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2日 05:11 1 admin

打开《女王的游戏:盛世天下》还没三分钟,玩家就会被拽进一场没任何缓冲的宫斗旋涡里。

你扮演的新选才人武元照跟着入宫队伍穿过朱红宫门,身边自幼相识的好友突然从袖中摸出一支牡丹发簪,指尖还沾着绢帕的香气,小声说这是两人儿时约定的入宫纪念,非要塞到你手里。

手忙脚乱推辞时,发簪“咚”地砸在青石板上,清脆的声响瞬间引来了路过的贵妃——她穿着绣满金线的宫装,裙摆扫过地面时带起一阵香风,眼神扫过地上的簪子时却瞬间冷了下来,厉声追问“这是谁的东西”,屏幕上立刻弹出三个选项:承认是自己的、指认好友,或是推给队伍里另一个素不相识的秀女。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怎么选

要是选了承认簪子是自己的,哪怕后面你解释“是家乡带来的旧物”“不知贵妃忌讳”,结局都只有死路一条。

你到最后才会在加载界面的“宫规小贴士”里看到,这位贵妃入宫时受封的封号里带“牡丹”,她把牡丹视作专属象征,宫里连御花园的牡丹都只有她能赏,普通人戴牡丹饰品在她眼里就是僭越,按宫规得“杖责三十,流放辛者库”,可游戏里直接简化成了“赐毒酒”的死亡结局。

选“好友的”也躲不过麻烦,刚才还笑着递簪子的好友“扑通”一声跪下,裙摆上的银线花纹蹭到地上的灰尘,哭着说“是武才人逼我带的,她想借牡丹讨好陛下”,原来这簪子打从一开始就是她设的局——她家里和武家有旧怨,早就想借宫规除掉你,最后你俩都会被侍卫拖下去,屏幕暗下去前还能看到她嘴角藏不住的笑意。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只有把责任推给那位无关的秀女,你才能保住性命,可那姑娘被架走时看你的眼神,会一直留在后续剧情的回忆碎片里,每次你升位份,都会弹出她在浣衣局冻得发抖的画面,提醒你这“生路”是用别人的命换的。

在这五选一的死局里,大多数玩家都得“死”上两三次,才能摸透那条唯一的生路。这既是《盛世天下》给玩家的“下马威”,也是它宣传时最抓人的点,Steam页面上硕大的“你能在宫里活几集”,配上武元照握着簪子的剧照,早就勾起了玩家的好胜心。

橙果游戏咋翻身

翻Steam的游戏介绍,《盛世天下》被定义成“真人互动宫廷冒险游戏”,虽说它造了个挺时髦的词给自己贴标签,但老玩家一眼就能看出熟悉的味道。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早在2010年代,橙光平台的宫斗游戏就常拿“多种死法”“步步惊心”当宣传点,甚至有些游戏还会把“被毒酒赐死”“打入冷宫饿死”“替妃嫔背锅被杖毙”这类稀奇死因做成成就,吸引玩家反复尝试。

比如《后宫三千人》里,你可能因为给皇后递茶时手指碰到杯沿,就被安上“对皇后不敬”的罪名,结局是被发配到皇陵守墓;《深宫未归人》里,雨天走路时不小心踩脏了高位妃嫔的裙摆,都可能触发“被发配浣衣局冻死”的结局,加载界面还会贴心标注“死因:不懂尊卑”。

这些设计在当时特别受欢迎,橙光平台2015年的用户调研显示,有62%的玩家玩宫斗游戏时,会特意去尝试不同的死亡结局,就为了看“还有什么死法”。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这么看,《盛世天下》就是裹着真人影视的外壳,把当年文字游戏里的“死亡机制”又翻了出来。可让人好奇的是,十年过去了,宫斗题材的画面从文字变成4K真人影像、操作从点鼠标变成触屏滑动,为啥还得靠“死法多”“步步惊”这种老卖点撑场面?在“互动影游”——也就是学者邓剑说的“游戏剧”这种新形态里,宫斗故事的核心逻辑到底是没变,还是悄悄换了模样?

其实我更想聊的不是《盛世天下》有没有把影视和游戏拼好,而是个更有意思的问题:当宫斗故事从电视剧跳到文字游戏,又变成真人互动影游,换了这么多“外衣”,它里面藏着的、一直没变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内核是什么

说到宫斗题材和游戏的结合,绕不开2013年在橙光平台上线的《清宫计》,这款游戏号称“首款宫斗游戏”,当年可是帮橙光解了燃眉之急。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那时候橙光还没成现在玩家熟知的文字冒险游戏“巨头”,平台刚上线时只有不到10款游戏,创始人柳晓宇在后来的访谈里说,最初想对标日本的“美少女游戏”,靠恋爱剧情和精致立绘吸引男性玩家。

