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7日 23:43 1 cc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真的决定了?”李军放下手中的茶杯,他看着对面收拾行李的女人。

陈雪停下手里的动作,回头看了他一眼:“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李军的胸口。

十二年后,当李军再次踏进省城师范大学的校门时。

他怎么也想不到,命运会在这里给他开一个如此巨大的玩笑。

01

1996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县城机械厂的梧桐叶还没完全绿透,李军就已经在车间里忙得满头大汗。

他今年二十三岁,在厂里当技术员已经两年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维修那些老旧的机器,偶尔画几张图纸。

下午五点半,下班的铃声准时响起。

李军脱下工作服,洗了把脸,骑上那辆二八自行车往镇上赶。

镇上的小学离县城有十五里路,他要去接妻子陈雪下班。

陈雪比他小一岁,高中时就是班里的尖子生,毕业后在镇上当小学老师。

两人是高中同学,谈了三年恋爱,1994年结的婚。

“今天怎么这么晚?”陈雪站在学校门口,手里拿着一摞作业本。

“厂里的注塑机又坏了,修了一下午。”李军下了车,接过她手里的作业本。

“那台机器多少年了?”

“八几年的老古董,零件都找不到配的。”

两人推着车子,说着话,并排走着。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夕阳西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回到家,李军生火做饭,陈雪在一边改作业。

他们租的是个小院子,两间房,月租金二十块钱。

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吃饭的时候,陈雪突然说:“军哥,我想考大学。”

李军夹菜的手停了一下:“考大学?”

“嗯,成人高考。”陈雪放下筷子,“我打听过了,可以考师范大学的中文系。”

“你现在不是已经在当老师了吗?”

“小学老师能有什么前途?”陈雪的眼睛亮了起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可以当中学老师,工资高,待遇也好。”

李军点点头:“那你就考吧,我支持你。”

从那天开始,陈雪晚上就不再陪李军看电视了。

她在桌子上铺开复习资料,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

李军看她辛苦,主动包揽了所有家务活。

“你也看会儿书吧。”陈雪有时候抬起头,看到李军在一边发呆。

“我看什么书?那些东西我又看不懂。”李军笑笑,“你看你的,我洗碗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陈雪越来越专注于学习,话也越来越少。

李军有时候想跟她聊聊天,她总是说:“别闹,我在看书。”

1996年8月,高考成绩下来了。

“过了!过了!”陈雪拿着录取通知书冲进院子,“我考上了省城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军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她兴奋的样子,也跟着高兴起来:“真的?让我看看。”

陈雪把通知书递给他,上面印着“省城师范大学”几个大字,红色的印章特别鲜艳。

“九月份就要开学了。”陈雪抢回通知书,“我要去买几件新衣服,还要准备行李。”

“行,你需要什么我们就买什么。”李军擦擦手,“正好厂里这个月发了奖金。”

接下来的几天,陈雪忙着准备上学的东西。

她把所有的书都整理出来,该带的带,该送人的送人。

李军在一边帮忙收拾,但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小雪,你上学去了,我一个人在家怎么办?”李军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

“你想怎么办?”陈雪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

“我是说,我们两地分居,这样不太好吧?”

“那有什么办法?你总不能跟我一起去上大学吧?”

李军被她这话说得有些尴尬:“我的意思是,要不你别去了,在镇上当老师也挺好的。”

陈雪的脸色变了:“李军,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你让我别去?”

“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陈雪把手里的衣服扔到床上,“你就是见不得我比你强,是不是?”

“我没有...”

“你有!”陈雪的声音提高了,“从我说要考大学开始,你就不高兴。表面上说支持我,心里巴不得我考不上!”

李军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他确实不希望陈雪离开,但他从来没想过要阻止她。

02

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很紧张。

陈雪继续准备行李,李军在一边帮忙,但谁也不主动说话。

开学前一周,陈雪把最后一件衣服装进箱子里,然后转身看着李军:“军哥,我们离婚吧。”

李军愣住了:“什么?”

