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俄乌打了1200多天,美国终于意识到不对: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16日 09:20 1 cc

到了二零二五年七月,一个说法出现了——美国那边的事情,可能要变得麻烦。他们自己的人说,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把武器弹药一船一船地运到乌克兰去,他们自己的仓库恐怕就要见底了!

这是一个大问题。仓库空了,自己怎么办?

再看中国,是另一条路。从仗打起来那天开始,中国的态度就放在那里:大家不要打了,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只要是能让炮火停下来的消息,他们都觉得是好消息。只要是能让大家不吵架的外交,他们都去支持。

俄乌打了1200多天,美国终于意识到不对: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说白了,就是这样:不进去,不帮谁,就劝大家和气。

这种站在中间的样子,让它在很多事情里,有了说话的余地,也有了转身的空间。不用像别人一样,一脚踩进去,想拔出来就难了。

美国的工厂出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炮弹会不够用?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过去那么些年,他们的工厂都想着去造那些很贵很复杂的武器。一架飞机,一艘大船,名字听着就厉害——技术也确实好。

可是,普通的炮弹,那些每天都要消耗的铁疙瘩,生产这些东西的流水线,还有能生产多少的能力,就没人去关心了。结果就是,武器是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贵。造一个出来,要等很久很久。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是公开透明的,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西方国家即便想借此指责,也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来证明这背后存在违规的军事援助。”

比如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买卖,就是一个例子。西方有些人总想说,中国买俄罗斯的油和气,就是在偷偷帮忙,在给俄罗斯“输血”。

这个说法,你仔细想一想,它站不住脚啊。中国自己要发展,那么多工厂要开工,那么多家庭要取暖,冬天冷飕飕的,怎么可能不用能源?它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买家,需要从全世界买东西。

俄乌打了1200多天,美国终于意识到不对: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俄罗斯呢?它也早就想把自己的东西往东边卖了。它的能源多,总要找个地方卖出去。双方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这难道不是正常的生意吗?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价格和数量,钱货两清。

等到一场大规模的、消耗巨大的常规战争真的打起来,美国那种模式的问题,就藏不住了。乌克兰那边用炮弹的速度,太快了,就像往水里扔石头。而美国这边补充生产的速度,却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美国的深度参与 VS 中国的置身事外: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走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这直接造成了一个后果——美国那边说话了,说有些武器不能再送了!得先停一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再送下去,自己家的弹药储备,就要面临危险了。总不能为了帮别人,把自己家底都掏空吧?

俄乌打了1200多天,美国终于意识到不对: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就因为没有直接跳进那个冲突的坑里,中国在做自己的事情时,才不会被别人的口水淹没,也躲开了好多不必要的麻烦。

更要紧的是,这种不参与的做法,也让它自己的军事家底不会被亮出来,更不会有被人摸清的风险。它不需要像美国那样,去面对一个“炮弹快要打光了”的尴尬场面。它的仓库还是满的,它的工厂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生产。

这场战事,从二零二二年二月开始算,已经打了一千二百多天。时间过得太久了。回头去看,当初的每一个选择,都像是在一个岔路口。往左走,或者往右走,当时看着可能没什么区别。

俄乌打了1200多天,美国终于意识到不对: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可是,时间一长,一千多天过去后,两条路后面的风景,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个关于弹药的判断,那个二零二五年七月的时间点,就像一个闹钟,提醒了美国一件事:战争,比想象的更烧钱,也更烧家底。那些放在仓库里看着威武的尖端武器,并不能直接变成战场上每天都要消耗的炮弹。

而中国的船,还是一样在海上航行。俄罗斯的油,也还是一样通过管道,送到需要它的地方。一切都像是正常的贸易,正常的商业来往。太阳升起,太阳落下……日子还在一天一天地过。下一个一千二百天,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没人能说得清楚……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