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电动自行车遭遇“开门杀”,乘车人身亡!民警:这个动作很重要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22日 11:10 1 admin

近年来,因“开车门”引发的交通事故,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人们形象的给这类事故冠以了“开门杀”的称呼。近期,交管部门就发布了一起因“开车门”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2025年5月7日晚上8点多,陆某和管某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水果摊买了西瓜后,一起结伴回家。两人同乘一辆电动自行车,行驶到朝阳区南四环辅路十八里店桥北侧时,一扇突然开启的车门,打乱了他们的所有计划。

监控画面显示,电动自行车在临近金杯车的时候,有一个明显减速的动作,可就在两车交汇的瞬间,电动自行车被魏某拉开的车门撞倒,失去平衡,倒在了左侧的车道内,一辆黑色轿车恰好行驶至此,虽然司机试图打轮避让,但因为距离太近,还是没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事发路段,共有两条机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道。事发时,非机动车道内,满是违停的车辆。其中,还有一辆打着双闪的货车,司机要等的,正是金杯车司机魏某。两人在电话中约定好,在此处碰面。回看监控画面可以看到,当晚8点29分,魏某驾驶着金杯车驶入事发路段,并停在了左数第二条机动车道内。随后,魏某下了车,绕行到车后,与货车上的司机碰面,商量如何卸货。

电动自行车遭遇“开门杀”,乘车人身亡!民警:这个动作很重要

10余秒钟的交谈过后,魏某从车后绕行到了驾驶室的位置,打开车门的瞬间,事故一触即发。面对民警出示的监控录像,魏某承认,自己在开门前,并未观察后方情况,只想着尽快挪车的他,没想到会与从后方行驶而来的电动自行车发生剐撞。

电动自行车遭遇“开门杀”,乘车人身亡!民警:这个动作很重要

回顾整起撞击过程,只有短短的3秒钟,可却足以改变人生。事发后,电动自行车后座上的管某伤势严重,虽经医院全力抢救,最终还是停止了呼吸。

从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金杯车车门打开的瞬间,电动自行车就向左侧倾倒,受到视线盲区的影响,后座上的管某完全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倒在了血泊之中。黑色轿车上多角度的行车记录仪,也完整记录下了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倒地的全过程。而从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在与金杯车左前侧车门相接触的时候,黑色轿车已经近在咫尺。

电动自行车遭遇“开门杀”,乘车人身亡!民警:这个动作很重要

依据三方描述,结合视频证据,民警最终认定,金杯车司机魏某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负全部责任,金杯车司机魏某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后续还要面临刑事处罚。

要避免类似悲剧再次上演,重塑道路交通的安全底线,就需要我们对每一个细节都加以重视。作为机动车驾驶人,停车入位是基本法则。发生在十八里桥桥北的这起事故中,金杯车司机魏某首先没有停车入位,其次在开门上车的时候,也忽视观察、犯了大错。

电动自行车遭遇“开门杀”,乘车人身亡!民警:这个动作很重要

此外,司机在下车时,因开车门引发的事故也屡有发生。对此,民警表示,开门下车的手势、以及操作顺序也大有讲究。民警表示,司机开启左侧车门时,应用右手打开门把手,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车门打开的幅度,先开一道缝隙,确保安全后再全部打开,则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后方情况,在意外来临前,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紧急避险。与此同时,搭载乘客时,司机也要尽到提示义务。

除此之外,作为要承担更大人身风险的非机动车一方而言,也应学会预判潜藏的危险。临近车辆,尤其是未按规定停放的车辆时,应注意减慢车速,同时与车辆保持相对的安全距离。避免出现因车门突然开启、引发的剐撞事故。

电动自行车遭遇“开门杀”,乘车人身亡!民警:这个动作很重要

在十八里店桥北这起事故中不幸丧生的管某,在倒地之后,毫无保护措施的头部接连遭遇重创,也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了安全头盔的重要性。据交管部门公布数据显示,近八成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驾驶电动自行车时正确佩戴头盔,可降低70%~80%的严重脑损伤风险。

BRTV新闻(记者:宋晨 闫博)

来源: 北京新闻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