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30日 04:04 1 cc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康康

乾隆三十五年,,紫禁城的宁静被一封来自遥远蒙古草原的密信彻底打破。信是诚亲王允祕收到的,写信人是他的亲生女儿,那位被乾隆皇帝赐婚给东土默特部王爷之子的和硕格格。

信的内容,足以让任何一位父亲心惊胆战:有人下毒,目标正是她。

看到信的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可随着调查深入,竟然将大清帝国脆弱的司法神经差点扯断!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家门里的毒药

这场事故的伏笔,其实早在十一年前,乾隆皇帝大笔一挥,亲自为自己的叔叔允祕的女儿指婚时,就已经埋下了。

这桩婚姻的本质,从来就不是两个年轻人的结合,而是大清国策中“满蒙联盟”这盘大棋上的一颗棋子。

清朝的法令写得明明白白,宗室格格们,优先的归宿就是蒙古王公之家,用血缘的纽带,去巩固帝国的边疆。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然而,制度的残酷之处,在于其并不会考虑个体的悲剧,当养尊处优的格格带着皇族的骄矜远嫁而去,在她眼中,婆家不过是边疆的蛮夷。

她看不起丈夫,与公婆的关系也闹得极僵。而她的丈夫,额驸纳逊特古斯,作为土默特右翼旗王爷哈穆噶巴雅斯呼朗图的儿子,也并非善类。

于是他沉湎于酒色,整日与戏子厮混,婚姻早已名存实亡。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就这样,时间一长,这对夫妻的关系,可以说已经“毒化”到了极点。格格的善妒和额驸的放荡,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当格格放出狠话,说要回京告御状,让他丢官败爵时,额驸挤压多时的不满终于凝聚成了一个恶念——毒死她!找了个机会,他将砒霜混入了一盘加了葱蒜的肉馅饽饽里。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巧合的是,由于夫妻二人互相不熟悉,额驸压根不知道格格天生不爱吃葱蒜。于是她看都没看就随手赏给了身边的五个丫鬟。结果丫鬟们就倒霉了,一个个相继倒下,腹痛如绞,指甲发黑,口吐白沫。

见此情景,格格立马反应过来,不过远在蒙古的她却不敢张扬,只能秘密写信给乾隆求助。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真相是个变量

巧合的是,当格格的求救信抵达京城时,她的丈夫纳逊特古斯正巧因为年班朝觐,人就在北京。这给了乾隆皇帝一个不动声色处理问题的机会。接到报案后,乾隆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异样。他甚至还设宴款待了这位来自蒙古的额驸,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但在平静的表面之下,帝国的机器已经悄然启动。乾隆秘密派遣户部侍郎索琳和刑部侍郎博清额,星夜赶往蒙古调查此案。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这第一轮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啼笑皆非。索琳等人递上来的报告,将这起谋杀未遂案,轻描淡写地定性为了一场“误杀”。

他们的结论是,仆人赛哈赖本想毒死自己的丈夫,结果忙中出错,把有毒的饽饽错送给了格格。

这个结论简直是在侮辱所有人的智商,却又完美符合地方官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行事逻辑。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他们或许以为,一个丫鬟的死,加上格格本人安然无恙,足以用这种方式和稀泥,既不得罪蒙古王公,又能给皇室一个交代。

他们显然低估了乾隆。皇帝看到奏报后勃然大怒,斥责索琳办事不力,草率定案。乾隆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案情本身,更是因为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威被敷衍和挑战。

他立刻下达第二道谕旨:将所有涉案人员,包括额驸纳逊特古斯、仆从赛哈赖、管家积兰泰等人,全部押解至京城。案件的性质,也从一个地方刑事案件,升级为由皇帝亲自督办的御案。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京城的审理,由大学士尹继善和刘统勋这两位帝国重臣亲自操刀。压力之下,真相开始呈现出它极不稳定的那一面。审讯过程中,一度还牵扯出了一个叫巴尔丹格隆的喇嘛,怀疑是他指使自己的情人,也就是府内的一个侍女下的毒。这个插曲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最终,在严刑拷打和政治高压之下,仆从赛哈赖彻底崩溃,给出了最终版本的供词:一切都是额驸纳逊特古斯指使的。动机,正是因为格格扬言要告发他,让他身败名裂,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然而,就在案情似乎水落石出之际,尹继善的调查挖出了一个更惊人的“案中案”。