“我说,我们离婚吧。”陈雪的声音很平静,“我要去上大学了,你还留在这个小县城。四年以后,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差距?什么差距?”

陈雪坐在床边,“军哥,我们不是一路人。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知道,但那时候觉得两个人有感情就够了。现在我明白了,光有感情是不够的。”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李军感觉脑袋嗡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碎了。

“你...你是认真的?”

“我是认真的。”陈雪站起来,“与其以后更痛苦,不如现在就结束。”

李军张张嘴,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第二天,两人去了民政局。

办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问:“确定要离婚?”

“确定。”陈雪回答得很干脆。

李军在离婚证上签了字,手有些颤抖。

从民政局出来,陈雪说:“军哥,对不起。”

李军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帮她把行李搬到了车站。

汽车启动的时候,陈雪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军哥,你要好好的。”

李军点点头,看着汽车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陈雪走后,李军一个人住在那个小院子里。

房子突然变得空荡荡的,连脚步声都有回音。

厂里的同事们很快就知道了他离婚的消息。

有人安慰他,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李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他每天机械地上班下班,回到家就喝酒,喝到醉了才能睡着。

一个月后,李军的父亲来看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父亲看着满屋子的酒瓶子,“人活着总得有个奔头。”

“我还有什么奔头?”李军趴在桌子上,醉眼蒙眬。

“要不,你去当兵吧。”父亲突然说。

“当兵?”

“我有个老战友在部队里当团长,他说现在部队缺技术人才。你在厂里当技术员这么多年,去部队正好用得上。”

李军抬起头,看着父亲:“当兵能干什么?”

“能让你重新做人。”父亲的语气很严肃,“部队是个大熔炉,什么样的人进去都能练出来。你现在这样消沉下去,早晚得毁了。”

李军想了想,点点头:“好,我去。”

1996年12月,李军告别了县城机械厂,踏上了开往东北的火车。

火车开了两天一夜才到达目的地。

李军下了车,看到站台上站着一个穿军装的人,手里举着一块牌子:“新兵接站”。

“同志,你是来当兵的?”那个军人走过来问。

“是的,我叫李军。”

“我是三连的班长王海,负责接新兵。来,把行李给我。”

王海接过李军的行李,两人走出车站。

外面停着一辆军用卡车,车厢里已经坐了十几个新兵。

“上车吧,到部队还有两个小时的路程。”王海说。

卡车开动了,李军坐在车厢里,看着窗外的雪景。

这里的雪比县城的要厚得多,整个世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第一次来东北吧?”坐在他旁边的一个新兵问。

“嗯。”李军点点头。

“我也是,我是从南方来的,叫张亮。你呢?”

“李军,中原人。”

“为什么想到来当兵?”

李军想了想:“想换个环境。”

03

到了部队,李军被分配到三连二班。

班长王海把他领到宿舍,指着一个上铺说:“这是你的床位。”

宿舍里住着八个人,除了李军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

他今年二十三岁,在他们中间显得有些老。

“新来的?”一个战士问。

“对,李军。”

“我叫刘强,河北人。这是小马,这是老孙...”

李军一一跟大家握手。

这些年轻人看起来都很友善,但李军还是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晚上熄灯后,李军躺在床上睡不着。

他想起了陈雪,想起了那个小院子,想起了以前的生活。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只能被逼着往前走。

新兵连的生活比李军想象的要苦得多。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步、做操、训练,一直到晚上九点才能休息。

起初,李军的体能跟不上其他人。

他毕竟已经二十三岁了,而且在工厂里干了几年,身体素质不如那些刚从农村来的小伙子。

“李军,你行不行啊?”训练的时候,班长王海经常这样问他。

“我行。”李军咬着牙说。

他确实很拼命。

别人训练一个小时,他就训练两个小时。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别人做一百个俯卧撑,他就做两百个。

很快,他的成绩就追了上来。

三个月的新兵连结束后,李军被分配到了一营二连。

连长叫赵刚,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兵,看起来很严厉。

“听说你在地方上当过技术员?”赵刚翻看着李军的档案。

“是的,连长。”

