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开除9000人卖公司,也不会给中国转让技术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28日 09:20 1 admin

做事,有时候真是没有选择呀。

2020年,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遇到了极大的危机:航空业骤停,公司账户里的钱,只能让这家百年名厂再活三个月。眼看着一大片工人要失业,工厂内外气氛凝重。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开除9000人卖公司,也不会给中国转让技术

“9000个岗位”——这是数据,不是猜测。17%的员工要走人。生产线上一盏盏灯熄灭,工作日变成了告别日。被裁的工程师人很多,有人带走了半箱用久了的涡轮叶片。这些东西见证了过去,也难挡现实的无情。

他们在邮件里收到了冷冷的两个选择:“现在签名拿补偿走人——或是留下再多等三个月公司成败。”有的被裁员工去公司门口举牌,但无人理会,一切只剩数字:一万个职位。

中国团队在此刻找上门来,他们不是来讨价还价的。“上百亿订单”,摆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眼前,公司马上就能回血。想换的条件却很清楚:要一点发动机维修的技术开放。

可是,摆在桌前的却是“拒绝”二字。

“技术的红线——高压涡轮冷却技术不能碰。”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董事会,一个个算盘打得很细。他们想的不是眼下能活几个月,而是未来二十年里发动机维修市场有多大。如果开放,中国的工厂未来就能修自家的发动机,利润会从自己手里流走七成以上。

于是,哪怕生意上门、哪怕员工大批失业,公司管理层都不愿松口。技术,终于成了他们心头的锁。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开除9000人卖公司,也不会给中国转让技术

“卖资产救命!”

这是这家公司的决断。卖了新加坡的一个培训中心,卖了德国的旧厂房,连总部旁边的小酒店都推上市场。他们靠这些办法凑出20亿英镑的现金,却一分技术也没松手。

曾经1971年,这家公司破产过。那时候,英国政府拿钱救了它。从此以后,关键的涡轮技术图纸都进了保险柜,连盟友都不给看。

疫情下,全球航班骤减,罗尔斯-罗伊斯少了40亿英镑的收入。中国订单可以注资、可以接生意,只开一个条件:要那点核心冷却技术。公司高层的姿态很坚决:“工人可以没饭吃,技术绝不外泄。”

数字不会说谎:公司裁员、卖家当,亏空巨大。

市场的钟表还在走。罗罗的决策赌的是以后:只要活到行业好转,他们还能自己吃维修这块大蛋糕。

但另一头,中国的路也没有停。

“要技术不给就自己造。”

C919大飞机,就是这样一个见证。为它配套的“长江-1000”发动机,在2022年已经实装,突出了国产自强。各项数据来看,长江-1000的工作温度还比罗尔斯-罗伊斯家同类低50度,材料和结构略有差距,已经能“安全飞起来,能投入商用。”

确认订单达到1200架,这是罗尔斯-罗伊斯全年发动机产量的三倍。这个市场蛋糕,就这样从他们身边划走。到底值不值,没人有答案。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开除9000人卖公司,也不会给中国转让技术

“市场蛋糕的转移,谁都看的清。”

甚至连罗尔斯-罗伊斯也回头找出路。他们到了北京附近开起了维修中心。这里可以修发动机,但怎么造、核心技术,还是一把锁。市场进来了,但“命根”还攥在自己手里。

“航空发动机,被称作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谁把小小的涡轮叶片琢磨透了,谁在全球就有话语权——这句话,一点不假。全世界坐飞机的人,生死都被这几家能造发动机的公司掌控住。

罗尔斯-罗伊斯,守住了技术。中国,则跨上了自己的赛道。不是所有的生意都能换到手,技术从来是最硬的底牌。就算牺牲利润,只要最后还能吃饭,一切都不是坏账。

“工人与工厂,技术与利益,都被大时代推动着。”

没有标准答案。一个工程师带着半箱叶片走出厂门;一家百年工厂卖家产扛下寒冬;新兴的大国把全部希望放进自造发动机的银色舱室。盘算的算盘里,写着现实的冷和热。

赛场其实还没有结束。

有时候,一点技术比一座工厂还要重。也有时候,被拒绝后的坚持,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样的局面,没有输家,只有各自的抉择和账本。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