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协同发展涌新潮】㉗ 河北:打造京津冀康养新高地

热点资讯 2025年05月13日 00:51 2 cc

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是京津冀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重要方面。系列报道《协同发展涌新潮》,今天继续聚焦"惠民实事多起来",看我省充分利用区位和生态优势,积极承接京津养老需求,加速培育壮大康养产业。

在秦皇岛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来自北京的李菊生、姚静这对老姐妹每天清晨都会做做有氧健身操,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协同发展涌新潮】㉗ 河北:打造京津冀康养新高地

北京康养老人 李菊生:

参加的活动也非常多,这安排了唱歌、跳舞、敲非洲鼓。而且我们这还有一个挺有特色的活动,就是俄语小课堂,大家一起回忆回忆我们年轻的时候学(过的)俄语,唱俄语歌曲,确实是让人心情非常非常舒畅。

这对老姐妹在这里的康养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更让她们安心的是医养融合服务:中医把脉问诊、西医定期查房、护士全天候照护,养护中心还与三甲医院开通了"急救直通车",确保急危重症老人能及时得到诊治。

【协同发展涌新潮】㉗ 河北:打造京津冀康养新高地

秦皇岛燕达养护中心养护部经理 王琳:

我们通过与北京西城区区政府的合作,对北京西城区的老人来我院入住,西城区政府每月给予600元的补贴,让老人享受到实惠。

目前,燕达养护中心已有近300位长者入住开启悠然生活,其中超三成来自京津。随着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我省先后推出涵盖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60多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环京地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越来越多成规模、有品质的养老机构渐次落地。

走进保定高碑店市前曲堤村的"桃源小筑",灰瓦白墙木栅,小桥流水人家,江南韵味十足。

【协同发展涌新潮】㉗ 河北:打造京津冀康养新高地

北京退休职工 王建华:

因为我也是从农村长大的,原来小时候家里有这么一个院子,然后退休了,想还回归这种田园生活。

去年,王建华夫妇从网上看到了"保定小院"的信息,实地探访后,他们相中了一处占地260多平方米的小院,一口气签下了20年的使用权协议,成为了首批长租住户。

【协同发展涌新潮】㉗ 河北:打造京津冀康养新高地

北京退休职工 王建华:

这个地方交通比较方便,离北京,尤其是我们房山不到50公里,大约有不到40分钟时间就到了。

2023年3月,保定市正式启动"保定小院"康养旅居项目,在涞水、涞源、易县、涿州、高碑店、定兴等17个县(市、区)建设了一批沉浸式乡村旅居场所。"桃园小筑"所属的"曲堤春晓"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协同发展涌新潮】㉗ 河北:打造京津冀康养新高地

保定小院"曲堤春晓"项目负责人 张婷婷:

除了基础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之外,小院还配套了农场,让业主在享受安静居家生活的同时还能体验农耕的乐趣。今年我们还规模化引进了中药的种植,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京津地区有康养需求人群的需要。

截至目前,保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保定小院"达到1897套,租住率高达81%。这些"保定小院"不仅让闲置资源焕发新活力,更成为京津老人"养老到河北"的"心头好"。

【协同发展涌新潮】㉗ 河北:打造京津冀康养新高地

保定市高碑店市前曲堤村副书记 王淑连:

保定小院这个项目引进到我们村之后,让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提升,还盘活了我们村不少的闲置房屋,村里有大约20多个人在小院工作,让大家伙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京津冀协同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目前,我省着力构建的"环京24县市区养老核心区"、"高铁1小时养老服务圈"、"燕山、太行山、沿海康养休闲产业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天津来河北康养老年人近47万人。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