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要再重新来一场阅兵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1日 00:33 1 admin

中国的9·3阅兵还没开始,外界讨论的焦点已经是“如何通过仪式连接历史与未来”;可与此同时,美国传出消息——特朗普又要在短短两个月内搞第二场阅兵,而且还要更大更声势浩大。这不是巧合,而是心态的投射。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要再重新来一场阅兵

先别看日程,先看动机。《华尔街日报》披露,特朗普已经让海军筹备秋天的阅兵,把理由安在“海军建军250周年”上。但说到底,他要的并不是纪念,而是一场更体面的秀。上一次阅兵的效果让他很不满意,镜头里根本没有出现他想要的“震撼场面”。

其实,美国在阅兵这件事上本来就没什么传统。冷战结束后,美国最后一次大规模阅兵是1991年,为庆祝海湾战争胜利。当时华盛顿还摆出了数千名士兵和大量装备。但从那以后,美国进入了“低调模式”,一来是成本巨大,二来是觉得炫耀军力有点格格不入。

三十多年下来,美国人已经习惯了“没有阅兵”。这次突然接连两场,不难看出,动力并非来自国家制度,而是出自特朗普的个人执念。更有意思的是,上一次6月14日的美国阅兵,还是特朗普的生日,与其说是阅兵,不如说是给特朗普庆生。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要再重新来一场阅兵

再把画面切到另一边。中国的演练视频早就传出来了,方阵整齐得像尺子量过,士兵眼神透着精神气,横成一排、竖成一列,整个节奏像同一个鼓点。中国的阅兵语境很清楚:纪念抗战历史,凝聚人心,同时释放“和平发展”的信号。

这种底气是磨出来的,不是靠临时包装堆起来的。对外而言,这样的阅兵也有重要意义——它既提醒世界中国曾经付出的巨大牺牲,也表明今天的中国有能力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要再重新来一场阅兵

反观美国,问题出在“阅兵为了谁”。6月14日的陆军阅兵,本该是199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6000多名士兵、150辆军车、50架直升机,烧掉大约4500万美元。结果却像一部花钱不少却口碑翻车的大片:队伍不整齐,观众不够多,气势没出来,特朗普本人还被拍到在现场闭目养神。

同一天,全国各地还爆发了约2000场抗议游行,喊着“不要国王”。钱是花了,场面却没立住,反倒让矛盾更清晰。

为什么特朗普对这件事如此执念?其实早有端倪。八年前他在法国看过一次阅兵,被那种铺天盖地的气势震住,从那以后就念叨“美国也该办一场”。等到他真的上台,个人偏好就变成了国家行动:陆军不给力,那就让海军补考;正好赶上250周年,就顺水推舟。逻辑不是战略逻辑,而是面子逻辑。

更现实的背景是,特朗普正处在国内政治压力不断升高的阶段——经济数据动荡,社会矛盾激烈,他更需要“场面”来转移公众的视线。阅兵成了他维系形象的一种工具。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要再重新来一场阅兵

可是秀场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证明“美国还很强”,硬搞大场面,反而让盟友和对手都看出了底气不足。联邦军队被一再拉去各州站台,引起地方反感;社会上抱怨声也越来越大。这种用炫耀来掩饰不安,结果只会让不安更显眼。

至于这场海军阅兵,现在还停留在讨论阶段。如果真要搞,多半就是舰队巡游、海上演习那套。但形式怎么换都一样:军事展示的分量,最终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的凝聚力,不是礼炮的分贝。口口声声说“要更大规模”,听起来倒像是更怕别人不信。

中国九三大阅兵在即,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要再重新来一场阅兵

把两种阅兵放在一块儿对照,就像两面镜子:一面照出来的是历史与未来的延续,是制度和信心;另一面照出来的,是个人好恶和表演冲动。前者走的是长线,后者更像一次昂贵的补妆。谁在争取尊重,谁在追逐掌声,不难分辨。

所以,决定阅兵真正含金量的,不是“办几场、场面多大”,而是“办的目的是什么”。当一个领导人总把阅兵挂在嘴边时,答案已经不言自明——说得越多,越显得心虚。

9·3这一天,中国展示的将是历史纵深与未来力量的结合;而美国即便真把号角吹响,也更像是在弥补上一次的失落——场面可能更亮,但底子还是那张旧底片。真正决定大国地位的,不是舞台效果,而是国力和人心。这一点,特朗普恐怕永远也不会承认。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