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04日 14:47 1 cc

昨天了解到北京西城区白塔寺(妙应白塔)的建筑结构是覆钵式,今天就深入了解一下

覆钵式塔是中国佛塔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 历史渊源:起源于古代印度,造型与印度的窣(sū)堵坡相近,最初是作为埋葬佛舍利的纪念性建筑出现的。据记载,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中就已出现其造型,早期主要流传于西藏地区,后传播至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元代时随着喇嘛教的兴盛,在汉民族地区大量建造。
  • 结构组成基座: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等,其中方形最多见,多采用须弥座式建造,即方形或亚字形折线式束腰。基座半腰部位常雕有俯莲或仰莲,有的还有狮子。基座上多有台阶,称为 “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基座

  • 塔身:也称为塔肚子、覆钵、覆钵丘,形如倒扣的钵,因此得名,多为圆肚,也有做成棱角的,有的塔在塔身上开有佛龛,称为眼光门。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塔身

  • 塔脖子:又称为相轮,因叠成圆锥形的相轮最多有十三层,所以也叫 “十三天”。一般砌出奇数(七、九、十一、十三)条线条,也有的做成象征性的光面。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塔脖子

  • 塔刹:由伞盖和宝刹组成。伞盖位于十三天的上部,通常包括华盖和流苏,也有采用天地盖的造型。宝刹的形制有日月刹、金属高刹、宝珠刹等。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塔刹

  • 文化意义
  1. 宗教象征:作为埋葬舍利之地,象征着佛陀本身,是佛的象征物,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蕴含着密教对宇宙生命的崇拜精神。
  2. 权力象征:最初由阿育王建立,用以彰显其权力和统治,传入中国后,同样被统治者用作彰显权力和地位的标志,成为权力与信仰完美融合的产物。
  • 代表建筑
  • 北京妙应寺白塔:元至元八年(1271 年)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主持修建,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 北京北海永安寺白塔:位于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 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为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北京北海永安寺白塔

  • 五台山塔院寺白塔:位于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内,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塔高约 56 米,塔身洁白,造型优美。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五台山塔院寺白塔

下面这个图是不是更清楚一些:

北京导游学习第20天-覆钵式塔

来源于百度百科

最后,“窣堵坡”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文章的一开头我做了拼音标注。它是佛教术语,梵文 “stupa” 的音译,指佛塔、舍利塔,是佛教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