可国内监管政策不允许这类游戏里常见的亲密互动和暴露画面——比如不能有角色穿过于暴露的服装,不能设计“拥抱”“亲吻”等过度亲密的对话选项,连角色台词里都不能有暧昧的表述,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就在橙光的服务器维护费用都快交不起,团队差点解散的时候,《清宫计》突然火了——它上线第一个月就收获了百万点击,玩家留言里全是“求更新”“又死了,再试一次”,甚至有玩家自发做了“死亡结局汇总图”在贴吧分享,一下就把平台的方向给扭了过来。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2010年代那会儿,清宫剧在电视上正火,《步步惊心》里若曦和四爷的虐恋、《甄嬛传》里甄嬛从天真少女到腹黑太后的转变,一部接一部刷新收视率。《甄嬛传》在安徽卫视重播时,哪怕是凌晨时段,收视率都能冲进全国前三,优酷视频的播放量更是破了百亿,观众对后宫里的爱恨情仇、权力斗争越来越感兴趣。

当时贴吧里还有“甄嬛传细节分析楼”,网友逐集拆解宫斗技巧,比如“甄嬛怎么用梅花吸引皇帝注意”“皇后如何借剪秋之手害华妃”,这种讨论热度正好为《清宫计》铺垫了受众基础。

《清宫计》把背景设在清朝乾隆年间,让玩家扮演官家小姐富察如雅,从最低位的秀女开始往上走,还能和不同的男性角色发展感情线。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里面的人物设定一眼就能看出是从热播剧里“借”来的:太医秦墨言说话温温柔柔,每次主角生病他都第一时间赶来,还会偷偷塞安神汤,活脱脱是《甄嬛传》里温实初的翻版,怀亲王玄哲喜欢骑射,总在御花园里“偶遇”主角,送的定情信物是刻着诗句的玉佩,跟果郡王允礼几乎没差。

就连宫斗的桥段都揉了好几部剧的逻辑,比如“给高位妃嫔送掺了花粉的点心,让她过敏失宠”“在皇帝面前故意说错话,挑拨他和敌对妃嫔的关系”,甚至连角色立绘都直接用了《步步惊心》《宫锁心玉》里的截图——若曦的旗头、晴川的粉蓝色宫装,剧迷一眼就能认出来。

对这些剧迷来说,玩《清宫计》就像真的钻进了剧里,以前是隔着屏幕看别人斗,现在自己能决定下一步怎么走,这种“代入感”一下就抓住了人,当时有玩家在评论区说“终于能替若曦选一条不那么虐的路了”,这条评论还收获了上千个赞。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后来橙光平台的女性用户越来越多,她们在评论区里留言,希望增加更多恋爱剧情,比如“想和玄哲多些独处戏份”“秦墨言能不能别只当太医,来点感情线”。

开发者也听了建议,给《清宫计》更了好几次新:加了将军、状元两个新的男性角色,将军线里有“沙场救美”的剧情——主角被敌军俘虏,将军带兵把她救回来,还在军营里给她包扎伤口。

状元线里有“月下对诗”的桥段——两人在御花园的凉亭里背诗,状元还会把自己的玉佩送给主角当定情信物。开发者还补充了大量亲密互动,比如主角生日时,男性角色会送专属礼物,玄哲送的是亲手做的香囊,上面绣着两人名字的缩写。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秦墨言送的是写满药方的手札,说是“怕你以后生病用得上”。慢慢的,游戏就变成了“宫斗+恋爱”的混合体,既要有脑子斗,又要有心谈恋爱,这种变化也让游戏的生命周期延长了——原本上线一年后热度就该下降的《清宫计》,因为更新恋爱剧情,又多了半年的高点击期。

与此同时,橙光上的宫斗游戏也越来越多,《后宫三千人》《进击的宫斗》《深宫未归人》这些经典作品陆续出现,系统和机制越来越丰富。《后宫三千人》里,玩家不仅要做选择,还得培养“心机”“容貌”“势力”三个数值——心机不够,就看不出别人设的陷阱,比如有人给你送点心,心机高的话能发现里面掺了东西,心机低的话就会吃下去中毒。

容貌太低,皇帝不会注意你,每次侍寝都轮不到你,势力值就涨不上去;势力不足,连宫女都敢欺负你,给你送的饭菜都是凉的。你得在每天的“行动安排”里选“读书”提升心机,“梳妆”提升容貌,“拜访大臣家眷”提升势力,要是数值没达标,哪怕选对了选项,也可能触发坏结局。

橙光游戏从恋爱到权利,从《清宫计》到《盛世天下》,让玩家着迷


比如有个剧情是“太后考验你处理后宫事务”,要是心机低于50,你就会说错话,被太后罚抄《女诫》一百遍;要是势力低于30,连帮你传消息的宫女都没有,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对妃嫔得宠,自己被降位份。这种数值养成机制,让宫斗游戏的可玩性更高了,也让玩家更有代入感——毕竟在后宫里,光靠运气选对选项还不够,还得有“实力”支撑。

小结

宫斗题材能在橙光火起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于《清宫计》刚好赶上清宫剧热潮,把观众看剧的兴趣给提起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