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美向14国“宣战”后,特朗普迅速调转枪口,不许中国人买美国农田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10日 00:02 2 admin

特朗普以一纸关税信函向14国正式“宣战”,随后他又立刻调转枪口,明确提出不许中国人购买美国农田。那么,特朗普举动的背后究竟有何目的?他又能否如愿以偿呢?

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的“关税炸弹”如期而至——他在社交平台公开向包括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内的14个国家发出警告,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其商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美向14国“宣战”后,特朗普迅速调转枪口,不许中国人买美国农田

被关税大棒击中的国家反应各异。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非常遗憾”,韩国政府也对这种“突然袭击”表示惊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反驳称美国基于错误解读,泰国代总理普坦则是对36%的税率表示“困惑”。尽管多国表示将继续谈判,但不少外媒悲观预测称:特朗普此举等于“重启贸易战”,在不到一个月内达成多项协议“几乎不可能”。

分析来看,这波关税行动,不仅突显出特朗普一贯的“先上车后补票”作风,也暴露了美国在贸易策略上的焦虑与混乱。而且,日本和韩国作为长期盟友,却被特朗普摆在首位开刀,说明这场关税战并不是简单的经济摩擦,更像是一种重新划分全球经济秩序的信号。

但问题是,从关税数值来看,日韩的税率与此前4月公布的“对等关税”基本一致,有的国家关税则被下调,比如柬埔寨从49%降至36%,老挝从48%降至40%。这就让人怀疑,这所谓的“新一轮”关税战,是不是真刀真枪的对抗,还是特朗普的一场政治表演?

美向14国“宣战”后,特朗普迅速调转枪口,不许中国人买美国农田

从时间安排来看,本该在7月9日生效的关税,又被延后到8月1日。这已经是特朗普发起的第三次“最后通牒”。从结果来看,这更像是“边喊边退”,比实际威慑更接近于试探。说白了,特朗普的底气其实并不充足,他的目标并非真要打赢关税战,而是通过制造不确定性来换取谈判中的筹码。

而且,这14个国家中有10个都在中国周边,其中不少属于制造业国家,与中国在供应链中关系紧密。特朗普此举,看似是多线出击,实则是针对中国的“间接打击”——目的是防止中国企业通过这些国家进行转口贸易,把中美贸易的“灰色地带”堵上。

事实上,美方接下来的行动也证明了其最终目标就是中国。在发出关税信函后不到24小时,美国立刻调转枪口,7月8日,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在记者会上抛出更具争议的政策:特朗普政府计划全面禁止中国及其他“外国对手”购买美国农田,甚至研究“收回”中国投资者已持有的土地。

美向14国“宣战”后,特朗普迅速调转枪口,不许中国人买美国农田

美方的动作看似关心国家安全,实际上却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就说数据,中国投资者目前持有的农田仅占全美农业用地的0.0003%,而加拿大人持有的比例是中国的几十倍,却从未被点名。这一禁令背后的逻辑,其实和特朗普的关税战如出一辙——通过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把一切经贸活动政治化,然后在美国社会中制造恐慌感,从而争取更强的谈判地位或者执政支持。

但是,特朗普真的能靠这些手段来赢得这场“全球关税战”吗?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尚未因新关税政策出现明显滑坡,甚至通过新一轮加税,美国政府今年的关税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0%,短期内似乎还挺划算。

可问题在于,特朗普的这场“政治大戏”缺乏明确结局,他一边制造危机,一边发出威胁,再一边主动延期,把谈判空间一步步放大。在这种局势下,特朗普的每一次“最后通牒”反而显得越来越像“空头支票”。对企业、投资人和其他国家而言,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已成最大风险。

更何况,中方对此完全不买账,中国在正面战场上敢于直接反击,打出稀土牌,搞出“对等措施”,让特朗普的手段真正受到制衡。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敢轻易向中国再次挥舞大棒,而是试图通过打压中国在美国的农业投资、围堵中国周边国家出口等方式“曲线封杀”。

美向14国“宣战”后,特朗普迅速调转枪口,不许中国人买美国农田

所以,特朗普向14国“宣战”也好,禁止中国人买农田也罢,本质都是“虚张声势”,看似雷霆万钧,实则退缩不前。而这场“关税剧”,可能还会一季一季地演下去,但最终结局,将取决于其他国家是否继续被牵着走,还是选择真正地团结起来,像中国那样对美说一声“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