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特朗普官宣,中国友国已倒戈,送195亿大单,助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20日 08:10 2 admin
特朗普官宣,中国友国已倒戈,送195亿大单,助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话说回来,特朗普这家伙一上台就搞大动作,2025年7月15日,他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官宣,说跟印尼敲定了一笔贸易协议,这事儿让不少人觉得印尼这个中国老朋友突然间转头向美国靠拢了。印尼作为东盟里头最大的经济体,一直跟中国保持着紧密联系,尤其是普拉博沃上台后,大家都以为两国关系会更铁,结果现在这份协议一出,看起来像是在帮美国解决关键矿产的供应难题,还附带送上价值195亿美元的大订单。这笔买卖表面上看是双赢,但里面牵扯的国际关系变化可不简单,得一步步扒开来看。

先说说背景吧。印尼和中国这些年的合作那是实打实的,从基础设施到贸易投资,中国在印尼砸了不少钱。2024年普拉博沃还没正式上台时,就以国防部长的身份跑去中国访问,谈防务合作啥的。那时候他赢得大选没多久,就把中国当成重要伙伴。等他10月20日正式就职后,第一个出访国家还是中国,11月9日在北京跟中方见面,签了好几份协议,包括蓝经济和矿产资源方面的,总价值上百亿美元。这让外界觉得印尼会继续走亲中路线,毕竟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就超过1200亿美元,印尼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出口棕榈油和镍矿啥的。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也多,建高铁、开发矿产,帮印尼搞工业化。普拉博沃自己也说过,要保持非结盟政策,但经济上明显偏向亚洲伙伴,尤其是中国,以此来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目标,争取到2045年变成高收入国家。

可没想到,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贸易政策就开始强势起来。他先是威胁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还对印尼出口征收32%的关税,这事儿从7月初就开始闹腾。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美国要保护本土产业,尤其是电网、汽车制造这些需要大量铜和镍的领域。美国本土有铜矿,但加工成本高,技术跟不上,得靠进口。印尼正好是全球镍产量第一的国家,精炼铜也排得上号,这些关键矿产对美国来说是卡脖子问题,供应链一断就麻烦大。特朗普团队瞄准印尼,就是想通过关税大棒逼印尼让步,开放市场的同时提供资源支持。

这份协议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美国对印尼进口商品征收19%的关税,这比最初的32%低了不少,算是一种妥协。反过来,印尼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完全开放市场,包括能源、农产品和飞机这些。印尼承诺买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比如天然气和石油衍生品,这些东西能帮印尼多元化能源来源,避免太依赖中东。还买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大豆、玉米啥的,这对美国农民是好消息,特朗普一直拿这个当政绩说事儿。最重头的部分是订购50架波音飞机,主要777型号,总价值算下来刚好凑齐195亿美元。这笔订单不光是买飞机,还包括维护和技术转移,能刺激美国航空业就业。波音公司最近几年日子不好过,这单子来得及时。

特朗普官宣,中国友国已倒戈,送195亿大单,助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更关键的是矿产合作部分。印尼官员表示,会在镍和铜的加工上跟美国深化合作。印尼有大量镍矿,全球供应超过一半,用在电动车电池里头。美国电动车产业要发展,得稳住镍供应链。铜也是,美国电网升级、汽车制造离不开它。特朗普原本想对所有进口铜征50%关税,但对印尼可能网开一面,甚至免税,只要印尼保证出口高品质精炼铜。这等于印尼帮美国解了燃眉之急,避免供应链断裂。印尼经济部门官员在记者会上说过,本国可以跟美国建联合冶炼厂,共享技术,提升加工能力。这事儿对印尼也有利,能吸引美国投资,升级本土产业链条。

为什么印尼会这么做呢?其实普拉博沃的算盘打得精。他上台后想让印尼在国际舞台上更活跃,非结盟是原则,但得平衡大国关系。中国是老伙伴没错,但美国市场大,技术先进,尤其在国防和航空上,印尼需要美国支持。普拉博沃背景是军人出身,从1970年代起就在军中混,1990年代因人权问题被美国禁入境,但特朗普第一任时解禁了,2020年还邀请他访美。这层私人关系帮了大忙。2024年11月普拉博沃访美时,本来是见拜登,但也跟特朗普通了电话,关系拉近。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两人直接通话敲定协议,普拉博沃在雅加达公开说这是互惠互利的新时代。

