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21日 21:22 1 cc

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边上的小国,人口不到300万,国土面积也就6万多平方公里,跟中国一个省比起来都显得不起眼,可就是这么个地方,在对华关系上搞出大动静,从允许台湾地区开设所谓代表处开始,到后来直接把中国外交官全赶走,还公开反对两岸统一。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2025年5月18日那个下午,维尔纽斯机场的离境大厅里发生的事,说难听点像一幕黑色喜剧,说好听点不过是外交关系彻底崩塌后的必然结果,最后一名中国驻立陶宛外交官拎着箱子、拿着还在有效期里的外交护照想回工作地,结果刚走到边检闸口就被拦下。

理由?一句冰冷到不能再冰冷的“外交认证失效”,这话说得既含糊又强硬,典型的“我不让你进,但我也不给你讲明白”,这位外交官只能干等几个小时,最后无奈坐飞机辗转伊斯坦布尔被动离境。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至此,维尔纽斯正式成了整个欧洲唯一一个——连一个中国外交官影子都见不到的首都,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根本不是某一天突然翻脸,而是一条早就铺好的“断交轨道”。

立陶宛就是在这几年里一步步把原本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彻底掰断,还把原本运转正常的外交渠道给拆成了废铁,尤其以前外长兰茨贝吉斯为代表的一派鹰派政客,把“反华”当成投名状一样的政治工具,用得飞起。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他们先是从签证、证件更新等各种细节上下手,让中国外交人员天天跟文书材料赛跑,后来干脆连维也纳外交公约都搬出来,直接把三名中国外交代办处人员贴上“不得欢迎”的标签赶出去。

从那以后,中国在立陶宛的代办处就像被清空了一样,立陶宛境内的中国公民想办个最基本的领事业务,都必须跑到邻国拉脱维亚,原本方便的人员联系,被人为拉开一条物理距离上的深沟,这种隔绝感,不止是地理意义的疏远,更是立陶宛主动向中国甩门的象征。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让这出荒诞剧继续发酵的,是立陶宛政界对于地缘政治的严重误读,他们似乎坚信只要自己在反华议题上冲得比谁都靠前,甚至比美国自己还激进,就能把立陶宛塑造成西方世界“对抗中国的样板国家”。

2019年新总统瑙塞达上任后,政府态度突然大变,一份毫无实证依据的所谓“国家威胁评估报告”,硬是把中国拉进了“潜在威胁”名单,随后议会通过涉港、涉疆的各种决议,仿佛立陶宛成了国际仲裁者。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最关键的一步,是2021年允许台湾当局直接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一举突破了欧洲几十年来的外交默契,也直接导致两国关系降级。

然而立陶宛幻想中的“大国回报”并没有出现,台湾当局吹得山响的2亿美元投资基金,最后真正落到立陶宛头上的竟然只有500万美元的小额贷款,这点钱对立陶宛遭受的损失来说,就跟超市退你一张五欧优惠券没区别。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美国那笔6亿美元的信贷看上去很庞大,但附带的条件令人无语——只能拿来买美国的东西,换句话说,美国趁机清库存,立陶宛成了被推上结账台的“冤大头”。

欧盟更是态度冷淡,除了象征性给些“多元化基金”,核心产业巨头反而跑得飞快,德国博世关掉立陶宛的工厂搬去匈牙利,宜家为了保住中国市场,果断减少与立陶宛木材商的合作转而找波兰,资本外撤带走的不只是订单,更带走了立陶宛工业升级的脊梁。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这一连串的现实打击,让立陶宛从“西方道德灯塔”的幻想中落回地面,企业破产、市场萎缩、物流成本暴涨、年轻人外流,整个国家被拖进了不小的经济黑洞,而政客们早期的自信,此刻变成了民众嘴里的抱怨。

当政治走在经济前面,最后买单的永远是民众,立陶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市场的缺失带来的不仅是订单流失,而是一整条产业链的断裂。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比如那家有一百多年历史、成立于1920年的乳制品品牌“杜格斯”,这家公司原本40%的产品卖到中国,工厂忙得连夜班都排不上人,但在失去中国市场后,仓库里成品堆到三层楼高,机器停摆,现金流窒息,连老员工都不得不提前退休或被迫离职。

类似的困境在整个工业链条随处可见,木材加工厂没了订单,高端激光技术企业丢了市场,中欧班列断了节点,立陶宛企业不得不绕道波兰,多花40%的物流成本。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三年间超过1300家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从4.2%飙到8.5%,年轻人要么跑去德国流水线上打工,要么端着行李在法国餐馆刷盘子,只因为国内已经留不住他们。

政府财政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维持基本运转,只能不断举债,几年的时间,国债从350亿欧元蹿到470亿,平均每个立陶宛人都背上1.3万欧元债务,甚至超过了人均年收入。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评级机构开始调低预期,把立陶宛经济前景定格在“负面”,与此同时,政府却仍在继续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继续保留那个引爆争议的“台湾代表处”名称,还试图在海底电缆事件上对中国泼脏水。

这些做法像一堵堵自建的高墙,把立陶宛套进困境的死循环里,政客手里握着几张“西方表扬信”,民众面对的却是物价上涨、工资停滞、工厂关门的现实。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所有这些代价,都是政治冒进的后果,下一步立陶宛是否有能力走出泥潭,则要看它是否愿意面对现实,而不是继续沉迷在错误的外交幻想中。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