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8日 16:43 1 cc

要说今年硅谷哪家公司最“壕气”,那非得Meta(原Facebook)莫属。老板扎克伯格显然是铁了心,要在人工智能这场大战里拔得头筹。

前言

2025年夏季,Meta为强化AI实力采取了重大行动,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公司49%的股权,并邀请其28岁的华裔创始人亚历山大·王共同主导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为组建顶尖团队,Meta向顶级研究人员开出了为期四年、总额高达3亿美元的惊人薪酬方案,以期从竞争对手如OpenAI等处吸引关键人才。

这一激进的挖角策略立即引发强烈反响,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对此表示震惊与不满,称其行为“如同闯入家中行窃”,公司甚至不得不采取给全员放假一周等紧急措施来稳定军心。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钞能力开路,天才少年挂帅

今年6月,Meta甩出一枚“重磅炸弹”:一口气花了143亿美元,买下了当红AI公司Scale AI将近一半的股份。

这还不算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们为了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顶尖的AI研究员,开出的价码高得吓人,最高四年给3亿美元! 这可是3个“小目标”啊,还是美金!

这笔钱砸下去,效果立竿见影。Meta不仅挖来了Scale AI年仅28岁的创始人,华裔天才亚历山大·王,还顺势招募了一大波顶尖好手。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这些人马和Meta自家的精英团队一合并,正式组建了一个叫做“超级智能实验室”(MSL)的新部门,足足有5000来人,阵仗搞得非常大。

扎克伯格让这位年轻的亚历山大·王和另一位大佬共同负责,明显是指望这位年轻人能带来创业公司的冲劲,一雪前耻(之前的Llama 4模型反响不太好)。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重金留不住人,两个月就反水

就在大家觉得Meta要“王者归来”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才刚刚进入9月,Meta的AI团队就爆发了一轮“离职潮”。

这波离职的人里头,有为公司干了十几年的老臣,也有刚进来没多久的新兵。

最让Meta脸上无光的,是两位刚从OpenAI高薪挖过来的研究员,待了连两个月都不到,居然又掉头跑回OpenAI去了!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OpenAI总部

这就好比一场足球赛,你刚花天价转会费从对手那儿买了两个核心球员,结果比赛才踢了半场,这俩人又自己跑回原来的更衣室了。这让球迷们……哦不,是股东和投资者们怎么看?

大家心里都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Meta这是怎么了?四年3个亿的美金都留不住人的心了吗?

为啥会这样?我的一位老朋友,在Meta干了7年多、后来自己出来做AI公司的比尔(朱哲清)跟我聊了聊。

他一语道破天机:“不是钱给得不够,是Meta里面的‘大公司病’太严重了,这些顶尖人才待着不爽,也干不成事。”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他说,以前的Meta可不是这样,那会儿做事又快又灵活,写个代码几个小时就能上线。但后来公司越来越庞大,光副总裁就一大堆。

现在你想干点啥,得层层审批,每个领导都得给你提点意见,但他们又不懂具体业务,纯粹是浪费时间。“这就好比你是个大厨,炒每个菜都得让一群从来没下过厨的领导挨个尝一口、提点意见,这饭还怎么做?”

而且,Meta内部各个团队之间还存在“抢功劳”的问题。

比如A团队开发了一个好模型,B团队如果用了这个模型让自己的产品数据变好了,这功劳算谁的?说不清楚。为了避免扯皮,B团队很可能宁愿自己吭哧吭哧再搞一个。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内耗。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相比之下,OpenAI和Anthropic这些公司规模没那么夸张,大家目标特别一致,就是一心一意做出最牛的AI,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

Google呢,则是靠几个技术上的“老法师”定下调子,大家跟着干,效率也高。

所以说,这些顶尖的AI人才,他们心里最看重的其实不是钱,而是能不能在一个心无旁骛的环境里,做成一件改变世界的大事,成为第一个造出AGI(通用人工智能)的英雄。

显然,在现在的Meta,他们觉得实现不了这个梦想。

4年3亿美元!28岁华裔掌舵Meta千亿实验室,却遭OpenAI反击挖人!​

谷歌前ceo宣称再不行动中国将成为开源领导者

结语

这场硅谷的抢人大战,说到底,拼的不仅是谁的钱包更厚,更是谁家的文化更能让天才们施展拳脚。

Meta用钞票砸出了一个开场,却因为内部的“大企业病”差点唱成了独角戏。

这事儿给所有公司,尤其是咱们国内盯着AI这块肥肉的企业提了个醒:高薪挖人只是一时之计,要是没有一个好的组织和文化,今天他能为你的钱来,明天就能为别人的理想走。

真正的“护城河”,不是金山银山,而是能让人才安心做事、共同成就的那片土壤。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