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24小时内,对美连发三道制裁,特朗普报复来了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6日 22:45 1 admin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24小时内,对美连发三道制裁,在被中方反制后,特朗普的报复也来了,宣布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那么,中方这次制裁动作为什么来得如此快?而特朗普又是如何报复的?

9月25日,中国商务部在一天之内,同时公布了三项反制措施:将三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将另外三家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时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碧根果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24小时内,对美连发三道制裁,特朗普报复来了

这是一套既有“市场封杀”意味,又含“技术断供”实质的组合拳。而这次出手的原因,就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及对美国不顾中方多次反对、与台湾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企业采取了严厉措施。换言之,这是在美方屡屡挑衅后,中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发起的一场战略反击。

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推,就会发现,中国这次反击不是一时决定,而是早就埋下的伏笔。美国这几年在高科技、军售、实体清单上动作不断,把触角伸到中方最敏感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军工企业和科技公司,跟台湾的防务体系搅在一起,等于直接触碰了中方的核心利益。

除此之外,美方还在炒作稀土、推动供应链方面得寸进尺。所以,中方这次不再口头警告,而是用真刀真枪的法律和政策工具来反击。把对手分门别类,列到“出口管制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里,就是告诉美方,中国有能力精准实施反制。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24小时内,对美连发三道制裁,特朗普报复来了

从技术上讲,出口管制针对的是两用物项与敏感技术的流向,一旦列入黑名单,美国相关企业要么得通过繁复的许可程序、要么直接被断供。而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则相当于把美国企业从中国的大市场里暂时“踢出”,禁止其在华新增投资和参与进出口业务。

两者合并使用,既打击当下生产能力,又能打击未来的市场与研发供给链。这种“短期刺痛、长期削弱”的组合,既能在政治层面施压,也能在产业层面,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么做并不是与美企脱钩,而是用规则化的反制措施提醒对方,触碰主权安全红线,必须要付出代价。

对于中国重拳反制,特朗普明显坐不住了。就在9月25日中方连发三道制裁公告后,白宫很快就抛出关税大棒作为回应,说要从10月1日起,对医药、家具、重型卡车等一大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种以关税作为短期压力工具的做法,目的一方面是转嫁国内政治成本,另一方面也是试图在产业和选民层面制造杠杆。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24小时内,对美连发三道制裁,特朗普报复来了

但问题是,这种招数会产生连锁反应。产业链被打乱,成本一路往上飙,外部国家也被迫跟着选边站。最关键的是,这种报复性关税几乎不可能只伤到对方,最终买单的往往是跨国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换句话说,特朗普表面上是打击中国,实际上是在给美国自己的经济施加压力。

从大局上看,这次中方在一天之内连发三道制裁,既是回击美方,也是在给外界亮明底牌:一是中方可以把反击法治化、制度化,不再光靠喊话和外交声明,谁越线必将按规矩收拾。二是中方有办法在必要时掐住对方的命门,比如稀土等关键零部件,这会让对手在要不要踩踏中国红线时,多掂量掂量成本。简单说,这就是针对那些被认定真正威胁中国安全、或在台海问题上踩线的企业。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24小时内,对美连发三道制裁,特朗普报复来了

总的来看,中方这次制裁之所以迅速,因为它不是临时拍案,而是有法律、有措施,针对多年积累的矛盾,做出的集中回应。对于特朗普而言,接下来该用关税的用关税,该打安全牌的打安全牌,先对抗再试探这是他的惯用手法。但总体不太可能跟中方彻底撕破脸,更大的可能是搞一种“有限度的竞争”,既要保留自己的战略优势,又得避免完全脱钩把自己拖下水。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