“那正好,连里的那台发电机老出毛病,你去看看能不能修好。”

李军接过工具箱,来到发电机房。

这台发电机是八十年代的产品,跟他在厂里见过的差不多。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连长,修好了。”两个小时后,李军向赵刚报告。

赵刚过来试了试,发电机运转正常。

他满意地拍拍李军的肩膀:“不错,以后连里的机械设备都归你管。”

从那以后,李军在连里的地位开始不同了。

不仅因为他的技术,更因为他训练刻苦,从不偷懒。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大洪水。

李军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立即开赴灾区参加抗洪抢险。

“同志们,这次任务很艰巨。”出发前,团长做动员,“大堤随时可能决口,我们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李军听着团长的话,心里并没有害怕。

从陈雪离开他以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到了灾区,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洪水滔滔,大堤岌岌可危。

李军和战友们没日没夜地扛沙袋、堵决口,一干就是半个月。

那天夜里,李军正在大堤上巡逻,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有人掉水里了!”

他顺着声音跑过去,看到洪水中有个年轻人在拼命挣扎。

李军二话不说,跳进了浑浊的洪水中。

水流很急,李军好不容易才游到那个年轻人身边。

“别动,我来救你!”李军抓住他的胳膊,拼命往岸边游。

经过一番努力,李军终于把那个年轻人救上了岸。

“谢谢,谢谢你!”年轻人趴在地上大口喘气,“我叫王明,是北京来的大学生志愿者。”

“不用谢,应该的。”李军也累得够呛,“你怎么会掉到水里?”

“我想去对岸看看情况,没想到脚下一滑...”王明不好意思地说,“要不是你,我就完了。”

“没事就好。”李军站起来,“以后小心点,这水太危险了。”

这次抗洪抢险,李军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他真正融入了部队这个大家庭。

04

2006年,李军被调到边防团,在中朝边境执勤。

边防线上的生活更加艰苦,李军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他喜欢那种简单纯粹的日子,不用想太多,只要完成任务就行。

又过了一年,李军被提拔为连长。

这时候,他已经在部队待了十一年,从一个迷茫的青年变成了成熟的军官。

次年秋天,李军接到上级通知,要选派优秀军官到地方大学进修。

“李军,组织上决定让你去参加这次进修。”团长找他谈话,“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好好珍惜。”

“是,首长。”李军立正回答。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进修的地方是省城师范大学,为期半年。你去收拾一下,下周就出发。”

李军听到“省城师范大学”这几个字,心里猛地一跳。

他没想到,十二年后,命运会让他重新回到这个地方。

这些年来,李军很少想起陈雪。

偶尔想起,也只是当作一段过去的回忆。

他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是否还在那所大学,是否已经有了新的生活。

但现在,他就要去她曾经上学的地方了。

回到宿舍,李军开始收拾行李。

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涯,他的东西不多,一个行李包就装下了。

“连长,你这次去进修多长时间?”副连长问。

“半年。”李军折叠着军装,“连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连长。你就安心去学习,争取多学点东西回来。”

李军点点头,把军装放进包里。

明天,他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十二年的地方,去面对一个未知的未来。

他不知道在那个城市,在那所大学里,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是平静的学习生活,还是命运的再次安排?

从边防团到省城,李军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

这是他十二年来第一次重新踏上这片土地。

火车进站的时候,李军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十二年过去了,这里变化很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也比以前宽阔了许多。

李军穿着便装,背着一个包,从火车站出来。

部队给他安排的住宿在学校附近的招待所,他先去办了入住手续,然后才到学校报到。

省城师范大学坐落在城市的东郊,占地面积很大。

李军走进校门,看着校园里的梧桐树,忽然想起十二年前送陈雪到车站的那个下午。

“同志,请问你是来进修的军官吗?”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问。

“是的,我叫李军。”

“跟我来吧,先去办报到手续。”

