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他曾主政过陕西、宁夏两地,女儿是海军少将,享年77岁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14日 10:18 1 cc

有这样一对父女,他们一个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挥斥方遒,一个在万里洋面上排浪扬帆,他们分别是霍士廉和霍玲。这样的父女,到底承载了怎样的国家梦?

霍士廉出身极为平凡。家里七口人挤在土窑洞里过日子,哪有什么豪言壮志?可他心里却一直燃着火。上学那会儿,他就是革命队伍的领头人,举着大旗,带着同学们贴传单、散传单、组织罢课。学校门口常常能看到他高声演讲的身影。有人嘲笑他是书呆子,可他从不在意。那时候他说:“我们不光要读书,还要拯救国家。”

而此时,日本侵略者已兵临城下,一切都变了调。霍士廉因为散发抗日传单,被通缉成了黑名单首犯。可他偏偏因祸得福,借机摘下学生帽,披上了共产党员的荣耀袈裟。他加入八路军,从山东打到豫鲁边区,过五关、斩六将,战绩赫赫。他每打下一座县城,就让附近老百姓重新过上日子。有人感叹:“这小子冲锋在前,脾气硬得像山。”

他曾主政过陕西、宁夏两地,女儿是海军少将,享年77岁

可战火之中,可不是只有硝烟,还有柔情。一次夜袭,他和战友在谷堆后遇见了一群抗联夫妻档。其中,有一个叫王杰的女连长,敌人炮火下她毫不退缩,直接抱着敌人的机枪冲了过去。霍士廉惊讶地看着她,说:“人家女孩子家,还这么桀骜。”王杰笑了:“革命面前,哪里分男女?”两人一拍即合,成了战场上的搭档,也成了彼此生命中的同伴。

可战争就是这样,下一秒你在他身边,下一秒就天各一方。霍士廉一度被困敌后,通信中断;王杰带伤撤退,没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几年后,解放大军胜利挺进沂蒙山区。两人终于在破晓前夕相拥而泣。霍士廉看着满目疮痍的山村,忽然握紧了拳头:“我们要把这山,这水,这家,全都建设起来!”王杰点头,“一起干。”

他曾主政过陕西、宁夏两地,女儿是海军少将,享年77岁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南下干部支援沿海省份,浙江就在名单上。霍士廉被任命为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后又出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他就像当年战场上的总攻指挥,一到浙江,立即带队整顿地方党政,恢复百业。他讲:“浙江的丝绸、瓯江的皮船、杭州的茶,都得打响,中国名片要重擦亮。”从滩涂改良到工厂改造,整整十六年,他跟浙江结下了不解之缘,浙江人都亲切地叫他“士廉书记”。

不过,职场如战场,总有转换阵地的一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党中央启动西部大开发的雏形建设,陕甘宁边区再次成为重中之重。霍士廉被调回西北高原,先后担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那个时候陕西黄土满眼,一条条沟壑横亘,他带着队伍大规模植树造林、修建水利、打井灌溉。宁夏腾格里沙漠边缘,他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数百万移民开垦良田,建立了上千个合作社。人们常说:“霍书记干事,像打仗一样准。”

他曾主政过陕西、宁夏两地,女儿是海军少将,享年77岁

可他从不满足于“破坏重建”,还要“和谐共生”。在宁夏,他关注回族同胞的民生文化,亲自坐上马扎,听老人们讲族规族训,问渠物产分配。于是当地回族群众纷纷称他为“人民的大叔”。一次乡村座谈会上,他听到有人抱怨:“我们老人老了,连个澡堂都没得洗。”他立刻拍板:“马上建!”洗澡的热水接通一户户,也接通了乡亲们的笑声。

这样的一生,功绩写满了半壁河山。87岁那年,他病倒了。一位老战友来看他,握着他冰冷的手说:“士廉,咱们算是为民族扛过枪,也为国家种过树,这一回回去见战友,你别有遗憾。”他微微一笑:“都完成了。最放心不下的,是玲儿的事。”说罢,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他曾主政过陕西、宁夏两地,女儿是海军少将,享年77岁

这个“玲儿的事”从小就未曾断绝。霍玲生在省委大院,常有人当面跟她说:“你爸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女孩子家,最好别学他那一套。”母亲更是护犊子:“玲儿,读好书就行,爹妈替你扛枪。”可霍玲心里总咯噔一下:她总觉得自己不是好好念书就能平息的。

她盯上了哈尔滨军工学校。那是一座冰城里的钢铁工厂摇篮,毕业生都能一脚迈进军界核心。17岁那年,她趁着父母上京开会,偷偷报了名。父母发现时,她已经在零下二十度的机房里透着白气干训了。教官一脸赞许:“姑娘,你腿都冻僵了,还咬牙坚持,见过有骨气的。”霍玲笑得嘴都歪了:“我爹抗日救国,还有个女儿装公主?”

他曾主政过陕西、宁夏两地,女儿是海军少将,享年77岁

汗水见证了她的成长。她学过弹射座椅、潜水呼吸器,也学过舰载雷达操作。有人算过,她的手一定最硬,一次次把爆破弹头拆装给同学看。毕业那年,她做到了全系第一。入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她在北海舰队当情报参谋,用“火花带闪电”的速度整合目标信息,协助指挥官精准打击。有人感叹:“这姑娘比风还快。”

一路提干,一路创新。她提出“信息化支援与传统打击并重”的方案,打破了当时海军单一火力输出的格局。几年后,她成为海军副参谋长,随后破格晋升为海军少将。那是为数不多的女少将,她站在舰桥上,望着大海,用足音向未来下命令:“前进!”

退役后,她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投身公益。她创建了海军退役军人事务促进会,为退伍老兵争取福利、开设心理咨询室。她说:“退伍不是终点,服务才有新起点。”每年重阳节,她都会带队到烈士陵园扫墓,替父亲战友点香。老人们哭着喊:“霍少将回来了,比咱们盼儿子还盼!”

今年四月,霍玲已然与世间告别。她走得很安详,像是睡去,嘴角还挂着笑。有人问同事:“她最骄傲的是什么?”答案是:“有个叫中国的国家。”

从土窑洞到大海,从革命战场到建设前沿,这一家父女用一生,书写了民族的脊梁。有个疑问:一个是挥斥千军的大将,一个是披星戴月的女将,他们的传奇,究竟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也许,答案就在那条通向长安的黄土路和万里洋面上那一束破浪前行的风中。

参考资料: [1]《浙江革命史·浙江英模志》 [2]《西部开发与陕甘宁边区建设史料》 [3]《中国海军志·现代海军将领卷》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