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9.3 和 10.1 阅兵的区别,藏着这些历史讲究,说说我个人看法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22日 16:32 1 admin

最近老看到网上有人说为什么抗战胜利纪念日选9月3号,而不是国庆节那天搞阅兵。我自己也好奇这事,特意查了一些资料和采访了几位老人。其实这个问题背后挺复杂的,得从几十年前的事说起。

9.3 和 10.1 阅兵的区别,藏着这些历史讲究,说说我个人看法

原来最早决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时候,国际上还有不少争议。中国这边一开始也是定在9月3号,因为二战亚洲战场正式签字投降的日子就是9月2号,但日本政府在台湾投降仪式是9月9号,南京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是9月9号?不对,可能记混了。总之具体日期大家没统一过。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事优先考虑国庆节,所以阅兵大部分时候都放在国庆当天。

但冷战时期又有变化。有位参加过多次阅兵筹备的老干部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关系好,咱们阅兵时间还参考过苏联红场阅兵。后来中苏关系紧张之后,就开始调整时间。有次差点把阅兵改到建军节,但后来没定下来。

到了八九十年代,纪念日又变得重要起来。听说当时有专家查阅了很多档案,发现联合国相关文件里写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期是8月15号,但中国这边实际接受投降的时间是9月9号。各种说法都不统一,导致国内纪念活动一直没固定日期。

9.3 和 10.1 阅兵的区别,藏着这些历史讲究,说说我个人看法

直到2014年全国人大才正式确定9月3号为法定纪念日。有记者采访当年参与讨论的人大代表,他们说主要考虑了两点:一是要和国际接轨,二是要避免和国庆节冲突。国庆阅兵更多展示国家成就和发展,而9月3号阅兵侧重历史反思和警示作用。

有意思的是其他国家的做法。比如法国7月14号是国庆兼建军节,德国选择10月3号作为统一纪念日。日本那边虽然对二战纪念很避讳,但有些民间团体还是在8月6号广岛原子弹爆炸日搞活动。这说明每个国家根据自身历史选择纪念日很正常。

9.3 和 10.1 阅兵的区别,藏着这些历史讲究,说说我个人看法

网上有篇文章说,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都通过阅兵日传递政治信号。中国后来调整阅兵时间,可能也是要让国内民众清楚区分国家庆典和抗战纪念的不同意义。有位退伍老兵说,现在的安排挺好,9月3号看阅兵能让人记住历史教训,10月1号看阅兵更能感受国家强大。

但也有争议的声音。有个论坛帖子说,有些年轻人分不清这两个日子的区别,甚至有人觉得分开搞两次阅兵太浪费。其实阅兵筹备需要很多资源,包括人员训练、装备维护这些都很费钱费力。不过有军事专家解释说,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分开举办,能让每个纪念日更有针对性。

去年国庆期间,我去北京看了天安门广场,那里还在保留着一些历史标识。问了几个游客,他们大多数知道9月3号是抗战纪念日,但具体历史细节了解不多。有个大学生说,学校以前教过这些,但现在工作忙了慢慢忘了。这可能就说明纪念活动需要更贴近大众生活。

9.3 和 10.1 阅兵的区别,藏着这些历史讲究,说说我个人看法

最近几年开始在各地设立抗战纪念馆,像沈阳、武汉这些城市都有。去看过的朋友说里面很多实物展品,比单纯看阅兵更容易理解历史。不过也有老人抱怨,有些地方展览内容太官方,年轻人不爱看。

网上有视频显示,参加过93阅兵的老兵方队训练时特别认真。年纪最大的已经90多岁,拄着拐杖也要完成规定动作。有记者拍到他们休息时聊天,说当年打仗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这种真实场景比任何解说词都震撼。

这些年国际上对二战历史关注度又高了。日本政客经常在纪念日问题上惹麻烦,中国这边就更要坚持自己的纪念方式。有次外交会议上,中国代表引用了大量历史文件证明9月3号的合理性,对方代表哑口无言。

9.3 和 10.1 阅兵的区别,藏着这些历史讲究,说说我个人看法

现在年轻一代接触历史更多通过影视剧。像《长津湖》这类电影确实让更多人关注那段历史。但有些历史细节被影视作品简化了,比如具体日期、事件经过这些容易模糊。有历史老师建议,学校该多组织实地考察。

总的来说,纪念日设置是国家大事,涉及太多因素。每个人理解角度不同,有人觉得分开纪念有必要,有人认为合并更有效率。不管怎样,这些日子都在提醒我们别忘记过去,好好珍惜现在。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