工作人员领着李军来到办公楼,给他办了各种手续,发了听课证和图书证。

“你们的课程安排在这里。”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张表格,“主要是管理学、心理学、还有一些军事理论课程。”

李军看了看课程表,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上午,下午是自习时间。

“需要我带你熟悉一下校园吗?”工作人员问。

“不用了,我自己转转就行。”李军说。

05

办完手续,李军在校园里闲逛。

这是一个古老的大学,建筑都很有历史感。

他走过教学楼,走过实验楼,最后来到了图书馆。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图书馆是一栋四层楼的建筑,门前有一片小广场,种着几棵银杏树。

李军站在树下,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十二年前,陈雪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的吧?她坐过哪个教室,去过哪个图书馆,走过哪条小路?

李军正想着,忽然有人从图书馆里出来,一头撞在了他身上。

“对不起,对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

李军抬起头,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着白色的衬衫,黑色的长裙,头发扎成马尾。

她手里抱着一摞书,因为撞到人,书散落了一地。

李军愣住了。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陈雪。

十二年不见,陈雪变化很大。

她比以前丰满了一些,皮肤也没有以前那么白皙,依然很漂亮。

最大的变化是她的气质,看起来更加成熟和知性了。

“李军?”陈雪也认出了他,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小雪...”李军张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两人就这样站在图书馆门前,看着对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你怎么会在这里?”陈雪先开口了。

“我来进修。”李军蹲下来,帮她捡散落的书,“你呢?”

“我在这里当老师。”陈雪的声音有些紧张,“中文系的讲师。”

李军把书递给她,两人的手碰了一下,都像触电一样缩了回去。

“你...你还好吗?”陈雪问。

“还好。”李军看着她,“你看起来很不错。”

“谢谢。”陈雪低下头,“你现在...”

“小雪,你在这里啊。”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

李军和陈雪都转过头,当他看清男人的脸后心里猛地一震。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过来,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看起来很斯文。

“这是我爱人,王明。”陈雪介绍说,“这是...我的老同学,李军。”

王明热情地伸出手:“你好,我是王明,也在学校工作,教育系的。”

王明?这个名字他好像在哪里听过。

“你也是师范大学毕业的?”王明问。

“不是,我是来进修的军官。”李军说。

“军官?”王明的眼睛亮了,“太好了,我最敬佩军人了。对了,你是哪个部队的?”

“边防团。”

“边防团?那你一定参加过抗洪抢险了?”王明显得很兴奋,“98年抗洪的时候,我也去过灾区当志愿者,还被一个军人救过命呢。”

李军心里一跳,仔细看着王明的脸。

十年过去了,王明变化很大,李军还是认出了他。

“你是北京来的大学生志愿者?”李军试探着问。

“对对对!”王明激动起来,“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也参加了那次抗洪?”

李军看了看陈雪,她的脸色变得很奇怪。

“是的,我参加了。”李军说。

“那太好了!”王明握住李军的手,“同志,你辛苦了!要不是你们,我们这些老百姓不知道要遭多大的罪。”

李军看着王明热情的样子,心情很复杂。

他没想到,当年救的那个大学生,竟然成了陈雪的丈夫。

06

晚上六点,三人在一家川菜馆见面,王明点了几个菜,还要了一瓶白酒。

“来,老同学,我们先喝一杯。”王明举起酒杯,“为我们的重逢干杯。”

三人碰了杯,气氛有些微妙。

陈雪几乎不怎么说话,李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王明一个人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聊着。

“军哥,我能这么叫你吧?”王明喝了点酒,话更多了,“说起来,我这辈子最感激的就是军人了。”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王明又倒了一杯酒,“98年抗洪的时候,要不是一个军人救了我,我早就没命了。”

李军放下筷子,看着王明:“那你还记得救你的那个军人长什么样吗?”

“当然记得!”王明点头,“时间过去十年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恩情。”

王明说着,突然停了下来,仔细看着李军:“咦,你怎么...”

