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遗忘的人间炼狱!除俄乌战争, 一场伤亡更大的战争已打了两年多了!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11日 23:06 1 admin

当世界聚焦乌克兰冲突与加沙局势时,苏丹内战已持续两年多。这场战争烈度极强,死亡人数超百万,大量民众死于刀砍、饥饿或被贩卖为奴隶。

遗忘的人间炼狱!除俄乌战争, 一场伤亡更大的战争已打了两年多了!

苏丹问题由来已久,需从历史背景说起。如今存在两个苏丹国家,南北苏丹曾为一体,但南北方在人种、信仰、风俗上差异显著:北方以阿拉伯人为主,南方以黑人部落为主,双方长期不和。

尽管资源丰富,但自1956年苏丹独立后,内战频发,前后造成数百万人死亡。2005年,双方在美国调停下停火分家,南方成立南苏丹。非洲生育率较高,人口损失很快得到补充,但南北苏丹的发展均陷入困境。

石油产地划归南苏丹后,北苏丹(现通常简称苏丹)政府财政状况急剧恶化。总统巴希尔执政30年,被认为具备非洲独裁者的诸多负面特质,最终于2019年被两名手下推翻。

这两名推翻者分别是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陆军总司令布尔汉,以及其副手、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达加。

遗忘的人间炼狱!除俄乌战争, 一场伤亡更大的战争已打了两年多了!

布尔汉

前者相当于国防军司令,后者为民兵组织头目,双方装备水平相近,成员多为当地民众,且均涉足军队经商,控制着金矿等资源,同时分别获得伊朗与沙特的援助,实力势均力敌。

2019年巴希尔倒台后,二人分别成为苏丹一号、二号人物,但苏丹形成“两个互不隶属军队共存”的畸形权力结构,为冲突埋下隐患。

遗忘的人间炼狱!除俄乌战争, 一场伤亡更大的战争已打了两年多了!

此前苏丹与中国关系良好,中国企业在当地参与开矿、筑坝、基建等大量项目,两支武装力量均从中获利,实力持续扩张。

国际社会曾试图调解,推动双方向文官政府交权,但二人都不愿放弃军队与财权,谈判破裂后最终兵戎相见。

2023年4月15日,苏丹内战爆发,这场冲突被称为“低配版俄乌战争”。

遗忘的人间炼狱!除俄乌战争, 一场伤亡更大的战争已打了两年多了!

俄乌战场的导弹、重炮、无人机等武器在苏丹均有出现,但高科技装备占比不高,主力仍是苏制步枪与砍刀。

快速支援部队出身民兵,擅长巷战;正规军则拥有空军与重武器。双方在人口千万的首都展开激烈对抗,重炮对轰、战机空袭、枪械互射与近距离砍刀搏斗交织,战斗缺乏战术章法,陷入长期拉锯战。

战前苏丹有大量中国公民及中方项目,战争爆发后,中国公民全部撤离,相关项目被迫搁置。

关于“西方挑起内战以搅黄中方项目”的说法,因缺乏可靠信息支撑,暂不做评价。冲突双方背后均有外部势力支持:

一方有沙特、土耳其、埃及等国背书,另一方则获得瓦格纳集团、阿联酋、伊朗的援助,劣势方总能及时获得支援,导致战事持续至今。

瓦格纳集团是俄罗斯在非洲的重要业务抓手,在非洲多国发展成熟。

它为面临内战或西方压力的政权(如中非共和国、马里)提供军事训练、作战支持与总统卫队保护,作为回报,获得当地金矿、钻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特许权。

巴赫穆特战役后,瓦格纳头目普里戈任兵变失败身亡,集团被俄罗斯国防部收编,工作重心重回非洲,中非共和国已成为其重要据点。

目前中非局势持续动荡,中国大使馆已发布预警,提醒华人切勿离开首都。瓦格纳在苏丹业务规模庞大,控制多处金矿,内战爆发后选择支持快速支援部队。

更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特种部队为打击瓦格纳,也已进入非洲开展活动,破坏其金矿运营。

苏丹内战与多数非洲内战一样混乱,双方均无明确正义性,死亡人数难以精准统计。

苏丹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为几万,且开战后勤久未更新;英国方面推测实际死亡人数接近百万,与俄乌战争死亡规模相当。

非洲内战的高死亡率与当地特点密切相关: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行事极端,类似卢旺达大屠杀(三个月死亡超百万人)的惨剧并非个例。

苏丹内战中,AK47与砍刀是主要武器,杀伤效率极高。

遗忘的人间炼狱!除俄乌战争, 一场伤亡更大的战争已打了两年多了!

