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热点资讯 2025年08月06日 19:51 1 cc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前言·】——》

明日就是立秋节气了,今年立秋有点特别,跟往年相比确实不太一样。

每年到了八月初,大家都盼着立秋,觉得立秋后天气就该凉快了。可今年的立秋偏偏有三个“特殊之处”,让这个秋天的开始变得格外不寻常。

老祖宗留下的农谚里早就总结了规律,今年的情况正好都对上了。那么,今年立秋到底有何不一样?秋天到底什么时候才真正凉快?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立秋碰上闰六月

今年立秋的时间是最特别的地方。2025年立秋是在阳历8月7日13点51分19秒,农历是闰六月十四。

从民间对“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的判断标准来看,今年恰好同时符合两个说法,也就是说——2025年的立秋既是“早立秋”,也是“晚立秋”。

正常年份立秋都在农历七月前后,今年却提前到了闰六月,这种情况不常见。

农村老人常说"早立秋热不休,晚立秋瓜果丢",这话在今年格外应验。“早立秋”意味着虽然节气上进入秋天了,但真正的凉爽天气还要等很久。

农历闰月本身就是为了调节阴阳历的时间差,今年刚好闰在六月。闰六月的年份本来就少见,再碰上立秋,就更加特殊了。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这种组合导致整个季节的节奏都被打乱了。原本该在七月感受到的秋意,现在要推迟到八月底甚至九月才能真正体会到。

气象数据显示,早立秋的年份里,八月份的平均气温往往比正常年份要高出1-2度。这看似不多的温差,体感上却很明显。

白天的最高温度依然能达到35度以上,晚上也很难降到25度以下。这种持续的高温让人感觉秋天只是个名义上的存在。

早立秋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庄稼地里的玉米、大豆正处在灌浆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早立秋带来的持续高温会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农民需要增加灌溉次数。果园里的苹果、梨子也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影响糖分积累,最终影响口感。

人们同样能感受到早立秋的影响。

原本计划立秋后就能关空调省电的想法,今年恐怕要落空了。商场里的秋装虽然已经上架,但真正穿上身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三伏天里“藏秋”

今年立秋还有个奇特现象,就是立秋在末伏之前。

8月7日立秋,8月9日才进入末伏,这种情况叫"秋包伏"。老话说得好,"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今年正好应了后半句。

“秋包伏”意味着虽然名义上进入秋天了,但三伏天的威力还没结束。末伏作为三伏天的最后一伏,通常是夏天最后的疯狂。

今年的末伏从8月9日开始,要持续到8月18日才结束。这十天里,气温不会因为立秋而有丝毫收敛,反而可能出现今年最热的几天。

这种天气格局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节气上是秋天,体感上却是盛夏。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早上起来看日历,提醒你已经立秋了;走出门去,扑面而来的热浪告诉你夏天还没走。

这种矛盾的感受让很多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按照节气调整作息,还是继续保持夏天的生活方式。

秋包伏的年份里,"秋老虎"特别凶猛。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温度可能比夏天还要高。

今年因为秋包伏的特殊情况,秋老虎的威力会更大,持续时间也会更长。预计要到9月中旬,气温才会真正开始下降。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很多人以为立秋了就放松了防暑警惕,结果反而中招。医生提醒,秋包伏期间的防暑工作一点都不能松懈,该喝水喝水,该防晒防晒。

农贸市场里的菜价也受到影响。本该在立秋后开始上市的秋菜,因为高温推迟了生长期。

西瓜、冰棍这些夏天的消暑食品,销量依然火爆,商贩们都说今年的夏天格外长。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双数立秋是“母秋”

今年立秋还有第三个特点,就是"母秋"。

立秋这天是农历闰六月十四,十四是双数,所以今年是母秋年。民间有"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意思是母秋年份的秋天会比较炎热。

母秋和公秋的区分方法很简单,看立秋当天的农历日期是单数还是双数。单数是公秋,双数是母秋。

这个区分方法流传了几百年,虽然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但从历年的气象记录来看,确实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母秋年份的特点是秋天来得慢,热得久。即使过了立秋,甚至过了处暑,气温依然居高不下。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白露节气之前,很难感受到真正的秋凉。这对于盼望凉爽天气的人们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从气象角度分析,母秋年份往往伴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跃。

没有冷空气的到访,气温自然降不下来。今年的副热带高压确实比往年强盛,位置也偏北,这与母秋的特征不谋而合。

母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很明显。秋收作物需要经历一定的昼夜温差才能积累营养物质,母秋年份的昼夜温差小,影响作物品质。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养殖业同样受到影响,高温天气下,鸡鸭的产蛋率下降,猪牛羊的增重速度放缓,养殖成本增加。

日常生活中,母秋带来的持续高温让人们的作息时间被迫调整

晨练的时间要提前到清晨五六点,晚饭后的散步要推迟到晚上八九点。中午的时间段基本不适合户外活动,街道上行人稀少。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立秋“三候”看天气

立秋虽然特殊,但老祖宗早就总结出了立秋的规律。

传统上把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每一候都是五天,加起来正好十五天,覆盖了立秋这个节气的全过程。

凉风至是立秋的第一个信号,但今年这个信号来得特别晚。

正常年份立秋后三五天就能感受到早晚的凉风,今年因为三重特殊因素叠加,凉风可能要等到立秋后十天甚至半个月才能吹来。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白露生是第二候的特征,指的是清晨草叶上开始出现露水。

露水的形成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今年的母秋特征决定了昼夜温差小,露水很难形成。

寒蝉鸣是立秋第三候的标志。蝉的叫声会随着气温变化而改变,秋天的蝉叫声比夏天低沉凄凉。

今年的蝉还在按照夏天的节奏高声鸣叫,丝毫没有秋天将至的自觉。

立秋的民俗活动今年也受到影响。传统的"贴秋膘"习俗,就是立秋这天要吃肉进补,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储备能量。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可今年天气这么热,大鱼大肉实在吃不下,很多人选择推迟进补时间。

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活动倒是照常进行,农民们更加虔诚地祈祷,希望这个特殊的立秋不要影响秋收。

气象专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像今年这样三重特殊因素叠加的立秋,大约十几年才会出现一次。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还要追溯到2011年,那一年的秋天也是出了名的热,一直到国庆节气温才真正降下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立秋的特点很有必要。知道了今年秋天会来得晚、热得久,就能提前做好准备。

该准备的防暑用品别急着收起来,秋装也别急着买太多,空调该开还得开,水该多喝还是要多喝。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三大”特点,与往年大不同!早看早准备


《——【·结语·】——》

今年的立秋确实“不一般”,早立秋、秋包伏、母秋三大特点叠加在一起,注定了这是个漫长炎热的秋天。

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真正的秋凉可能要等到九月中下旬才能到来。

这段时间里,防暑降温的工作不能放松,同时也要注意季节交替带来的身体不适。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天气再特殊,日子还是要好好过!

信息来源:

· 中国气象局《2025年立秋节气气候特征分析报告》

· 中国农业科学院《节气与农事活动指导手册》

· 国家气候中心《副热带高压活动监测月报》(2025年8月)

· 中华农历研究会《闰月年份节气特征研究》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