李军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你该不会就是...”王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是我。”李军点了点头。

王明愣了几秒钟,然后突然站了起来,抓住李军的手:“真的是你?真的是你救了我?”

“是我。”李军说。

王明的眼圈红了,他紧紧握着李军的手:“恩人啊!我找了你十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陈雪坐在一边,脸色变得很复杂。

她看看李军,又看看王明,不知道该说什么。

“当年我问过很多部队,想找到你道谢,但都没有找到。”王明激动地说,“没想到老天有眼,让我们在这里重逢了。”

“不用这样,当时情况紧急,换了任何一个军人都会这么做的。”李军说。

“不,不一样。”王明摇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个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吃完饭,三人一起走出饭店,李军走在夜晚的街道上。

他没想到,重逢会是这样的情况。

陈雪嫁给了他当年救过的人,而王明还不知道他和陈雪的过去。

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巧合?李军不知道。

他只知道,事情变得复杂了。

第二天早上,李军去上课的时候,在教学楼门口遇到了陈雪。

“李军。”陈雪叫住了他。

“有事吗?”李军停下脚步。

陈雪看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人,才低声说:“我想跟你谈谈。”

“谈什么?”

“关于昨天的事情。”陈雪的声音有些紧张,“能不能请你...不要告诉王明我们以前的关系?”

李军看着她:“为什么?”

“因为...因为这对谁都没有好处。”陈雪咬咬嘴唇,“王明是个很单纯的人,如果他知道我们曾经是夫妻,会很难受的。”

“那你呢?”李军问,“你就不难受吗?”

陈雪沉默了一会儿:“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现在都有各自的生活,没必要再纠缠过去。”

李军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

十二年前,她提出的离婚;十二年后,她要求隐瞒过去。

她总是这样,总是为了自己的安稳而做出选择。

“好吧。”李军点头,“我答应你。”

“谢谢。”陈雪松了一口气,“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公平,但是...”

“没关系。”李军打断了她,“你不用解释。”

从那以后,李军开始有意避开陈雪。

校园很大,他选择在不同的地方吃饭,在不同的时间去图书馆,尽量减少碰面的机会。

07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军的进修课程已经过去了大半。

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见识了很多新的理念。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和陈雪的这些偶遇。

有一天晚上,李军在校园里散步,看到陈雪一个人坐在湖边的亭子里。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李军走过去问。

“王明又去开会了,我出来透透气。”陈雪看着湖水说。

“他经常开会?”

“嗯,最近学校有个什么项目,他很忙。”陈雪说,“你快要结业了吧?”

“还有一个月。”李军坐在她旁边,“你会想念这段时间吗?”

陈雪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湖水。

“小雪,你后悔吗?”李军忽然问。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什么?”

“后悔当年的选择。”

陈雪转过头看着他:“你呢?你后悔吗?”

“我不知道。”李军说,“如果当年我们没有离婚,可能我现在还在县城机械厂当技术员,你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那你是觉得离婚是对的?”

“我觉得...”李军想了想,“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当年太年轻,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合适。”

“现在你知道了吗?”陈雪问。

李军摇摇头:“还是不知道。”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谁也没有再说话。

湖水在夜色中轻轻地流淌,远处传来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半个小时后,陈雪站起来:“我该回去了。”

“嗯。”李军也站了起来,“我送你。”

“不用。”陈雪摇头,“你还是不要送我了。”

李军点点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进修的最后一个月,李军更加专心于学习。

他很少再主动去找陈雪,也尽量避免和王明碰面。

他知道,再过几周,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部队去。

这段插曲即将结束,他们又会回到各自的轨道上。

结业典礼的前一天,王明找到了李军。

“军哥,明天你就要走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到我家来吃饭。”王明说,“小雪已经准备了一桌好菜。”

李军想推辞,但王明坚持不肯,最后他只好答应了。

晚上,李军来到王明家。这是他最后一次来这里,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陈雪。

“军哥,这半年多谢你的照顾。”王明举起酒杯,“我敬你一杯。”