达尔富尔地区曾爆发激烈战斗,快速支援部队久攻不下后实施围城,通过无人机与重炮持续轰炸,导致该地区与外界失联18个月。

近期该地区被攻占,但具体状况未知。战争导致大量尸体无法及时掩埋,叠加高温环境,疾病与瘟疫蔓延。

苏丹生育率未受战争影响,但婴儿夭折率极高,人道救援难以进入,即便进入也常被军阀劫掠。

目前苏丹流离失所人数已超1000万,80%的医院关闭,剩余医院缺医少药,小病易演变成绝症,生育成为高风险行为。

近期发生的法西尔妇产医院屠杀事件震惊世界,快速支援部队杀害了四五百名孕妇。

苏丹国内部落与宗教团体众多,彼此缺乏共同体认同,将对方视为“外国人”,俘虏往往遭到屠杀。

法新社近期通过卫星捕捉到快速支援部队攻占一座城市后的屠杀行为,凸显战乱中民众的悲惨处境。

战争持续的核心原因

  1. 民众缺乏选择空间:民众居住在某一方控制区,必须依附该势力生存。双方均控制核心资源与走私路线,能提供工作机会,加入武装成为许多人获得食物的唯一途径。正规军掌控政府体系,可发放薪水,对年轻人而言,当兵是重要收入来源;若拒绝当兵,可能遭到武装力量洗劫,“打不过就加入”成为无奈的生存策略。
  2. 信息封锁与舆论操控:冲突地区通讯中断,民众只能接收控制者传递的信息。正规军称对方为“野蛮土匪”,民兵部队指责对方是“腐败旧势力”,片面宣传加深了双方对立。
  3. 仇恨与恐惧绑定:家庭成员在战争中丧生后,幸存者往往会对敌方产生刻骨仇恨,进而死心塌地追随某一方。
  4. 长期动荡形成的扭曲依赖:苏丹自1956年独立以来,已发生十几次兵变,冲突与军事统治成为许多年轻人认知中的“常态”。长期动荡让部分民众对军事集团产生扭曲依赖,认为即便无法过上好日子,强大的军事力量也能提供基本安全感,且若己方获胜,未来可能获得功勋与回报。

国际社会忽视苏丹内战的原因

  1. 地缘战略价值低:苏丹并非北约边界、世界粮仓,也不牵动中东石油与全球犹太群体利益。南北分家后,90%的资源划归南苏丹,进一步降低了其对大国的吸引力。
  2. 介入成本高于收益:对大国而言,苏丹战局走向无关紧要,介入冲突的成本远高于潜在收益。
  3. 冲突方缺乏道德正当性:双方均为沾满鲜血的军阀与独裁者,国际社会支持任何一方都难以在道德上立足。
  4. 代理人战争加剧调解难度:阿联酋、伊朗、埃及等地区大国各自支持一方,使苏丹内战成为代理人战争,国际社会缺乏有效调解杠杆。
  5. 媒体关注疲劳:乌克兰战争与巴以冲突已耗尽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与同情心,灾难“通货膨胀效应”下,更严重的惨剧需要更强冲击才能引发关注。
  6. 种族偏见影响报道:国际媒体对非洲黑人冲突的关注度远低于白人地区冲突。
  7. 人道援助难以落地:联合国的募捐呼吁多数未兑现,富国认为苏丹局势是“无底洞”,投入资金无法改变战局,且缺乏实际收益。只要战火不蔓延至邻国、不影响红海航运,国际社会便倾向于“视而不见”。

苏丹内战的惨剧凸显了和平的珍贵。平静与和平是人类社会最奢侈的财富,不仅因为历史上长期和平极为稀少,更因为它需要无数人主动守护。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是对战乱地区民众命运的深刻共情。

#社会百态##国际##战争##时事热点头条说##上头条 聊热点##军事##社会##俄乌战争#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