交”,更倾向务实。

他一方面下令压制国内反华游行,另一方面拒绝加入美日推动的台海军事挑衅,还重启中韩自贸协定谈判,努力用免签和旅游合作来恢复人文交流。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这些举措在韩国国内引发争议,但客观上已经和之前的对华强硬政策拉开了差距。李在明这种“双线外交”,其实就是在夹缝中求平衡,可谓步步惊心。

当然,朴炳锡的“希望正常化”,以及中方的“欢迎”,都释放了想要缓和的信号,但要真把关系拉回去,还远不止一句话那么简单,阻碍中韩关系的几个顽疾依然存在。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首先就是是“萨德”的问题。尽管韩方一直强调这个导弹属于防御性质,但是自己家门口有威力那么大的导弹谁能心安呢?如今“萨德”依然运行,美韩军演规模更是只增不减,不解决这一问题,信任恢复依然困难。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然后就是美国的技术施压。所谓“芯片四方联盟”不断对韩企施压,要求限制对华出口,韩国企业左右为难。若屈从美国压力,韩国半导体产业极可能重蹈2020年出口暴跌的覆辙。

最后就是半岛安全问题。朝鲜近期导弹试射不断推升紧张,本该发挥稳定作用的中韩合作,却因为韩美日军事走向绑定而削弱了互信。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未来关系怎么走,关键还是要看首尔方面的行动。

首先就是要经济上真正拿出合作项目,比如在半导体、新能源、电动车等领域与中国展开实质性合作,才能形成稳定的压舱石。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然后就是安全上需要展现灵活性,至少在美韩军演规模和“萨德”技术升级这些敏感问题上有让步,才算是诚意。

最后就是利用多边外交契机,比如10月份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届时如果能促成中韩领导人会晤,并公布一份实质性的合作清单,那才算是关系破冰的真正开始。

中国已经明确表态:“欢迎”的门是敞开的,但迈不过红线,那就是空谈。对韩国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一次考验。言辞后的动作,才是真正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关键。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结语

看似简短的一句话,背后却可能改变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走向。

韩国想在中美日之间巧妙周旋,既要吃中国市场的红利,又要依靠美国的安全保护伞,还试图与日本修复历史裂痕,这种“三线外交”短期内或许还能维持。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但从长远看,迟早要在关键问题上做出选择。

而对于咱们中国而言,态度明确: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红线必须坚守。韩国真正的挑战在于,能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行动,把这条命运航船驶向一个稳固的方向。

信源来自

北晚在线:《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特使团持李在明亲笔信来访》发布时间:2025-08-24

观察者网:《对中美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平衡外交”能走多远?》发布时间:2025-08-25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