“应该是我谢谢你们。”李军也举起杯子。

“说什么谢不谢的。”王明喝了一口酒,“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们是一家人。”

陈雪在一边静静地吃菜,偶尔和李军对视一下,但很快就移开了目光。

“对了,军哥,你回部队以后有什么打算?”王明问。

“继续当我的连长。”李军说,“可能过几年会有新的调动。”

“一定要保持联系。”王明说,“有机会的话,我和小雪去看你。”

“好。”李军点头。

吃完饭,王明又拿出一个礼品盒:“这是小雪给你准备的。”

李军打开一看,是一套茶具。

“谢谢。”李军看了看陈雪,“太破费了。”

“应该的。”陈雪说,“你在部队条件艰苦,有空的时候喝喝茶,对身体好。”

李军收下了茶具,心里很复杂。这可能是陈雪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了。

临走的时候,王明要送他,被李军拒绝了。

“小雪,你送送军哥吧。”王明对陈雪说。

“不用......”李军刚要说不用,陈雪已经站了起来。

“我送你到楼下。”陈雪说。

08

两人走出房门,在楼梯间停了下来。

“李军,谢谢你。”陈雪说。

“谢我什么?”

“谢谢你守住了我们的秘密。”陈雪看着他,“也谢谢你这么多年来的成长。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我很高兴。”

“你也是。”李军说,“你实现了当年的梦想。”

“是吗?”陈雪笑了笑,“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确定。”

“为什么?”

“因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却发现它并不是真正想要的。”陈雪看着楼下,“李军,你说人为什么总是这样?总是在得到以后才后悔,在失去以后才珍惜?”

李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算了,不说这些了。”陈雪摇摇头,“你要好好的。”

“你也是。”李军说。

两人就这样告别了。

李军走出楼道,回头看了看陈雪站在楼梯间的身影,然后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李军参加了结业典礼,然后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在火车站,他给王明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要走了。

“军哥,一路顺风。”王明在电话里说,“记得保持联系。”

“好的。”李军说。

挂了电话,李军拿起行李包,准备进站。

“李军。”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军转过身,看到陈雪站在不远处。

“你怎么来了?”李军问。

96年妻子考上大学跟我离婚,我伤心去当兵,12年后提干竟意外重逢

“我来送你。”陈雪走过来,“王明还在开会,不知道我来了。”

“你...”

“我只是想跟你说声再见。”陈雪打断了他,“好好的再见。”

李军看着她,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再见。”

“再见。”陈雪也点了点头。

李军转身走向检票口,没有再回头。

他知道,这一次的告别,可能就是永远的告别了。

火车启动的时候,李军透过车窗看着这个城市。

半年前,他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这里;半年后,他带着更复杂的心情离开。

他想起了十二年前送陈雪上车的那个下午,想起了刚才在车站的告别。

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在重复着相遇和分离,只是每一次的意义都不相同。

火车越开越快,城市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李军闭上眼睛,让自己不再想这些。

他要回到部队去,回到那个简单纯粹的世界。

在那里,他不需要面对这样复杂的感情,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每个人都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没有人受到伤害,没有人需要作出痛苦的选择。

但是在内心深处,李军知道,这段经历会成为他生命中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片段。

不是因为重燃了什么感情,而是因为它让他明白了,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不是人找不回来,而是那种年轻时候的爱情,再也找不回来了。

火车继续向前开着,载着李军回到他的世界。

而在那个城市里,陈雪也回到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的故事,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也许多年以后,他们还会想起这段重逢的经历。

但那时候,一切都会变成回忆,变成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短暂地出现,然后归于平静。

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平凡而真实,复杂而简单。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偶尔回望,更多的时候向前看。

李军回到了边防团,继续着他的军旅生涯。

陈雪继续在大学里教书,过着她的知识分子生活。

两个人的生活轨迹重新分开,就像十二年前那样。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都成熟了,都明白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责任。

他们学会了接受,学会了放下,学会了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也是生活的智慧。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