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假如省会不在郑州,而在洛阳、开封或安阳,河南会如此尴尬吗?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4日 17:11 1 admin

中原到底是怎么了?河南,那个总让人觉得“底蕴厚实”的地方,这些年总有点“失落”的味道——GDP没以前风光,被四川反超不说,老牌城市洛阳也不再是中部的霸主,被襄阳、宜昌轻松甩在后头。要是你家祖祖辈辈都在河南,说不定你爸有时喝酒叹气也会拿这个说说,有点惋惜,有点无力。

假如省会不在郑州,而在洛阳、开封或安阳,河南会如此尴尬吗?

要说河南,最不缺的就是故事。从老祖宗开始,这里基本上时时刻刻都在参与着中国历史的大戏。五千年说起来都习惯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牌子,开封“八朝古都”,安阳殷商遗都……反正基本上当地老人拎得出来的地名,下边不是将军坟头就是王侯老宅,连小县城都能“蹭”上一点古人风流。

可时间绕了一圈,这些名字好像越来越像“老照片”了。你去洛阳看牡丹,去开封逛古街,心里多少还有点怀旧,感慨人多车杂,但很难跟北京、杭州的热闹比指望。现代竞争是数字说话——GDP谁高、工资谁多、地铁修几条,哪哪排队都在比。结果,河南老大哥这一代被后浪拍到沙滩上了。

如果你问本地人怎么想,他们大概率是叹口气:“咱洛阳那会儿多气派啊!乾隆都说这儿好。”再翻翻家谱,不管谁家都有点名人遗迹沾边。洛阳街头那个“牡丹花会”,其实是把历史和热闹都用力往脸上招呼——但转身看看银行、写字楼,年轻人还是往郑州、甚至更远的地方跑。

这一切都绕不开一个问题:为什么风水宝地变寂寞?某天,你和朋友街边闲聊,说起北京升成首都,西安开拓高新技术,成都名流涌现,南京杭州商圈起飞。古都普遍角色转正,只剩下中原几个兄弟还在排队等机会。你问:“为啥咱河南的古都不走运?”

那省会迁移这事,讲起来就有意思了。一门心思琢磨这个的人不少,有人说如果当年没把省会定在郑州,而是给了洛阳或者留在开封,河南会不会现在不一样?要知道,郑州几十年前还没怎么起色的时候,洛阳和开封的老头儿们都觉得自己“骨子里是正牌儿”。可惜历史总不问咱的意见,就像小时候家里分房,总有意难平但归根到底谁让你是小儿子。

省会、地位、命运,每一步都不是小事。郑州刚开始也没啥亮点,但赶上了铁路、工厂、区位这些机会,一下子蹿了出来。开封呢?水患,位置偏,老房子拆了又盖,弄来弄去像一条没剪断的丝线。洛阳呢?铁路线过,兵工厂多,可慢慢还是没郑州喘气粗。有时候,你甚至觉得历史根本不像我们以为那样顺理成章,反而像是几个醉汉打牌,谁顺手就把牌收了。

话又说回来,那一代代河南人心里的落差还是浮上来。你走在开封旧城,即使是夏天,也总觉得那空气里有点灰,有点旧。夜市摊底下老话满天飞,几个八十多岁的爷爷坐着点评世界,顺手拿出“清明上河图”比划着说当年。年轻人有时皱皱眉,说这个年头光靠历史是混不过日子的。搞旅游还能撑一阵子,可终究挡不住南方兄弟一路猛进。

我小时候在河南过暑假,亲戚家墙上会贴一张“古都地图”,中间几个大字“洛阳、开封、安阳”,上边画着龙、画着塔。饭桌上大家都会吵吵一句:“要不是省会搬了,天儿都不一样!”可实际上,哪天省里发文件,城市待遇、项目预算、企业落户,全都奔着郑州去。久而久之,开封和洛阳只剩下古人的余温,安阳甚至更幽深,像是被时光卷到了褶皱里。

这些城市,明明小时候都能在课本里看到大理石长椅、雕花砖墙,可长大一看,身边却都成了普通小城:高铁站、菜市场、商场,一水儿和全国一样,最多门口挂个“古都”牌子。逢年过节,“老城派”的叔叔还会感慨一句:“北京也没咱这历史深。可现在,说话没人听了。”

其实谁都明白,一座城市的命运,有时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里的那一小句,偏偏落在你头上。看现在的河南孩子,人人都要考郑州的高中,大学毕业拼着进郑州做互联网、新媒体,谁还会专挑牡丹花下求职?风水轮流转,几代人都在追问,那些古都的热闹到底去哪了。

我有时在外地看新闻,说河南又被哪个城市超了,总觉得有点怪。大家都知道,这里过去是“中原霸主”,可怎么一转眼,传说变现实,现实却略显局促。每到春天牡丹开,洛阳城里堵车,人多热闹还是盖不住相对的寂寞。你站在老街,看着房檐下挂着“古都第一坊”,心里问一句:如果那年省会没搬,洛阳是不是还会很不一样?

谁能说得清呢? “如果”永远都在故事里,现实只能一步步走完。这些老城像是带着记忆往前走——偶尔还能听见工厂的汽笛、黄河边的风,可更多时候,是街头炊烟和老人聊天,都是两千年前的老话。河南的故事,还远没讲完,只是下一页总要自己翻。

但有时候,咱们是不是也该问一句——底蕴在手,又能如何?大河之南,有时像是等着一个新的机会。或许,也在等我们自己把那机会,捡回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