原来,就在几年前,这位心狠手辣的额驸,还曾用同样的手段下毒谋害过自己的亲哥哥吹扎布。当时吹扎布侥幸被救活,为了维护整个部落的颜面,这件丑闻被强行压了下去,没有张扬。

这个意外的发现,并非偶然,它更像是皇权意志深度介入司法后,为自己寻找到的一个完美的突破口。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皇帝的解药

现在,皮球踢到了乾隆皇帝的脚下。他面临着一个极其棘手的政治困境。额驸纳逊特古斯谋害皇室格格,罪证确凿,不杀不足以平息皇族的愤怒,不足以维护爱新觉罗的尊严。

但是,如果真的以这个罪名将他处死,就等于公开承认满蒙联姻的失败,这无疑会给本就复杂的蒙古各部关系火上浇油,甚至可能动摇大清立国以来最重要的国策基石。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杀,有政治风险。不杀,有损帝国体面。这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然而,乾隆毕竟是乾隆。他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展现了其炉火纯青的政治手腕。真正的“解药”,并非管家积兰泰手里的那碗草药酸奶,而是皇帝冰冷的政治理性和对法律工具的巧妙运用。他拿到尹继善呈报的“案中案”后,立刻找到了破解僵局的钥匙。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在前后总共下达的八道谕旨中,乾隆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议程设置”,转移整个案件的焦点。

他反复强调一点,甚至在谕旨中明确写道:“谋毒吹扎布一事,其情罪较谋毒格格更重。”这句话,字字千钧。它巧妙地将案件的核心,从一场可能引发外交危机的“满蒙冲突”,悄悄地转译成了一桩蒙古部落内部的“伦理败坏”事件。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清朝的法律体系中,“谋杀尊长”是“十恶不赦”中的重罪。这是一种挑战人伦纲常的罪行,无论在满、汉、蒙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里,都是不可饶恕的。

用这个罪名来处置纳逊特古斯,蒙古部落那边将无话可说,因为这清理的是他们自己的门户,维护的是他们共同的伦理底线。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而最终的判决,完美体现了乾隆的政治艺术。额驸纳逊特古斯被判处死刑,但定罪的核心依据,是“谋害兄长”,而非“谋害格格”。这个判决,在法律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完美避险。

与此同时,为了显示“公正”,乾隆也没有放过自己的堂妹。他下旨斥责格格“不守妇道”,未能维系家庭和睦,停发了她的俸禄,并将其交由其父诚亲王允祕“严加管教”。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这一招,既安抚了可能不满的蒙古势力,又对外传递了一个信息:皇室并非一味偏袒自家人。在这场由一盘饽饽引发的危机中,司法公正和个人情感,都在帝国稳定这盘更大的棋局面前,被无情地牺牲掉了。

结语

回看整起案件,从一盘致命的饽饽开始,到最终尘埃落定,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教科书式的帝国权力运作。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身份高低,都成了权力的囚徒。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额驸纳逊特古斯,被自己的残忍和欲望所吞噬,成了政治祭坛上的牺牲品。那位骄傲的七格格,被她与生俱来的皇族身份所束缚,最终也因这个身份而受到惩罚,她的婚姻悲剧和个人安危,在帝国大局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而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看似是最终的赢家。他用三个月的时间,巧妙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政治危机,维护了满蒙联盟,也巩固了自己的权威。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但他同样是“圣明君主”这个政治剧本的囚徒,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经过最精准的政治计算,亲情和朴素的正义,早已不是他首要的考量。

在这场宏大而冷酷的权力游戏中,唯一真实的,或许只有那盘被端上餐桌的毒饽饽,以及那个名叫赛罕塞的丫鬟短暂而痛苦的死亡。

额驸谋害格格,乾隆妙计一箭双雕,既袒护堂妹,又维护满蒙联姻

她被毒死,被遗忘,无人为她伸张正义,她的人生,最终只成了帝国档案里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一个被权力碾压后留下的、微不足道的注脚。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