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反腐新闻!天津又揪出贪腐高官 长相凶神恶煞,看面相就不像好人

热点资讯 2025年05月15日 07:32 1 cc

海河的晨雾还未散尽,王婶的早点摊前已围满了买煎饼的人。有人指着手机屏幕低声说:"孙秘书长被查了。"正在摊煎饼的王婶手顿了顿,想起五年前西外环高速复工那天,穿夹克的孙建华在她摊前买了两个煎饼,说:"工程通了,以后您这生意肯定更红火。"如今高速上车流穿梭,可那个总在工地吃早餐的身影,却出现在了纪委的通报里。

反腐新闻!天津又揪出贪腐高官 长相凶神恶煞,看面相就不像好人

一、从基层走出的"攻坚者"

1966年生于河北霸州的孙建华,19岁穿上制服踏入天津政法系统。四十年间,他从基层干警成长为市委副秘书长,参与的每一个项目都带着"硬骨头"属性:大港油田周边的历史违建曾占地上万亩,207个养鱼池堵塞排水渠,群众反映强烈。2018年扫黑除恶期间,他带队启动依法整治程序,历时三个月完成清退,让被侵占多年的土地重新种上耐碱作物;西外环高速因拆迁纠纷停工五年,他牵头建立"法院+街道+企业"联动机制,逐户调解、规范执法,最终让这条"断头路"贯通,为城市发展盘活二十多亿资产;自贸区进口汽车市场曾因阴阳合同乱象频发,他推动建立"交易全程监管平台",两年内将年报警量从1800次压减至两位数。

在信访办任职时,他办公室的滨海新区地图上贴满三色便签:红色是房产证遗留问题,黄色是征地补偿诉求,蓝色是非法集资线索。每周二接访日,他总坐在大厅长条椅上,用天津话跟大爷大妈唠:"您放心,政府的政策都是为老百姓想的,有难处咱慢慢说。"那些帮群众追讨的非法集资款、推动解决的房产证,曾让他成为百姓眼中的"办实事干部"。

反腐新闻!天津又揪出贪腐高官 长相凶神恶煞,看面相就不像好人

二、被查背后的警示信号

2025年4月的通报发布后,天津同步启动了政法系统专项巡视。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企业主李师傅说:"当年孙秘书长整治汽车市场,我们终于敢签正规合同了。现在查他,说明咱政府眼里不揉沙子,不管是谁,违纪就得查。"

事实上,此次巡视重点聚焦"执法规范化"与"信访领域作风建设",正是对近年来基层治理中潜在风险的回应。正如天津市纪委监委通报中提到的"深化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孙建华案的依法推进,恰恰彰显了"制度反腐"的刚性——无论过往有多少攻坚成绩,只要触碰纪法红线,调查程序就会一查到底。这种"功过分明"的处理方式,让滨海新区的建设者们更深刻理解:推动发展的硬功夫,必须配上廉洁自律的硬作风。

反腐新闻!天津又揪出贪腐高官 长相凶神恶煞,看面相就不像好人

三、贝壳堤下的治理启示

在大港贝壳堤博物馆,四千七百年前的贝壳层层叠叠,靠碳酸钙质层牢牢粘结,抵挡住了千年海浪侵蚀。这恰如现代治理:个体的力量再强,也需制度的"钙质"凝聚。孙建华曾主导的违建整治、高速复工,本质上是落实中央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要求,而非个人能力的"独角戏"。如今他被查,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工具,若脱离监督私用滥用,即便一时建功,最终也会在纪法浪潮中"散架"。

巡视组入驻后,滨海新区同步开通了"津心办"APP举报专区,12388热线增设了政法系统专线。在自贸区办事大厅,醒目的监督二维码旁贴着标语:"发展要攻坚,廉洁要坚守。"这些举措让老百姓看到,反腐不是一阵风,而是通过完善举报渠道、强化制度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长期工程。

反腐新闻!天津又揪出贪腐高官 长相凶神恶煞,看面相就不像好人

暮色中的海河泛着金光,王婶收摊前又看了眼手机里的通报。她不知道孙建华的案件最终会如何,但知道现在家门口的违建没了,高速通了,有问题还能随时扫码举报。就像博物馆里的贝壳堤,城市的发展需要每一片"贝壳"守好自己的位置,才能筑起永不褪色的坚固长堤。

(如需反映问题,可拨打12388纪检监察举报电话,或通过"津心办"APP在线提交线索,共同守护清风正气。)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