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普华永道周星:未来中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变成跨国公司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12日 01:51 1 cc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8日在福建厦门开幕,作为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本次投洽会举办活动超百场,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会。

普华永道中国公共事务主管合伙人周星在投洽会期间向凤凰网财经分享了关于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国际资本动向以及企业出海挑战的深度观察。

普华永道周星:未来中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变成跨国公司

普华永道中国公共事务主管合伙人周星

谈及投洽会对企业的核心价值,周星表示:本届投洽会不仅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更呈现出投资格局的深度变化。一方面,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持续升温,英国、中东、中欧、拉美等派出大型代表团参会,其中不乏大量企业客户,“他们主动来到中国,正是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借助投洽会平台积极探寻海外机遇。此次普华永道专门组织匈牙利、斯洛伐克、意大利及英国的中国业务组团队来到会场,积极对接中国企业出海需求,提供基于当地市场洞察的实务指导与资源链接,进一步强化中外投资合作的双向互动。

这种双向互动背后,是中国市场投资逻辑的根本性转变。周星指出,以往国际企业来华投资多聚焦 “中国品牌”,而当前的新场景是 “全球研发 + 中国应用”—— 许多企业将中国视为全球研发的重要支点,“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能为技术研发提供独特的落地试验场,再加上创新人才储备充足,这让中国从‘市场目的地’升级为‘研发策源地’”。无论是投资主体、领域还是方向,投洽会都清晰展现了全球投资格局的重构趋势。

企业出海挑战:四大风险需警惕,跨国管理需主动 “重建而非演化”

在肯定中国企业出海积极性的同时,周星也直面当前企业面临的核心难题,。周星表示,目前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四大风险的考验:

其一为合规风险,涵盖当地政策法规、安全要求及工会等劳工合规等多重维度,是企业 “走出去” 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其二是运营风险,不同国家市场的商业逻辑差异显著,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产品体系甚至经营心态都需针对性调整;其三是跨国协同风险,企业在原发国与投资国的运营衔接中,易因文化、制度差异产生各类衍生问题;其四是品牌与公共关系风险,海外市场对企业形象的解读具有 “群体性”,单个企业的行为可能被等同于 “中国企业整体”,如何建立正面品牌认知成为关键。

对此,周星观察到民营企业已探索出应对方向 —— 将 “诚信” 作为出海核心定位,通过深度融入当地社区构建信任:“不只是在当地盈利,更要把品牌形象与社区发展、民生改善绑定,比如参与当地公益、解决就业问题,这是化解公共关系风险的有效路径。”

而比风险应对更关键的,是企业跨国管理能力的 “主动升级”。周星强调,“从本土企业到跨国集团,绝非自然演化的过程,而是需要企业家有意识地重建管理架构”。这包括核心股权架构设计、集团总部与海外分支的管控模式、本地化人才储备,以及业绩考核体系的全球化适配等,“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主动打破原有惯性,进行系统性提升”。

国际资本新动向:AI、能源、创新药成热点,中国商业模式创新受青睐

关于国际资本的投资偏好,周星结合普华永道及行业数据,总结出三大核心趋势:

一是AI 与数据经济持续领跑。作为长期热点,AI 在研发、应用等全链条的投资热度居高不下,尤其在数据驱动的产业升级中,成为资本布局的核心赛道。

二是石油能源化工重回关注焦点。周星提及普华永道今年上半年全球并购交易报告,指出 “稀缺能源的竞争已成为全球共识,能源领域的投资需求显著上升”,反映出全球产业链对能源安全的重视。

三是中国创新药与商业模式创新成 “新引力”。在国际医药峰会上,“AI + 医药全流程研发” 与 “中国创新药” 已成为两大核心议题,“许多国际资本希望收购中国创新药,进行全球化商业化推广”;同时,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也获认可,“全球资本认为中国能高效创造并验证新商业模式,这是其他市场难以替代的优势”。

此外,周星还提到数字化领域的投资潜力,以及中国企业 “整合本土能力、迈向跨国管理” 的趋势。她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前景充满信心:“当前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已开始提升,且这一趋势会持续深化,未来必然会涌现更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跨国公司。”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