从印尼角度看,这份协议能缓解经济压力。印尼出口依赖资源,关税一高就伤筋动骨。零关税开放市场虽有风险,但能换来美国投资和技术。印尼国内有声音担心本土产业被美国产品挤压,但政府觉得长远看值得。跟中国关系也不会断,普拉博沃强调多边合作,继续参加一带一路项目,但会更注重平衡,避免过度依赖一方。

这事儿对中国来说是个信号。印尼作为中国友国,突然转向帮美国解决矿产问题,让人觉得有点倒戈意味。中国在印尼投资大,尤其镍矿开发,像青山控股这些企业建了工业园,出口精炼镍到全球。但美国现在插一脚,可能会分流部分市场。中国外交部还没正式回应,但分析人士觉得这会加剧中美在东南亚的竞争。中国可能通过东盟渠道施压,提醒印尼南海问题上别松口。印尼在南海有专属经济区,跟中国九段线有重叠,过去几年中国渔船闯入,印尼军舰驱离过几次。普拉博沃访华时签的联合声明里提到南海合作,但没明确让步。现在跟美国矿产合作,等于在资源上多一条路,避免被中国卡住。

全球看,这笔协议是特朗普贸易战的延续。他上台后先对越南下手,7月2日宣布类似协议,越南也零关税开放,但至今没签正式文件,越南企业抱怨条件不公。印尼学聪明了,协议虽口头,但细节在谈,7月16日印尼官员说还要磋商,避免吃亏。日本和欧盟态度硬,日本首相石破茂直接说不会妥协,欧盟准备206页反制清单,涵盖美国飞机和汽车。一旦谈崩,就开打关税战。印尼不像日欧那么强硬,经济体量虽大,但发展中国家属性让它更灵活。

特朗普官宣,中国友国已倒戈,送195亿大单,助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协议还没正式签,印尼说会继续谈飞机和矿产细节。7月17日彭博报道,印尼争取在19%关税基础上豁免某些行业。特朗普团队内部也在评估,铜关税8月1日生效前可能调整。印尼股市短期上涨,但企业开始调整供应链。国际媒体觉得这事儿考验普拉博沃的外交手腕,他想让印尼加入OECD和BRICS,双管齐下。OECD是西方俱乐部,能帮印尼提升标准;BRICS是新兴市场,能抗衡美国压力。普拉博沃11月访华后,又去美国、英国、秘鲁、巴西,行程满满,显示他不站队。

总的来说,这笔195亿大单不只是钱的事儿,而是地缘政治博弈。美国通过它稳住供应链,印尼借机升级产业,中国得警惕盟友流失。特朗普风格就是这样,先威胁再谈,印尼这次妥协了,但长远谁赢谁输还得看执行。普拉博沃从军人到总统,经历坎坷,现在玩转大国平衡,挺有看头。越南的教训摆在那,印尼会不会后悔?时间会告诉我们。

对中国影响不止矿产。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伙伴,贸易额占东盟对华贸易1/4。如果印尼转向,美国在东南亚影响力会回升。特朗普的印太战略继承上一任,离岸平衡,用盟友围堵中国。印尼不结盟,但实际动作在变。普拉博沃访华签10亿协议,涉及基础设施、绿色能源,转头跟美国谈矿产,玩得溜。

经济数据上看,195亿订单对美国是小菜,对印尼是大事。印尼2024年GDP预计1.2万亿,195亿占1.6%,能拉动增长。能源采购帮印尼能源安全,农产品买美国货能缓解国内通胀。波音飞机更新印尼航空机队,加鲁达航空公司最近亏损,这单子救急。

特朗普官宣,中国友国已倒戈,送195亿大单,助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风险也有。零关税开放,美国SUV和摩托车涌入,本土汽车业如Astra可能受冲击。矿产合作若技术转移少,印尼就成原料供应商。国内反对派担心主权,普拉博沃得安抚。

对比越南,越南零关税后企业叫苦,协议拖着没签。印尼学精了,口头承诺后慢慢谈。日本不让步,石破茂说绝不被看扁。欧盟反制清单长达206页,准备打持久战。这些国家有底气,印尼作为新兴市场,得权衡。

结局还没定,协议落地看谈判。普拉博沃继续多边外交,印尼在中美间游走,争取最大利益。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大国博弈,小国求生,印尼这次转弯,聪明还是冒险?大家自己品。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